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

搜索文档
夏日臭氧“侵袭”,新技术、新手段如何助力臭氧污染监测与治理?
央广网· 2025-07-20 11:24
臭氧污染现状与特点 - 7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南部、长三角、汾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个别城市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 [1] - 近地面臭氧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废气等污染源排放 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 在强烈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 [1] - 我国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近三年趋于平稳 但今年6-9月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气象条件更易形成臭氧污染 [3] - 臭氧污染区域性特征突出 多发于晴朗少云的春末和夏秋季 每日午后至下午时段浓度最高 [2][3] 臭氧污染来源与危害 - 臭氧前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燃煤电厂、工业窑炉等 挥发性有机物来自石油石化行业、溶剂使用等 [2] - 臭氧浓度超过160微克/m³将影响公众健康 短期暴露引发咳嗽胸痛 长期暴露影响肺功能和心血管系统 对儿童和老年人影响更显著 [2] - 臭氧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 损害植物叶片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臭氧污染防治措施 - 企业投入超千万元升级脱硫脱硝设施 将氮氧化物浓度从350mg/m³降至50mg/m³以下 达到重污染天气A级排放标准 [5] - 池州市近50家企业完成低效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施整治升级 加强PM2.5和臭氧浓度监测数据管控 [5] - 重点道路安装智能高杆喷雾系统 与移动雾炮车形成"定点+流动"立体作业网 提升空气湿度降低颗粒物浓度 [5] - 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管 重点监管重型货车和检验维修机构 [6] 臭氧监测与预警技术 - 建立完备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及时发布臭氧监测信息 完善光化学监测网络建设 密切关注臭氧前体物浓度变化 [6] - 开展臭氧精准预报和管控技术研究 利用大模型提升臭氧污染预警和处置能力 [4]
生态环境部: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9:28
臭氧污染现状 - 中国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已得到初步控制 近三年趋于平稳 [1] - 今年1月至5月全国臭氧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 同比上升0.7% [1] - 全国臭氧超标天数共计2480天 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1] 臭氧污染特点 - 污染出现早 污染范围大 区域性特征更加突出 [1] - 污染程度"北轻南重" 南方地区气温同比偏高 降水偏少 [1] - 气象条件不利 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处高位 [1] 未来臭氧污染预测 - 今年6月至9月中国大部地区气温预计偏高 更容易形成臭氧污染 [1] 应对臭氧污染措施 - 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光化学监测网络建设 [1] - 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排查整治 [1] - 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1] - 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管 重点监管重型货车和检验维修机构 [2] 机动车排放治理 - 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是臭氧产生的重要前体物 [2] -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出台意见 将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和弄虚作假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