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香港医药ETF(513700)涨超1.3%,医保局明确表示支持高水平的创新药
新浪财经· 2025-08-01 10:29
医药行业创新动态 - 石药集团将临床前口服GLP1小分子授权给Madrigal,首付款1.2亿美元创同类纪录,凸显中国技术平台溢价能力 [1] - 舒泰神的C5a抗体BDB-001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治疗中头对头击败激素疗法,完全缓解率提升10倍,为皮下制剂出海奠定基础 [1] - 国家医保局支持高水平的创新药在上市初期取得和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并设置一定价格稳定期,同时采取一省受理各地联审通办模式助力新药快速推向临床 [1]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10:03,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上涨0.81%,成分股固生堂(02273)上涨5.17%,亚盛医药-B(06855)上涨4.38%,石药集团(01093)上涨3.43%,康方生物(09926)上涨3.17%,锦欣生殖(01951)上涨2.70% [1] - 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涨1.38%,最新价报0.74元 [1] 医药行业投资方向 - 创新的硬科技依旧是市场主要方向之一,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等,以及新技术的脑机接口、机器人和干细胞等细分方向 [2] - 药品公司思路聚焦"药品龙头公司(具备技术平台+大市值)+存量药品业务稳定而有额外新增量如投资参股、BD等参与了创新" [2] - 需要关注筹码结构出清而低估值的标的,拉长到2025年底维度看,一些冷门的IVD、器械等标的相对容易跑出绝对收益 [2] 港股通医药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91%,包括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 [3] 香港医药ETF产品信息 -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 [4]
东北证券:AI医疗平台业务覆盖持续扩张 维持医渡科技“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7-31 11:01
东北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医渡科技(02158)"增持"评级。公司近期发布2025财年财报,医疗智能化领 域市场渗透能力显著提升,自主研发的i系列解决方案期内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i系列解决方案贯穿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包括临床开发、研究设计和商业化风 险预判,报告期内毛利率提升至33.5%,创历史新高,凸显其在医药研发智能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 司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主运营平台,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人;连续四年运营"北京惠民保", 累计参保人次超1500万。平台活跃用户数超过24百万名,且用户已完成至少一笔交易,显示出强大的用 户触达能力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市场接受度,为未来商业化变现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中称,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大数据平台已服务110家中国顶级医院及44个监管机构,覆盖超过 4000家医院。同时,Copilot产品矩阵在三个月内完成30余家三甲医院部署,形成"数据治理—智能训练 —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显著提升了其在医疗智能化领域的市场渗透能力。生命科学板块服务客户达 132家,其中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高达87.51%,16家为跨国药企。 ...
港股医械携手AI板块飙升:政策与资金共舞,戴维斯双击效应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7:57
