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联通(600050):25Q3用户及算力规模双突破,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招商证券· 2025-10-27 21:50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点评报告 2025 年 10 月 27 日 基础数据 | 总股本(百万股) | 31264 | | --- | --- | | 已上市流通股(百万股) | 30767 | | 总市值(十亿元) | 171.6 | | 流通市值(十亿元) | 168.9 | | 每股净资产(MRQ) | 5.5 | | ROE(TTM) | 5.5 | | 资产负债率 | 43.4% | | 主要股东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 |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 | 36.46公司% | 股价表现 | % | 1m | 6m | 12m | | --- | --- | --- | --- | | 绝对表现 | 2 | 5 | 11 | | 相对表现 | -2E+09 0 | -18 | -8 | 中国联通(600050.SH) 25Q3 用户及算力规模双突破,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TMT 及中小盘/通信 2025 年 10 月 22 日,中国联通发布第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 2930 亿元,同 比增长 1.0%;利润总额 246 亿元,同比增长 5.1%;归母净利润 88 亿元,同 比增长 5.2%。公司用户规模持续 ...
中国移动(600941):25Q3业绩稳健增长,AI等增长新动能显现
招商证券· 2025-10-27 21: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公司25Q3业绩实现稳健增长,AI等新增长动能显现,经营业绩稳健[1] - 公司深化精细运营和精益管理,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盈利保持增长,AI赋能带动降本增效[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估值具有吸引力,维持"强烈推荐"评级[5] 财务业绩总结 - 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通信服务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0.8%[1] - 25Q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EBITDA为2654亿元,同比增长0.9%[1] - 分季度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509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4%[5] - 第三季度总收入增速回升,主要系终端销售业务同比增加14.4%[5] 分市场运营情况 - 个人市场:截至25Q3移动客户总数达10.09亿户,5G网络客户数达6.22亿户,手机上网DOU达17.0GB,移动ARPU为48.0元[5] - 家庭市场: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3.29亿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同比增长1.4%[5] - 政企市场: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提升[5] - 新兴市场:国际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对香港宽频78.08%股权收购,强化国际化布局[5] 成本与费用管控 - 25Q3公司研发投入增至100.4亿元,同比增长20.6%[5] - AI赋能带动降本增效,折旧摊销费用为1420亿元,占通服收入比重20.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5] - 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2051亿元,占通服收入比重30.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5] - 销售费用为410亿元,占通服收入比重6.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5]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首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610亿元,自由现金流回升至39亿元,货币现金为1611亿元[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0%,ROE(TTM)为10.5%,每股净资产(MRQ)为63.2元[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3亿元、1521亿元、1582亿元[5]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9倍、15.2倍和14.6倍,PB分别为1.6倍、1.6倍和1.5倍[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6.72元、7.04元和7.32元[6]
车路云一体化,掘金万亿市场
36氪· 2025-10-27 10:05
"注意!右侧盲区有行人横穿!"车内传来提示。原来是道路两侧的传感器看到了人类视觉死角里的危险 信号,实时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车内,一场事故被提前化解。 车和路连在一起了,尤其在恶劣天气或视线受阻等情况下,车辆能通过协同感知技术获取目力范围之外 的道路信息,行驶效率和安全性得以明显提高。 在多层停车场里,停车场地图与实时动态车位信息被直接传送到车内,驾驶人不再需要开车绕上一圈又 一圈就能找到车位,这不仅让拥堵减轻、停车顺畅,也为停车场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盈利创造了空 间。 一动一静两大类场景,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对于城市交通的价值。作为智能交通的代表,车路云一体化 是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增加道路感知基础设施,车端、路端数据通过云端通信实现协同,"聪明"的车 行驶在"智慧"的路上,本质是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一体。 这不是设想,而是已在发生的现实。2024年开始,北上广深等20个城市在五部委的部署下开展车路云一 体化应用试点,同期交通运输部推动水陆联动的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全国有多段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 完成改造,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发芽,多个项目投资达百亿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研究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 ...
