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翻译幻觉
icon
搜索文档
英媒:AI时代,西方为何仍误读中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1 07:34
历史表明,忽视独立专业知识将损害我们自己。冷战期间,西方政府依赖一小群学术人士解读语言难 懂、国门紧闭的中国。这些学者不仅提供翻译服务,更赋予(西方)决策者所缺少的历史背景、意识形 态细微差别及关键洞见。 当今情况已截然不同。各国政府部门拥有大批语言及专门领域的专家。英国外交部持汉语认证的外交官 数量已超过上一代法语官员的总和。柏林最新中国战略倡导"全政府能力建设",华盛顿新设立的国务 院"中国组"整合了来自安全、经济和科技部门的60余名分析师。从表面看,依赖象牙塔式汉学家的时代 似乎已结束。然而,政策误判仍在持续。西方误判了北京对香港问题的决心,迟迟未能认清中国推动半 导体自主化的决心……尽管中国消息来源早已释放出这些趋势的信号。显然,信息量的丰富并不能自动 转化为战略认知。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失了。 要理解原因,需区分能力与专长。能力包括数据和语言,专长涉及背景和判断力。能力意味着流畅翻 译、对中国数据的熟悉,而专业知识将数据植根于中国的漫长文化。当AI挖掘数百万中文文本时,区 分二者仍至关重要。职业激励机制会抑制不同声音,更青睐快速产出而非深度思考。因此,即便汉语专 家也面临结构性偏见。独立学者能有效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