医疗器械及AI医疗板块表现 - 港股医疗ETF(159366)盘中涨超4.5%,成交额近6亿,成分股微创医疗、平安好医生、微创脑科学、医脉通、药师帮涨超5%,近60个交易日涨超37% [1] - 医疗器械ETF(159883)收涨0.19%,成交1.28亿元,净流入2.03亿元,连续9天资金净流入合计7.14亿元 [1] - 医疗器械ETF(159883)最新份额近50亿元,创历史新高,是全市场同类规模最大的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的ETF [6] - 港股医疗ETF(159366)近1周累计上涨7.36% [6] 政策利好 - 国家医保局将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新型医疗耗材打通临床落地关键通道 [3] -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中选参考,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定价合理性 [3] - 对于填补国内空白、临床价值突出的新型耗材,挂网流程将进一步简化,准入速度加快 [4] - 《2025人工智能+卫生健康上海实践》发布,破解医疗数据流通等核心难题,推动AI医疗标准化与规模化 [5] 行业趋势 - 政策预期向好,高值耗材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集采政策持续优化,估值压制减弱 [1] - 医疗耗材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可通过合理定价维持利润空间,聚焦材料创新和工艺升级 [3] - AI医疗已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证明技术能解决临床痛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5] - 国内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恢复,设备企业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复苏,带动上游耗材需求 [6] 资金动向 - 医疗耗材与AI医疗成为资金布局核心方向,券商研报与资金涌入推动板块热度攀升 [6] - 港股市场的稀缺性与交易便利性放大了AI医疗上涨动能,外资配置重点转向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的港股AI医疗企业 [7] - CXO板块复苏与AI医疗形成协同,海外新药研发需求回暖,国内CXO企业承接更多应用AI技术的新药研发外包订单 [7]
港股收评:恒指跌1.36%科指跌2.72%!理想汽车跌12%,平安好医生涨11%,中国卫生集团涨48%,中芯国际跌5%
搜狐财经· 2025-07-30 16:4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36%至25176.9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72%,国企指数跌1.18% [2] - 科网股普跌,京东、阿里巴巴、百度跌超2%,腾讯跌超1% [2] - 汽车股大跌,理想汽车跌超12%,比亚迪股份跌5.77%,小鹏汽车-W跌5.68% [7] - 芯片股走弱,中芯国际跌5.9%,华虹半导体跌5.55% [7][8] AI医疗及医疗设备行业 - AI医疗概念股、医疗设备及用品股大涨,平安好医生涨11.67%,中国卫生集团涨48.65% [4][5]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政策支持AI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疗器械发展 [4] - 北京市计划到2027年推动30个以上"AI+医药健康"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落地转化 [4] - 医疗设备股中,启明医疗-B涨18.39%,华检医疗涨15.24%,微创医疗涨10.17% [5] 油气设备与服务行业 - 油气设备与服务股涨幅居前,山东石墨涨16.83%,胖利管道涨8.77% [5][6] - 国际油价反弹,布伦特及WTI原油期货均涨超3%,重回70美元关口附近 [5] - 市场担忧俄罗斯石油出口受限,因特朗普考虑对俄施加停火协议期限 [5] 芯片行业动态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块H20芯片新订单,补充已有60万-70万块库存 [7] - H20芯片库存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摩根大通认为对中芯国际等本地半导体企业构成负面影响 [7]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2.2%,政策优化与细分板块轮动或成驱动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信达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短期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受益标的:疫苗板块业绩负面情绪已逐步消化, 叠加创新属性或迎估值修复;药店板块在医保改革背景下探索新业态转型,非药品类或成突围方向;诊 断板块因疫情基数消化及新需求有望改善。中长期以"创新+AI医疗+复苏"为主线:创新药械领域受医保 局政策明确支持,差异化创新成重点;AI医疗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催化,诊疗范式、药物研发等方向 受关注;复苏条线包括医疗设备招采回暖、CXO及生命科学上游需求恢复。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的是SHS创新药指数(931409),该指数从沪深港三地市场中选取涉及 新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具有创新能力的医药生物行业上市 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其风格配置偏向成长型。 没有股票 ...
