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芯片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金笑非:医药走出市场底仍需时间,未来科创板创新药或比港股更强势|基金佳问第109期
搜狐财经· 2025-05-28 17:32
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近期表现强势,SHS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超15% [2][6] - 医药生物行业一季度营业收入6120.55亿元,环比增长1.70%,公募基金重仓规模触底回升 [4] - 医保"腾笼换鸟"政策重塑产业格局,国产药企可通过"PK海外大药"和"差异化小而美"两大策略突围 [6] 创新药核心逻辑 - 医保支付占比达70%-80%,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DRG/DIP支付改革对创新药豁免 [7] - 创新药公司需聚焦高临床价值产品,前期利润牺牲换取后期商业化空间和市场独占期 [6] - 医药行业政策底已现,市场底仍需时间震荡,业绩底将在今年某个季度体现 [5][12] AI医疗与制药 - AI医疗商业化成熟,分为医疗和AI制药两大落地领域,可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8][9] - AI制药通过分子筛选模型提高效率,已形成AI Biotech和CRO合作等商业模式 [8][9] - AI医疗在影像检查领域应用成熟,未来80%阅片工作可由AI模型完成 [9] 前沿技术投资 - 基因编辑等精准医疗技术处于0到1阶段,国内产业化落地仍需时间 [10] - 创新药和AI医疗处于1到10阶段,具备明确商业逻辑和业绩兑现点 [10] - 前沿技术投资需评估团队产业化经验和临床需求满足度 [11] 港股与A股医药企业 - 港股创新药公司波动性大,受外资和全球市场影响显著 [14] - A股科创板医药企业资金稳定性高,受国内医药基金长期支持 [14] - 科创板创新药公司供给少于港股,股价表现预计更强势持久 [14]
康龙化成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康龙化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30.99 亿元,同比增长 16%;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增长 32.5%;经调整净利润 3.49 亿元,同比增长 3.1%;新签订单保持 10%以上双位数增长 [2][3][7] - **业务板块表现** - 实验室服务板块收入 18.57 亿元,同比增长 15.7%,毛利率 45.5%,同比提升 1.4 个百分点 [2][5] - 小分子 CDMO 服务收入 6.93 亿元,同比增长 19.1%,毛利率 30.4%,同比提升 2.5 个百分点,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 20% [2][5] - 临床服务板块收入 4.47 亿元,同比增长 14.2%,毛利率 11.8%,同比提高 2.5 个百分点 [2][5]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板块收入 9900 万元,同比增长 7.9% [2][5] - **不同维度收入表现** - 地域:中国实验室和工厂收入同比增长 15.7%,占比 88%;海外同比增长 18.3%,占比 12% [2][6] - 客户类型:北美客户收入同比增长 16.8%,占比 65%;欧洲同比增长 26%,占比 18%;中国同比增长 13%,占比 15%;全球其他地区约 2% [2][6] - **展望**:维持 2025 年收入增长 10% - 15%业绩指引,预计继续实现正的自由现金流;销售费用占比 2%、管理费用去除 SBC 后占比 12%、研发投入占比 3%、净利息支出占比 1% [2][9] - **增速慢原因及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速阶段性慢于收入增速,因宁波大分子 CDMO 产能投产及新员工入职;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开始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速加快 [3][4] - **业务发展** - CMC 业务偏重临床早期,多个大型项目推进有望提升收入及业绩;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 20%,覆盖率接近 80% [4][14] - 生物科学领域从 2D 细胞培养拓展至类器官芯片,将继续投入并结合传统技术 [4][12] - **订单情况** - 实验室服务和小分子 CDMO 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超 10%,小分子 CDMO 在手订单增幅超 20% [7] - CDS 业务今年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速阶段性放缓,后几个季度有机会签高金额订单,今年保持 10%以上订单增长,在手订单同比增速超 20% [10] - **产能情况**:绍兴二期预计年底有新产能投入,满足后期大量生产需求;现有产能尤其是大反应釜数量可能不够 [13] - **增长因素**:一季度增长得益于大药企前期研发需求稳定和 CMC 订单交付快速增量,以及前端需求恢复加快 [13][14] - **海外业务**:去年略微减亏,今年预计亏损不扩大,希望略有减少,小分子 CDMO 商业化产能有战略意义 [17] - **毛利率**:CDMO 规模效率驱动,收入增长有助于毛利率提升 [17] - **业务增长驱动** - 实验室化学服务增长快于行业,因涵盖多领域服务;生物科学板块增长超化学业务,因市场需求增加等 [18] - 国内业务恢复性增长,临床服务占比高,价格去年底阶段性企稳 [20] - **关税影响**: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暂时可控,出口业务暂时不受关税影响,整体业务影响不大 [19] - **多肽小分子领域**:在实验室化学到 CMC 管线小分子领域全球领先,GLP - 1 相关领域有项目执行和交付 [22] - **CMC 业务分布**:项目覆盖高级中间体和 API,约一半是 API 相关交付 [24] - **发货情况**:北美客户占比高,但实际发往美国比例小,发货可能先到欧洲等地 [25][26] - **猴子市场价格**:今年一季度相对平稳,无显著变动 [27] - **客户合作**:去年约 90% CMC 业务收入来自海外客户,中国客户与海外合作有竞争力,带来订单增长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从美国市场看,今年 IPO 及上市后再融资同比下降,但早期 VC 投资同比增长 [9] - 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均双位数增长,生物科学增速更快,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速约 15.7%,生物科学整体收入增速可能达或超 20%,全球实验室化学领域增速相对慢 [9] - 公司已在英国和美国布局产能,会提高使用效率并可能扩建,英美产能在与客户讨论商业化时有重要作用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