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投顾沙龙·上海站】风口几许远?AI破云天
新财富· 2025-07-10 15:17
黄浦江畔,风起陆家嘴。 在生成式AI迅速演进、算力基础不断跃升的当下,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产业格 局与投资逻辑。进入2025年下半年,AI的热度尚未褪去,投资节奏面临再判断。为了帮助投顾伙伴与 专业投资者看清AI主线的真实进程与配置价值,我们将于 七月,在上海浦东 举办本年度第三场投顾 线下沙龙: 《风口几许远?AI破云天》 聚焦AI科技发展趋势与科技资产的投资路径,在风口之中寻找价值与方向,捕捉结构性机会的真实脉 络! 【重磅嘉宾】——共探AI+投资的多维路径 本次沙龙,我们荣幸邀请: 沙龙地址:上海淳大万丽酒店 4楼杨子厅(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719号) 风口几许远,是否正在逼近可配置的"时间点"? 如果你希望在夏天遇见一群可以"洞察风向"的投顾同频者,立即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报名吧! (CIS) 【趣味解乏】——丰富礼品等你拿 在沙龙过程中,我们将设置充满趣味的打卡活动,现场还将提供精美的最新款顾小二社区周边礼品, 诚意满满,欢迎大家前来领取体验。此外,还有专属社群红包雨及有奖互动游戏,让您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收获满满。 【活动信息】 郑宏达 西部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带 ...
富达国际:中小型科企往往吸引大型竞争对手收购
智通财经· 2025-07-10 15:15
科技企业并购趋势 - 科技企业需持续追赶技术变化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科技行业并购活动持续主导全球市场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大型企业收购目标 [1] - 过去10年科技领域中小规模企业显著增长 这些企业在科技价值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拥有强大知识产权和人才储备 可独立发展或被收购 [1] - 微软2016年收购领英 Nvidia2019年收购Mellanox Technologies 微软2023年收购动视暴雪 思科2023/2024年度收购Splunk 显示科技并购案例频发 [2] 行业并购案例 - 外卖平台行业整合加速 Prosus收购JustEat Takeaway扩大欧洲业务 DoorDash收购Deliveroo进入9个新市场 [3] - 半导体企业通过收购获取战略IP 高通收购英国Alphawave公司 利用其高速连接技术IP拓展AI数据中心业务 [3] - 软件企业成为热门收购目标 Salesforce收购Informatica 增强云端数据系统功能并提升AI能力 [4] 并购驱动因素 - 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增强市场战略定位 应对技术创新和竞争加剧 并购成为行业常态 [4] - 行业结构转变推动并购活动 外卖平台 半导体 软件等领域出现多样化收购提案 [2] - 并购活动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在科技行业的长期回报 但不应作为主要决策依据 [4] 中小型科技企业价值 - 中小型科技企业具有成为长期赢家的潜力 业务基本面稳健 同时是吸引力的收购目标 [4] - 这些企业在科技生态系统中影响重大 拥有独立发展能力或被大型企业看中其IP价值 [1]
从AI到BI:当人工智能遇见大脑 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16
有人说,AI就像一个勤奋的"做题家",依靠海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来从事各种超越人类的智能行为。 而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BI)则像一位"悟道者",它从人脑结构和神经机制中汲取灵 感,打造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的智能系统。今天,"做题家"已经展现了它强大的能力,而"悟道者"的时 代似乎才刚刚开启。 AI的发展潜力是否终将触及天花板?能耗问题是否会成为AI的难解瓶颈?而BI的大规模应用,会 不会给产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对自然界最精妙的智能载体人类大脑的不断探究,是否会 为我们带来一场技术的革命和认知的跃迁?本期节目,我们专访了神经科学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张旭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将带领我们一同探索 类脑智能(BI)这一前沿领域,重新审视智能和智慧的本质。 到底谁更聪明? AI vs BI 人工智能(AI)与类脑智能(BI)打擂,谁会更胜一筹?张旭院长在节目中深入剖析了两者异同。他 指出人工智能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心理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发展而来,是一种强大的赋能技术,其算 法与神经网络理论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脑神经科学突破。但随着不断 ...
