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四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发布 北京利润份额抢眼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23:27
从城市视角看,500强分布于148个城市,较去年增加23个,意味着更多三、四线城市的优质企业实现成 长突破,反映出全国企业发展的区域均衡性有某种程度上的增强,并非集聚效应或虹吸效应占据绝对主 导。 会议同时发布了2025年中国(全球)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2025年中国创新板块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和 2025年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排行榜三个子榜单。 会上,中国百强论坛主席、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发表了题为 《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的协调发展》的主题演讲。 沈晗耀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四大问题与挑战,一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增 长;二是房地产下行,拖累大盘,制约了经济增长;三是债务过重,制约发展,影响了经济循环;四是 国际摩擦阻碍了国际大循环,科技摩擦导致失业及二极分化,阻碍了国内大循环。 10月17日,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发布会暨中国经济秋季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工商银 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贵州茅 台稳居榜单前十。 "2025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500家上榜企业中,利润超100亿元 ...
沈晗耀:建议在长三角、京津冀及大湾区创建三大世界级科创中心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20:36
第四,强化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创建股市、房地产等系列平准基金。建议由央行货币发行渠道直 接提供资本金,保障资本市场进入理想的慢牛发展态势、保障房地产领域稳健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稳住经济基本盘;创设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支持科创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创设中 国社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科教文卫及消除贫困等社会事业单位发展,与现有的国家开发银行形成政策性 银行新体系,对经济周期运行进行强势调节,确保内循环顺利畅通。 第五,发挥央行的经济第一推动力作用,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国外友好国家发行境 外人民币,在国际上创造对中国的市场需求,创造外需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在国内优先向财政部和 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币,创造内需,并协调国内外发币方向、规模、节奏,调节国内外双向大循环健康发 展。沈晗耀还建议,地方政府可发行可多次循环使用、具有显著消费引领、促进产业链循环的"准货币 式"的产业链消费券,进而带动发行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持续提振发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六,针对产能过剩,沈晗耀强调,这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物质极大丰富的新时代,而这正是实现 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建议因势利导构建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 ...
教育变革十字路口 AI是“颠覆者”还是“赋能者”?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21:57
全球教育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教育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7.3万亿美元 2030年有望增长至近10万亿美元 [1]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量子信息 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 推动教育行业发展 [1] - 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1] 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变革影响 -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速度远超预期 将影响所有行业 未来90%的现有工作岗位或将被替代 [2] -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将催生全新产业 规模可达智能手机的10-50倍 [2] - AI对教育的影响堪比"蒸汽机到电力"的跃迁 方向明确但路径未定 [4] 未来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向 - 教育本质从知识传授转向核心能力培养 未来人才关键竞争力集中于批判性思维 创造力和情感智能 [3] - AI应作为"智能助手"融入教学过程 通过个性化学习 智能反馈和情境模拟等方式释放教师精力 [3] - 教育要培养兼具理性思维 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全面发展人才 [3] 情感智能在AI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 情商是AI发展的核心瓶颈 当前AI缺乏真实情感理解能力 尚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4] - 构建高情商AI需融合生理 语言 语音 姿态 表情等多维度数据 [4] - 情感智能是AI的下一个关键前沿 推动在教育个性化辅导 心理健康支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4] AI教育投资机遇与挑战 - AI正成为教育变革的新引擎 投资聚焦于教育场景落地的应用层 具备商业化潜力 [4] - 数据枯竭与可信度问题凸显 未来关键在于构建高质量 可持续的数据学习机制 [4] - 资本应助力价值创新 让AI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4] 应对技术变革的教育策略 - 让每一个孩子学习人工智能 改变学科教育方式 回归劳动实践和创新 [2] - 教育行业需要提前布局 主动引领 把握机会 打通教育隐性壁垒 [1] - 第四产业(精神文化)将崛起 积极消费将成为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