港股午评:恒指跌0.43%科指跌1.57%!医药股活跃,汽车股大跌理想汽车跌10%,华虹半导体跌5%,宁德时代跌6%
和讯网· 2025-07-30 12:1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43%至25414.7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57%至5556.04点,国企指数跌0.43%至9106.52点 [1][2] - 科网股涨跌不一:快手、哔哩哔哩涨超1%,京东、阿里巴巴、百度跌超1% [2] - 石油股活跃,中石油涨超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1.96%,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3.5%至每桶72.51美元 [3][4] AI医疗概念股 - 平安好医生涨9.07%,医航通涨7.27%,固牛堂涨4.38%,微创机器人-B涨4.04% [3]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政策支持AI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疗器械发展 [1] - 北京市提出到2027年构建"AI+医药健康"创新生态体系,推动30个以上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落地转化 [1] 汽车股表现 - 理想汽车跌10.51%,小鹏汽车跌4.68%,比亚迪股份跌4.60% [5] - 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定价32.18万元-36.98万元,将于8月20日交付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2000亿美元 [4] 芯片股表现 - 华虹半导体跌5.31%,中芯国际跌3.94%,上海复旦跌3.29% [6] - 英伟达向台积电追加30万块H20芯片订单,但库存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 [6] - 摩根大通认为H20芯片解禁利好AI数据中心托管企业,但对中芯国际等本地半导体企业构成负面影响 [6] 宁德时代 - 股价跌6.75%至430.8元,成交额13.29亿元,总市值1.96万亿元 [7] - 摩根大通预计公司Q2销量140-150吉瓦时,净利润同比增25%-30%至155-160亿元 [7] - 公司产能增长为行业最高,7月产能略有下降但整体增长稳健 [7]
塞力医疗股价下跌4.62% 公司转型AI医疗面临资金压力
金融界· 2025-07-30 03:5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15时,塞力医疗股价报31.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3元,跌幅4.62% [1] - 当日成交量为538823手,成交金额达17.35亿元 [1] - 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455.8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3.3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277.93万元 [1] 公司业务 - 塞力医疗属于医药商业板块,主营业务为集约化体外诊断和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 [1] - 公司近年来尝试向AI医疗领域转型,布局脑科学大模型等前沿技术 [1] 财务状况 - 公司已收回部分逾期股权转让款420万元,但仍面临930万元待支付款项 [1] - 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预计亏损5500万元至6600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1] - 评级机构已下调其主体信用评级至BB+ [1]
“卖子回血”反“失血”,塞力医疗AI转型能否再获“生机”?
第一财经· 2025-07-29 23:45
股权转让与资金状况 - 公司近期收回容大致远贰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逾期支付的420万元股权转让款,尚待支付930万元[1][2] - 2024年9月公司以3100万元转让子公司阿克苏咏林51%股权,分5期支付,第4期620万元中200万元逾期[2] - 截至3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67亿元,短期借款达3.1亿元,6月挪用不超过3.25亿元闲置募资补充流动资金[3] 业绩与子公司出售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预亏5500万至660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053%,创上市最差中期业绩[4]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约5.7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2.09亿元[4] - 2023年出售阿克苏咏林、武汉汇信、内蒙古塞力斯三家子公司股权,其中前两家亏损6464万元,导致一季度营收减少1.27亿元、毛利下降1600万元[5] 业务转型与市场表现 - 主业IVD业务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别为10.41亿、7.19亿、6.05亿),SPD业务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仅约10%[6] - 公司布局AI医疗领域,计划开发精神疾病诊疗系统及脑科学大模型,但尚未披露具体收入或商业化项目[6][7] - 股价年内暴涨364%,7月29日收盘31.62元,转股价经多次下调至12元/股[3][7] 可转债与信用评级 - 放弃行使可转债提前赎回权,该债券发行规模5.43亿元,当前转股价12元/股[3] - 6月28日主体信用评级从BBB-降至BB+,债券丧失质押回购资格[3]
创新药板块持续发酵,创新药企ETF(560900)半日涨近3%,成交额大幅放量创上市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29 13:17
