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上线下双循环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2025脱口秀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11-20 10:24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脱口秀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完成了从边缘亚文化到主流娱乐形式的跨越,并在2023年后进入调整重塑期,合规化、专业化成为发展共识 [1] - 行业已形成“线上造星引流、线下演出变现”的双循环商业模式,但高度依赖头部人才与优质内容创作,内容同质化与创作瓶颈是普遍挑战 [1][2] - 未来行业将进入“后笑果时代”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呈现区域厂牌崛起、内容形态融合、市场地域下沉、专业化与数字化赋能等趋势 [2]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始于2009年前后的萌芽探索期,2012年《今晚80后脱口秀》完成电视端启蒙,2017年《吐槽大会》实现网络综艺破圈 [1] - 2020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推动行业爆发,使其成为都市青年主流文化消费选择,而2023年的重大舆情事件则标志行业进入强监管的调整重塑期 [1][16][17] - 行业发展受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多因素支撑,居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提升、都市青年压力释放诉求及长短视频平台传播共同构成发展基础 [1][1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数十亿元级别顶峰后,2023年因行业整顿出现显著回调,市场规模收缩约50%,2024年预计逐步恢复,增长约30% [2][30][33] - 2019年行业总体规模不足10亿元人民币,2021年线下演出票房呈现报复性增长,同比增长约200%,2022年达到顶峰约6.0-7.5亿元 [30][33] - 线上内容市场招商能力强劲,头部网综单季赞助商数量可达10家以上,总招商金额数以亿计,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动辄百亿 [30][34] 用户画像洞察 - 核心消费群体为18-34岁的Z世代与Y世代,占比高达80%-90%,以高线城市高知白领和大学生为主,女性观众略多,占比约55%-60% [2][36][39] - 消费动机集中于情绪解压、寻求共鸣和获取社交货币,内容偏好聚焦职场、两性关系、生活观察等贴近现实的话题 [2][40][42] - 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者粘性高,核心爱好者消费频次可达每周1-2次,票价实行分层定价策略 [31][36][37] 产业链体系 - 上游以开放麦为人才挖掘核心,通过训练营和读稿会完成人才培养与内容生产,呈现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1][25] - 中游以笑果文化、单立人喜剧等厂牌和俱乐部为核心,承担艺人经纪、内容制作与演出运营职能 [1][11] - 下游通过线下剧场与线上平台实现内容分发,形成线上线下双循环模式,线上综艺造星拉新,线下演出变现孵化 [1][27]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格局将走向“去中心化”,区域厂牌迎来发展机遇,内容形态与素描喜剧、漫才等形式融合,垂直细分题材不断涌现 [2][12] - 市场加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地域下沉与圈层拓展,同时朝着专业化、工业化方向迈进,编剧体系与运营管理标准化水平提升 [2][12] - 数字化工具将在票务管理、粉丝运营等方面深度赋能行业发展,行业整体告别野蛮生长,在合规框架下走向更健康、多元的新阶段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