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育种

搜索文档
图形泛基因组为苹果精准育种“加码”
环球网资讯· 2025-05-15 11:13
苹果种业研究突破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指出我国苹果种业面临优异种质资源匮乏、核心性状改良周期长、现代分子技术应用不足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提质增效 [1] - 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团队联合国内外科学家成功揭示苹果属数千万年演化轨迹,绘制首张苹果遗传多样性全景图,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 [1] - 研究利用高质量基因组和图形泛基因组为苹果研究与育种提供资源支撑,显著增进对苹果属复杂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历程的认知 [1] 苹果属野生种价值 - 苹果属植物约有30多个物种,涵盖栽培苹果及山定子、楸子、多花海棠等具有代表性的野生种资源 [2] - 栽培苹果种内遗传差异远小于栽培种与野生种之间的差异,野生种中抗逆资源相对丰富,能够提供更多遗传背景 [3][4] - 野生种如山定子、楸子与新疆野苹果作为砧木具有抗寒、耐旱等特性,是天然抗逆资源库 [4] 研究技术突破 - 团队测序并组装了30份苹果属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涵盖20个二倍体和10个多倍体物种,全面反映苹果属遗传多样性和演化代表性 [6] - 图形泛基因组像"立体地铁图"可同时展示不同物种或个体差异,擅长捕捉结构变异,更贴近真实遗传多样性 [7] - 鉴定出物种特异结构变异并开发选择清除分析流程,挖掘出与驯化相关的关键基因位点,如多花海棠中与抗苹果黑星病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异 [7] 研究历程与意义 - 研究历时5年,基于团队40年来系统开展苹果属资源收集、鉴定和利用工作的沉淀 [8] - 2024年团队发表我国苹果学及世界果树砧木领域首篇《自然-遗传》论文,揭示苹果砧木致矮机制 [8] - 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苹果属基因组与进化研究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苹果种质资源深度挖掘和现代育种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9]
茶叶鲜味流失,原来跟这种成分有关!
南方农村报· 2025-05-13 08:31
茶叶鲜味成分研究 - 茶叶中含有特有的"鲜味精灵"茶氨酸,具有类似味精的鲜味并能平衡苦涩味 [5][6] - 茶氨酸是茶叶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在早春茶中占干重的1%至2% [6][7][8][9][10] - 明前茶因茶氨酸含量高而滋味鲜爽,市场价格可达上千元 [11] 茶氨酸流失机制 - 清明节后气温升高导致茶氨酸含量骤降,降幅可达50%以上 [12] - 线粒体载体蛋白CsTHS1负责将茶氨酸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 [14][15][16] - 茶氨酸水解酶CsGGT2在线粒体中降解茶氨酸 [17] - 温度升高会显著增加CsTHS1和CsGGT2的数量,加速茶氨酸分解 [18][19][20] 研究成果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了茶树茶氨酸代谢的完整过程 [22] - 为作物风味改良提供新思路,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3] - 可研发保持茶氨酸含量的专用肥料或遮光技术实现智慧栽培 [24]
鸡也有了“基因字典” 华大智造助力全球首个鸡参考面板成果发布
深圳商报· 2025-04-28 00:53
基因组研究突破 - 全球首个10万规模鸡参考面板项目100K GCRP第一阶段成果发表 构建了全球首个鸡类参考基因组资源库 [2] - 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胡晓湘教授和王宇哲团队牵头 采用低深度测序获得10104份商品鸡样本 搜集1847个高深度测序样本 [2] - 构建了两个高质量子面板 系统评估不同策略下的基因型填充性能 展示其在GWAS和因果变异定位中的优势 [2] 技术应用 - 深圳企业华大智造的DNBSEQ-T7基因测序平台为项目提供支持 [2] - 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和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提供从样本处理到基因测序的系统支持 [2] 研究意义 - 研究成果有望为鸡种遗传变异图谱构建 人工选择研究和精准育种提供基础支撑 [2] - 从AI大模型角度 基因组是一门语言 符合文本类型语言化特征 理解鸡基因组有助于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疾病 [2] - 项目旨在构建全球鸡基因字典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