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红歌曲
icon
搜索文档
《跳楼机》狂赚4000万
投资界· 2025-05-07 16:16
音乐行业商业现象 - 网络神曲《跳楼机》半年内实现4000万营收,其中流媒体结算1500万、海外发行版税500万、演出授权及公播等收入500万 [7] - 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病毒式传播,抖音跳楼机emo挑战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成为情感类视频热门BGM [10][12] - 索尼音乐作为发行方推出5个改编版本(含1.1倍速版),被业内认为过度迎合短视频审美 [27] 内容生产与传播逻辑 - 网红歌曲核心公式:通俗歌词(如"可能是我贱吧")+直接情感+洗脑旋律,采用4536251等套路化和弦走向 [15][16] - 传播路径依赖翻唱(如Ozone男团、蔡恩雨)和综艺曝光(《乘风2025》《天赐的声音6》),后者带来千万级流量 [9][13][26] - 行业出现"近亲繁殖"现象,《跳楼机》作曲人曾创作《列车开往春天》,团队此前出品《离别开出花》《向云端》等神曲 [21] 市场供需关系演变 - 短视频平台推动音乐消费碎片化,要求内容"简短/迅速/有力",情绪共鸣(如emo)成为关键传播要素 [23][26] - 传统音乐公司(如索尼)转向小成本高产出的网红歌曲,平衡商业收益与艺术性 [27][29] - 音综大量采用网红歌曲(《天赐的声音6》首期5首表演曲目均为短视频热歌),形成平台与内容互相借力的生态 [26][27] 行业争议焦点 - 专业音乐人评价两极:认可《跳楼机》编曲成熟度,但批评其旋律同质化("四首歌拼接感") [16][19] - 用户审美被批量化内容型塑,导致"好音乐稀缺但神曲盛行"的负循环 [29][31] - 商业成功引发价值讨论,部分观点认为"抓住用户需求即合理",反对者则强调艺术创新缺失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