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球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2500万网球人口,藏着多少掘金机会?
36氪· 2025-09-01 08:3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中心发布《网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推动中国网球在大众普及、青训体系、职业赛事与产业升级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其路径借鉴了马拉松运动从小众到全民的成功经验,核心目标是将网球从“有没有人打”的阶段推向“能不能打好”的新高度 [1][6][20] 大众普及与参与门槛 - 截至2024年,中国网球人口达到约2519万人,较2021年增长28.03%,全国已有网球场地约5.38万片,市场化网球培训机构(门店)5592家,教练员总数约4.4万人,但相较于14亿人口基数仍属小众运动 [1] - 场地和高额费用是主要参与门槛,协会通过推广造价更低的网球墙、鼓励建设“网球公园”、启动“小网球工程”等方式降低门槛,让低龄儿童也能轻松体验 [2] - 改革文件优先实施网球健身工程、加大场地设施供给(如推行“社区网球空间”)、鼓励中小学开设网球课程、完善分级赛事与积分机制以扩大大众入口 [4][6] 青少年培训体系 - 全国注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仅5402人,与国际水平差距显著,ITF世界青少年排名前100的中国球员仅5人且均为女子,男子最高排名仅143位 [7] - 青训体系存在体系零散、赛事割裂缺乏统一积分、顶尖竞技教练不足(全国4.4万教练中不足两万)、复合型保障人才稀缺、星探机制不健全导致潜力流失等问题 [7][8][9] - 改革措施提出建设“金字塔”结构:10个网球强省(市)、100个网球强市(县)、上千个青训中心和数万个青少年俱乐部,并通过建立U系列梯队、青训中心网络、星探机制和打造青少年“四大满贯”赛事进行补强 [11][12] 职业化与球员发展 - 青少年球员转入职业后面临巨额投入与收入不足的矛盾,以ATP低级别球员为例,年硬性支出约13.5万美元(包括参赛费用2.5万美元、教练费10-20万美元、装备上万美元),但年预估收入仅5万美元,收支难以平衡 [14][15] - 中国年轻球员因国内赛事奖金有限,若无政策补贴或家庭支持难以坚持,改革目标包括培养10名以上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水平职业球员、100名以上活跃国际赛场的职业球员,并探索成立职业俱乐部、成立大国家队、研制“家庭培养运动员指南”以畅通人才通道 [17] 赛事经济与产业升级 - 中国网球协会启动“中国赛季”,9站巡回赛贯穿秋季,预计吸引超100万人次观赛,带动关联消费20亿元,并尝试推出城市联票,将赛事打造为“社交生活方式” [18][20] - 相比马拉松能天然嵌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带动广泛外溢消费,网球赛事更多集中在场馆,其消费链路打通需更多“嵌入式设计”,产业转化存在赛事经济薄弱、文旅结合有限的问题 [11][20] - 改革措施强调赛事经济、主题小镇、跨界融合,同期推动数智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以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为产业化寻找“发动机”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