市场表现 - 创新药企ETF(560900)午间收盘上涨2 74%,换手率达30 12%,市场交投活跃 [1] -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2 82%,成分股泰格医药(300347)上涨10 32%,九洲药业(603456)上涨10 01%,药明康德(603259)上涨6 30% [1] - 创新药企ETF(560900)早盘价格一度涨至1 019元,创年初以来新高,半日成交额达1889 45万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1] 资金动态 - 创新药企ETF(560900)最新规模达6185 45万元,份额达6296 91万份,均创近半年新高 [1] - 最新资金净流入488 15万元,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1711 63万元 [1] 行业分析 - 医疗器械高值耗材板块因集采压制股价低位徘徊,政策定调后市场重新关注人工晶体、镜下耗材、骨科、神经外科等细分方向 [2] - 创新药板块持续发酵,成为市场主要方向之一,创新药、创新器械、AI医疗等细分领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创新药研发上市公司证券,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2] 科技驱动 - AI驱动新一轮科技浪潮,摩根资产管理整合"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助力投资者布局优质科技企业 [2]
医药细分行业持续发散,各细分行业进入逻辑挖掘期
华安证券· 2025-07-29 1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 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 0.23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19 [3][17] -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继续跑赢沪深 300 指数,领涨个股具创新属性或潜力大品种,器械公司受关注;领跌个股以前期涨幅大的为主 [35] - 医保局“反内卷”指引下,集采政策不唯低价,引发市场对“仿制药和医疗器械”板块关注,低位医疗器械和 IVD 板块受青睐,走过集采的仿制药公司因创新布局受关注 [35] - 创新的硬科技是医药板块主要方向之一,创新板块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AI 医疗等,也包括脑机接口、机器人和干细胞等细分方向 [7][37] - CXO 行业处于拐点待向上阶段,2025 年及后续几年需求端逐步复苏,供给端产能去化,业绩端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外部宏观环境缓解,估值陆续修复 [44] - 医疗服务领域建议关注具备优秀经营管理能力与可复制商业模式的专科医院,生物制品领域疫苗行业需求分化,加速出海,血制品行业景气度稳定向好 [48][5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 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 0.23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19 [3][17] - 7 月 25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剔除负值)为 28X,位于 2012 年以来“均值 - 1X 标准差”和“均值 - 2X 标准差”之间,较 7 月 18 日 PE 上涨 0.5,比 2012 年以来均值(33X)低 5 个单位 [3][19] - 13 个医药 III 级子行业中,11 个子行业上涨,2 个子行业下跌,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上涨 8.29%;化学制剂涨幅最小,下跌 2.02%;7 月 25 日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疫苗,PE(TTM)为 62X [3][22] 本周个股表现 A 股个股表现 - 本周 474 支 A 股医药生物个股中,343 支上涨,占比 72.36% [4][24] - 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海特生物、振东制药、塞力医疗等;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 *ST 苏吴、永安药业、力生制药等;成交额前十的医药股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等 [4][24][28] 港股个股表现 - 本周港股 114 支个股中,76 支上涨,占比 66.67% [4][30] - 本周涨幅前十的港股医药股为微创医疗、圣诺医药 - B、艾美疫苗等;跌幅前十的港股医药股为美中嘉和、三生制药、科笛 - B 等;成交额前十的港股医药股为药明生物、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等 [30][31][33] 周观点 创新药板块 - 核心推荐泽璟制药、博安生物、君实生物,并建议配置医药板块龙头标的 [7][38] - 肿瘤 IO2.0 为创新药核心主线,梳理了创新药大药靶点赛道,包括 PD - 1 + 抗肿瘤血管生成、PD - 1 + treg 清除机制等多个赛道及对应公司 [7][38] 其他板块的思路和思考 - 医疗硬科技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等;医疗消费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等;出海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美好医疗等;大国央企医药企业关注天士力、中国医药、重药控股等;相对新的技术方向落地关注润达医疗、诚益通、天智航等 [8][9][39][41] 周关注 - 今年以来创新药 BD 出海及优质创新管线获批或取得新进展,使创新药板块关注度提高,仿制药企、原料药企及 CXO 企业有优质创新资产值得关注 [42] 本周新发报告 CXO2025 中期策略 - CXO 行业处于拐点待向上阶段,2025 年及后续几年需求端逐步复苏,供给端产能去化,业绩端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外部宏观环境缓解,估值陆续修复 [44] - 投资建议关注海外加速成长、业绩稳定的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内需改善优先修复的泰格医药、普蕊斯等;其他的阳光诺和等 [46] 2024 年&2025Q1 医疗服务、生物制品板块业绩总结和投资展望 - 医疗服务领域 2024 年公立医院收入承压,民营医院分化,2025 年建议关注具备优秀经营管理能力与可复制商业模式的专科医院,如固生堂、海吉亚医疗、美年健康等 [48][49] - 生物制品领域疫苗行业需求分化,加速出海,关注智飞生物、百克生物等;血制品行业 2024 年呈现“供给放量、价格承压、集中度提升”格局,2025 年景气度稳定向好,关注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等 [5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