英伟达成为首个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
36氪· 2025-07-10 12:05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市值在7月9日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企业 [1] - 当日股价最高上涨3%至164美元区间,收盘上涨2%至162美元以上,收盘市值超过苹果此前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纪录 [2] - 英伟达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仅用约一年时间,创下全球最快纪录 [2] 英伟达增长驱动因素 - AI半导体需求持续扩大,公司预计2025年5-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50% [2] - 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投资,推动对高性能半导体的强劲需求 [2] - 全球数据中心年度投资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 [3] - 公司凭借易用的软件平台吸引开发者,有望持续受益于AI投资热潮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AI企业DeepSeek崛起曾导致英伟达股价暴跌,但实际需求仍在增长 [2] - AMD推出低价替代产品,谷歌、亚马逊积极开发自有半导体以减少依赖 [3] - 华为在中国市场开发自主AI半导体,长期可能成为强劲竞争对手 [1][3] - 微软市值达3.7万亿美元逼近英伟达,苹果因AI进展缓慢增长乏力 [5] 监管与市场影响 - 美国政府监管限制英伟达在中国销售先进AI半导体 [1] - 尽管中国销售额减少,但美国和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支撑公司发展 [3]
英伟达成为首个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不过,按9日收盘价计算,英伟达股价较前一日上涨约2%,超过162美元,市值回落至4万亿 美元以下。根据QUICK・FactSet的数据,此前按收盘价计算的市值最高纪录是苹果在2024 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英伟达9日的收盘市值超过了这一纪录。 英伟达市值在2023年5月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2月突破2万亿美元,2024年6月成为历史 上第三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企业。大约一年后,其市值又增加了1万亿美元。从1993年创 立至今约30年,英伟达成为全球最快达到4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巴黎举行的一场活动上演讲(6月,Reuters) 由于中国AI开发新兴企业DeepSeek的崛起,英伟达股价曾一度暴跌。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英伟达未 能在其主要市场之一的中国销售先进AI半导体。从长期来看,华为有可能成为英伟达的强劲竞争对 手…… 美国英伟达的市值在7月9日一度突破了4万亿美元。这是全球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企 业。由于在人工智能(AI)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先进半导体领域保持领先,市场对其持续高增长 的预期不断升温。 据美国CNBC报道,在9日的美国股市交易中,英伟达股价一度较前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纳指创历史新高!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英伟达市值盘中突破4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26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涨0.94%刷新历史纪录,道琼斯指数涨0.49%,标普500指数涨0.61% [1] - 市场呈现科技股强势、中概股承压的分化格局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上涨1.25% [2] 科技股表现 - 英伟达收盘股价上涨1.8%,盘中一度涨近2.8%至164.42美元,总市值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 [2] - 微软、亚马逊、Alphabet和Meta等科技巨头均录得上涨 [2] - 谷歌AI助手Gemini开始在Wear OS手表上使用,包括Pixel、三星、OPPO、OnePlus和小米的手表 [8]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1.11%,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下跌1.75% [3] - 阿里巴巴跌3.84%,京东集团跌3.36%,美团跌2.84% [3][4] - 富途控股涨超9%,传奇生物涨逾5%,百济神州涨超4% [3]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成员评估认为今年可能适合降息 [5] - 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具有适度限制性 [5] - 降息理由包括关税对通胀的上行压力可能是暂时的或温和的 [5] 地缘政治与关税 - 特朗普宣布将对文莱、阿尔及利亚、摩尔多瓦、伊拉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利比亚和巴西输美商品征收新关税 [6] - 对菲律宾的产品征收20%的关税,对文莱和摩尔多瓦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斯里兰卡和利比亚的产品征收30%的关税,对巴西的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 [7] - 此前特朗普已向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发出了首批关税信函,关税税率从25%到40%不等 [7] 公司动态 - 美国远程医疗平台Hims & Hers Health宣布将推出司美格鲁肽仿制药抢占市场 [8] - 社交媒体平台X首席执行官琳达·亚卡里诺宣布辞去CEO职务 [8] - 比特币首次突破11.2万美元/枚,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7]
美股收盘:纳指刷历史新高,英伟达盘中市值破4万亿
财联社· 2025-07-10 07:10
周三(7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受科技巨头股价整体走强影响,纳指收盘刷新历 史纪录。 除此以外,英伟达的竞争对手AMD涨0.43%,博通涨2.24%;英伟达的供应商台积电涨 1.75%,英伟达支持的云服务初创公司CoreWeave涨1.06%。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热点图 盘中,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文莱、阿尔及利亚、摩尔 多瓦、伊拉克、菲律宾和利比亚的信件。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文莱和摩尔多瓦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阿尔及利亚、 伊拉克及利比亚的产品征收30%关税,对菲律宾的产品征收20%关税。 投行Baird的投资策略师Ross Mayfield表示,"市场已经无视这些关税威胁,并认为仍有达成 交易和谈判的空间。我认为,将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1日表明美方有达成交易的意愿。"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49%,报44,458.30点;标普500指数涨0.61%,报6,263.26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94%,报20,611.34点,较上周四的纪录高出了10点。 | 名称 | | 量新价 | 米原额 | 涨以幅 | | --- | --- | --- | ...
