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纺织考古
icon
搜索文档
一方残帛,一部无字书
人民日报· 2025-11-01 06:32
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及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等设备,对出土织物进行多维解析。通 过成分识别,可判断出蚕丝、棉花、葛麻以及动物毛发等族属、类别;通过组织结构分析,可复原当时 的纺纱技术、织造工艺;而染料成分的研究,则有助于追溯色彩来源及其文化传播路径。 2020年末,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室淤土中,发现了一件扎经染色织物。我们团队随即 开展现场应急与实验室保护工作,经过匣取、清洗、整形、加固等多道工序对其进行保护,使其得以留 存。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扎经染色织物。 刘大玮供图 一方残帛,半缕丝线,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字书"。读懂这些"无字书",从中解读出古人生活的细 节,正是纺织考古的魅力所在。 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生活材料之一,纺织品广泛应用于衣着、祭祀、装饰与政治象征等诸多文化实践之 中,承载着人类社会的结构体系、身份秩序、审美观念与技术能力。大名鼎鼎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素纱襌衣"、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等,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物质文明 提供了重要佐证材料。 中国作为丝绸的发源地,古代通过丝绸之路将优质纺织品与先进技术传播至亚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