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肠梗阻
icon
搜索文档
感觉痛不要忍!这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09:22
疼痛疾病分类与影响 -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指病程超过三个月或原发病因去除后仍反复发作的疼痛 [2][3] - 长期忽视慢性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可能导致抑郁和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 - 临床统计显示50%以上的患者因疼痛而就诊,慢性疼痛常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3] 特定疼痛与潜在疾病关联 -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伴骨痛可能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 [3] - 喉咙、胸部、肩臂或腹部疼痛可能是心脏病前兆,心源性牙痛是心脏预警信号 [3] - 阑尾、胆囊、胰腺问题及肠梗阻可能出现腹痛并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 疼痛治疗现状与药物使用 - 带状疱疹、偏头痛等疼痛及时治疗可显著减轻痛苦,成年人偏头痛发病率高达10%,多集中在20至40岁年龄段 [4] - 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60%,多数人因担心依赖性不敢使用镇痛药 [5] -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阿片类镇痛药对中轻度疼痛患者安全且不引起成瘾,规范化使用下阿片类药物成瘾病例少见 [5]
肚子发出这5种声音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一定要注意!
央视新闻· 2025-04-29 06:14
肠鸣音的产生机制 - 肠鸣音主要由小肠的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3种形式产生,分别维持形态、混合食糜和推动食糜[2] - 饥饿时胃液持续分泌导致胃剧烈收缩,刺激神经传递信号至大脑形成饥饿感,收缩压迫气体通过狭窄管腔发出渐强声音[2][3] 生理性与病理性肠鸣音区分 - 生理性肠鸣音每分钟4~5次,声音和缓;病理性肠鸣音每分钟超10次或音调高亢[5] - 肠鸣音异常可能反映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急性胃肠炎、腹膜炎、肠梗阻、急性炎症或消化道出血[6][7][8] 异常肠鸣音对应的疾病信号 - 单纯性咕噜声伴随乳糖不耐受或产气食物摄入,可能引发腹泻、呕吐[6][7] - 肠鸣音减弱提示腹膜炎,伴腹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可能为肠麻痹[8] - 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5次以上)伴金属声可能为机械性肠梗阻,长期亢进伴排便异常需警惕肠癌[8] 改善肠鸣音的健康建议 - 细嚼慢咽、减少碳酸饮料摄入以降低气体吸入,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高淀粉高蛋白食物[9] - 补充酸奶益生菌改善菌群平衡,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胃肠功能紊乱[9][11]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乳糖不耐受者需规避含乳糖食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