港股资金大挪移 银行板块成为新宠儿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资金流向变化 - 6月港股通资金持有腾讯控股、小米集团、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下降215.02亿港元、128.98亿港元、77.33亿港元,合计超400亿港元 [1] - 5月港股通资金持有腾讯控股、小米集团、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下降217.23亿港元、117.56亿港元、27.54亿港元 [1] - 资金加速流入银行等高股息板块,6月港股通持有建设银行、美团的市值分别增加149.21亿港元、144.77亿港元 [2] - 5月港股通持有美团、建设银行的市值均增加逾100亿港元 [2] 行业风格分析 - 银行股近期涨势如虹,互联网巨头呈现盘整态势 [2] - 上半年市场呈现哑铃型风格,成长和红利板块轮动上涨 [2] - 哑铃型风格大概率持续,建议配置红利类行业和港股金融、公用事业、贵金属等板块 [2] 公司动态 - 腾讯控股自5月中下旬开启新一轮回购,机构认为公司通过回购支撑股价以应对估值低估 [3] - 华夏基金预计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有望持续提升,互联网巨头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 [3] 银行股投资逻辑 - 国有银行被市场普遍低估,政策强力引导长期资金进入低估值板块 [4] - 国有银行作为"股权经济"核心载体,股价呈现"长牛、慢牛、微波动"特征 [4] - 当前市场对银行股的普遍低估是逆向投资者重仓布局的绝佳时机 [4]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创造历史!下一个“爆点”看财报季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1:14
市值里程碑 - 公司成为史上首家盘中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企业 美东时间7月9日周三早盘股价达164 42美元 日内涨幅2 8% [1] - 当前市值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达7 5% 接近历史最高影响力水平 [1] - 市值从2023年6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 约一年内增长两倍 成为继苹果微软后第三家超3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企业 [3] 股价表现 - 202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逾20% 若从2023年初计算涨幅超过1000% [3] - 经历年初创新高后震荡回落 4月初跌至十个多月低谷 随后触底反弹并在上月多次创新高 [3] - 近期实现惊人逆转 市值已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总和 以及所有英国上市公司总市值 [5] 行业驱动因素 - 微软 Meta 亚马逊 Alphabet四大客户贡献公司40%以上营收 承诺未来几年AI支出达3500亿美元 高于本财年3100亿美元 [6] - 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规模预计2028年超2000亿美元 [6] - 公司从游戏芯片制造商转型为AI计算芯片领导者 被市场视为AI领域早期赢家 [6] 财务预期 - 当前预期市盈率约33倍 低于十年平均水平 显示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7] - 信息技术行业预计二季度盈利增长18% 通信服务行业增长28% 将支撑标普500整体表现 [8] - 市场关注即将到来的财报季 预期公司可能继续超预期并上调业绩指引 [7]
英伟达再封神:市值破4万亿美元,问鼎全球第一!
金十数据· 2025-07-09 22:43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1] - 股价周三上涨2.5%至164美元 较2023年6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市值增长两倍多 [1] - 市值超越苹果和微软(均超3万亿美元) 并在与微软的交替领跑中率先突破4万亿美元 [1][4] 业绩与需求驱动 - 截至4月的季度营收达4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4] - 最大客户(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下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本财年3100亿美元) 贡献公司40%以上营收 [4] - 分析师指出芯片需求"极为旺盛" 产品是AI进入下一阶段的必需 [4][7] 股价波动与反弹 - 1月因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AI支出萎缩担忧导致股价暴跌 [6] - 4月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 投资者转向防御性板块 [6] - 5月随贸易进展及财报显示客户支出"全速推进" 股价反弹74%并创历史新高 [1][6] 技术布局与行业地位 - 从GPU转向自动驾驶和机器人AI模型 3月发布Blackwell Ultra芯片升级版 [7] - CEO黄仁勋称AI将改变所有行业 包括医疗/金融/制造等 目前"处于开端" [6] - 被分析师称为"AI革命的基石" 90%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平均目标价隐含6%涨幅 [7] 政治与战略合作 - 参与特朗普"星门计划"(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倡议) [8] - 黄仁勋5月陪同特朗普出访沙特 影响力超越科技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