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薯块形成
icon
搜索文档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环球网资讯· 2025-08-05 15:3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 起源于约900万年前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的古老杂交事件 杂交催生了新器官薯块并引发物种爆发式辐射分化 [1] - 该研究由黄三文团队联合中外科研团队完成 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 是"优薯计划"的重大突破 为马铃薯遗传育种提供全新理论视角 [1] 物种起源与关系 - 马铃薯组包含栽培马铃薯和107个野生种 番茄组包含栽培番茄和16个野生种 类马铃薯组包含3个野生种 三者属于姊妹类群 [2] - 分子进化学分析显示番茄和马铃薯亲缘关系更近 但类马铃薯与马铃薯形态更相似 三者关系长期成谜 [2] - 研究通过分析101份马铃薯组 15份番茄组 9份类马铃薯组及19份其他茄科物种基因组数据 发现马铃薯遗传贡献比例约为番茄40% 类马铃薯60% [3] 杂交时间线与机制 - 类马铃薯和番茄约在1400万年前开始分化 分化约500万年后发生杂交 于900万年前形成最早带薯块的马铃薯植株 [3] - 马铃薯母本为番茄 父本为类马铃薯 野生种与亲本存在显著杂交障碍 通过等位基因重组筛选产生新器官薯块 [3] 薯块形成遗传基础 - 薯块形成是亲本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和交互调控的结果 控制薯块形成的"主开关"基因SP6A来源于番茄组 [4] - 调控地下茎生长的关键基因IT1继承自类马铃薯 新发现薯块功能相关基因DRN和CLF分别来源于番茄组和类马铃薯组 缺少任一基因都会影响薯块发育 [5] 遗传多样性与环境适应 - 马铃薯组内物种约24%遗传组分随机固定不同亲本等位基因 呈现亲本镶嵌的"马赛克式"模式 [6] - 这种遗传组合像"智能筛子" 能从宝库中筛选最佳基因组合 使马铃薯适应从温带草原到高寒高山草甸的多种生态环境 [6] 进化优势与分化 - 薯块赋予马铃薯地下生存优势 可储存水分和淀粉帮助度过干旱寒冷季节 无需种子或授粉即可通过薯块芽直接繁殖 [6] - 薯块与双亲遗传宝库使马铃薯在安第斯山脉快速隆升期获得巨大优势 加速爆发式辐射分化 表现出超强杂种优势和超级环境适应性 [6] 研究价值 - 首次发现马铃薯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 证明新器官薯块形成源于不同亲本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为理解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提供新范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