Workflow
稀土+纺织
icon
搜索文档
使体感温度直降5摄氏度 稀土面料织就“清凉铠甲”
科技日报· 2025-05-20 07:43
技术突破 - 稀土院天津分院联合天津纺科研发出"稀土红外反射中空隔热聚酰胺纤维",通过独创的"反射隔热+透射散热"双效制冷机制,成功将尖端航天热控技术引入民用纺织领域 [1] - 该技术创新构建稀土元素配比模型,使纤维在400—2500纳米波段反射90%以上太阳辐射热,同时在8—13微米的大气窗口实现93%的红外透过率,形成持续主动降温效应 [1] - 研发团队历时两年突破稀土纳米分散、多级孔道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首创的中空多孔纤维形态使面料透气性提升30%,汗液导出效率提高40%,兼具抗菌和防紫外线功能 [2] 产品性能 - 应用该技术的面料可使体感温度降低3—5摄氏度,凉感持久性超越国标2倍,经50次水洗仍保持性能稳定 [2] - 在包钢焦化厂实地测试中,穿着新型工装的炉前工在40摄氏度高温环境下,体感温度始终维持在28摄氏度左右,工作服内湿度较传统面料降低15个百分点 [2] - 该面料被制成工装后,为内蒙古包钢集团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提供降温防护 [1] 产业化进展 - 包头稀土高新区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实现稀土蓄热、隔热、抗紫外线等多功能母粒的规模化生产 [2] - 2025年全面建成后,生产线的热管理母粒年产能将跃升至现有水平的5倍 [2] - 该成果日前斩获中纺院2024年度"十佳科技成果" [1] 市场前景 - 全球调温纤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而我国稀土功能纺织品渗透率尚不足1% [2] - 南开大学科研人员正与稀土院天津分院联合攻关光热响应稀土纤维,未来有望研发出"冬暖夏凉"的自适应调温服装 [3] - "稀土+纺织"创新组合展现出巨大想象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