沪市“中期红包”密集派发中
第一财经· 2025-10-26 21:17
中期分红总体情况 - 截至10月24日,沪市已有414家公司发布半年报利润分配方案,合计金额超过5600亿元,中期分红的家数和总额创下历史新高 [3] - 已有320家沪市公司合计发放超过2780亿元的“年中红包”,另有90余家公司将带来超过2800亿元的现金分红 [3] - 工业富联、赛力斯等7家公司在半年报披露截止后发布利润分配方案,使得沪市中期分红总额较8月底有所上升 [3] 已实施分红详情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现金红包已派送,对应金额分别为541亿元和166亿元 [3] - “三桶油”高额分红已悉数到账,合计分红金额约825亿元 [3] - 从每股分红比例看,吉比特、硕世生物、东鹏饮料等5家公司的每股分红水平在2元以上,其中吉比特达到每股6.6元 [4] - 已实施半年报分红的320家公司平均股息率为2.53%,其中102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包括40家超过5%的公司 [5] 待实施分红展望 - 目前尚有超过90家公司对应超过2800亿元中期红包暂未派发,其中20家公司已明确红利发放时间 [4] - 从10月27日至10月31日,将有90亿元现金红包发放给投资者,例如京沪高铁、国泰海通、国电电力将分别派现19亿元、26亿元和18亿元 [4] - 尚余74家公司暂未发布分红实施公告,合计金额超过2750亿元,银行、煤炭、公用事业行业的一批高分红传统公司正在推进实施工作,其中8家银行将合计派发2100亿元现金红包 [4] 高股息投资视角 - 以10月24日股价计算,沪市290家公司近12个月股息率水平超过3%,其中81家公司超过5% [5] - 随着三季报分红窗口开启,预计将进一步充实“高股息”阵营 [6]
接连出手!中国移动,继续增持浦发银行!
证券时报· 2025-10-26 16:26
中国移动增持浦发银行股权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于10月24日将其持有的1483.828万张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1.186亿股普通股 [1] - 此次转股后,中国移动持有的浦发银行股权比例由17.88%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 [2] - 中国移动在10月13日、17日、24日连续三次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权 [2][4] - 经过三次转股,中国移动持有的浦发银行股份数量增至60.53亿股,持股比例升至18.18% [4] - 若中国移动将剩余95.97万张浦发转债全额转股,其持股数量预计将再增加767.15万股,至60.61亿股,逼近第二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有的60.65亿股 [5] 浦发转债转股进程与影响 - 浦发转债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总额达500亿元,将于10月28日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7] - 截至今年3月末,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占比高达99.9971%,转股情况不理想 [7] - 今年三季度,共有136.4亿元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转股股数为10.9亿股 [8] - 10月1日至24日,合计244亿元浦发转债完成转股,进度大幅提速,截至10月24日未转股金额仅剩约1.64亿元 [8] - 自2020年进入转股期以来,通过可转债转股,浦发银行总股本已合计增加约39.54亿股,至333.06亿股 [8] - 中国移动公告称,转股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4] 其他主要股东增持情况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于9月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截至9月29日持有浦发银行10.73亿股普通股及860万张可转债 [5] - 更早之前,信达资产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9.12亿股普通股,成为主要股东 [5]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 [11] - 大面积转股通常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即正股股价持续高于转股价的130%,这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难度不小 [11] - 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上扬,导致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并摘牌 [11] - 浦发转债到期退市后,银行转债合计规模将降至900亿元以下,电力设备行业将超越银行成为转债规模第一大行业 [11] - 银行转债作为市场青睐的底仓标的陆续退市,可能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的重构 [12]
中国移动(00941)将面值约14.84亿元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转为约1.19亿股的浦发银行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8:57
交易核心信息 - 中国移动子公司广东移动于2025年10月24日行使换股权 [1] - 转换标的为面值人民币14.84亿元的浦发银行A股可转换债券 [1] - 转换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2.51元 [1] - 转换获得约1.19亿股浦发银行A股股份 [1] - 实际转换股数可能因清算及交收原因存在差异 [1]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与山东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齐鲁晚报· 2025-10-24 09:54
合作概述 -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正式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旨在围绕数字化转型、联合营销、会员生态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合作目标是打造央企“能源+通信”跨界融合新典范,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创 [5]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业务 - 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直属驻鲁成品油销售企业,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 公司依托完善的资源网络体系,持续强化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全链条建设 [1] - 公司正加快推进新能源业务布局,着力构建“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新格局 [1] 山东移动业务 - 公司是网信领域骨干中央企业,服务山东省数千万用户 [5] - 公司拥有领先的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5] - 公司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5G网络,并落地中国移动省级智算中心节点 [5] - 公司成功打造了政务、海洋等特色行业大模型应用 [5] 具体合作领域 - 数字化转型:山东移动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支撑山东石油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6] - 联合营销:整合山东石油的网络资源与山东移动的用户生态,推出联名会员权益,实现加油优惠与通信套餐深度联动 [6] - 会员生态:通过积分互通、权益共享等方式,构建“能源+通信+生活”消费新场景 [6] - 社会责任:双方将共同投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6] 合作展望 - 双方将持续深化战略协作,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扎实推进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6] - 在高效执行机制保障下,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共同研判产业发展趋势 [6] - 合作旨在携手开创央企在鲁发展新局面,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6]
“无卡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运营商不主动就要被竞争“毒打”
北京商报· 2025-10-24 09:36
通信行业近日迎来久违的热闹。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获批,苹果iPhone Air开售的明星效应, 让"无卡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而在实体卡时代,一个设备一张卡的物理局限性阻碍了这种进度。 但不同于耳机孔、充电接口等物理功能的决定权在终端设备厂商,卡槽的去留,依赖政策先行,还得运 营商主导。 而运营商对eSIM的感情,爱恨交加。 实体卡是一槽一卡,无论换卡换号还是办理重要业务,均需要用户前往营业厅,也是运营商维系了数十 年的基本运营模式;渠道把控和业务绑定。 eSIM,基于手机芯片支持远程编程,突破了用户更换号码、更换运营商的难度,无疑是比携号转网更 具杀伤力的用户选择权。 灵活、便捷,掌控权向消费者倾斜,是eSIM的鲜明特征。但在大势所趋背后,种种现实难点依然横亘 在eSIM规模化道路之上。 毕竟,于产业链各方,受益程度影响了不同参与者的积极性。 手机、芯片等终端厂商,有充足的兴趣,也有充分的理由推动eSIM。仅从直观角度,取消卡槽是手机 厂商近些年物理空间革命的延续。 为了更轻更薄,为了获取更自由的手机设计空间,手机厂商近些年普遍致力于设备外观和物理功能的去 繁从简,比如取消实体HOME键,取消耳机 ...
三季报盘点丨已累计有616家上市公司披露 47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10-24 08:10
从净利润来看,47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中国移动、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排名居前,前三季度净利润 分别为1153.53亿元、490.34亿元、378.64亿元。 10月24日,A股共24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196家盈利,48家亏损。截至10月24日,A股 已累计有61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505家盈利,111家亏损,合计营收为4.97万亿元,同 比增5.33%,合计净利润为4436.32亿元,同比增16.23%。从净利润变动幅度来看,389家公司净利润同 比增加,227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7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晶瑞电材、晓鸣股份、英联股份增幅居前,前三季度 增幅分别为19202.65%、2243.97%、1572.67%。 截至10月24日,A股已累计有61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505家盈利,111家亏损。从净利 润增幅来看,166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晶瑞电材、晓鸣股份、新强联排名居前,前三季度净利润 增幅分别为19202.65%、2243.97%、1939.50%。 ...
一年多次分红蔚然成风 A股中期红包密集派发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半年度分红实施概况 - 截至10月23日,A股已有超600家上市公司合计超3000亿元的半年度现金分红发放到位,且尚有超3000亿元分红在途 [1] - 仅10月24日当天,便有中国平安、中国联通、大秦铁路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度现金分红正式到账 [2] - 以沪市为例,已有超400家公司发布半年报利润分配方案,合计金额超过5600亿元,家数和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2] 分红规模与结构 -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2] -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达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2] - 央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余家公司半年度分红超百亿元,例如中国移动派现541亿元、中国电信派现166亿元,“三桶油”合计分红金额超820亿元 [2] 高分红公司特征 - 从每股分红比例看,吉比特、硕世生物、东鹏饮料等20多家公司的每股分红水平在1元以上,其中吉比特达到每股6.6元 [3] - 银行、煤炭、电力等一大批拥有高分红传统的企业,其分红实施工作正在推进中,例如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将派发超2000亿元的现金红包 [3] - 按照近12个月股息率计算,沪市200多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其中70余家公司超过5%,已实施半年报分红的公司平均股息率为2.52%,其中90余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 [4] 三季报分红新趋势 - 截至10月23日,超3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利润分配方案,计划派现共计超40亿元 [3] - 联科科技于10月24日派息,每10股派现3元,合计派发金额0.64亿元 [3] - 一年多次分红已成为新风向,药明康德、中国中车、工业富联等龙头公司宣布将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3] 长期分红规划与市场影响 - 近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超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4] -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至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例如精工钢构计划在2025年度至2027年度,每一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度归母净利润的70%,或分红金额不低于4亿元的孰高值 [4] - 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被视为资本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生态重构的关键转折,有助于推动“融资—发展—回报—再融资”良性循环的形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