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力
icon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白钢:稳定币是中美博弈新赛道,中国需以“虚力”突围
观察者网· 2025-07-08 10:11
稳定币政策背景 - 美国推动稳定币的核心动因是深陷债务危机 财政能力被刚性债务利息兑付耗尽 传统手段难以化解危机[1][4] - 美国要求金融机构及"两房"接受稳定币作为抵押资产 构建循环金融机制缓解债务压力 批准更多稳定币发行机构形成内生性解决方案[1][4][5] - 泰达币持有1400亿美元债券 规模扩大部分缓解美债问题 美国通过稳定币将风险外化至全球金融体系[5] 中美稳定币博弈格局 - 中国作为制造业超级大国必须跟进稳定币战略 否则可能成为美国政策的代价承受方[1][6] - 中国面临通缩和内卷困境 需通过非传统方式恢复资产负债表扩张 稳定币代表对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争夺[1][6] - 目前仅中美两国实质性推进稳定币 凸显超级大国博弈地位 欧盟无能力参与该领域竞争[6] 中国稳定币发展路径 - 中国"虚力"严重不足 商品输出与文化影响力失衡 资产外流导致资本市场长期低迷[2][7] - 稳定币发行需结合全球最完整供应链体系 以超强生产能力为基础 避免照搬美国模式[2][8] - 提升"虚力"可缓解经济内卷 增强全球金融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是历史性契机[7][8] 货币属性理论创新 - 提出"虚力"概念区别于硬实力和软实力 指通过影响思维意识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的能力[6][7] - 货币属于"虚力"范畴 其价值依赖使用者信任 美国凭借强大"虚力"延缓债务危机爆发[7] - 中国制造业实力与"虚力"严重不匹配 需通过稳定币实现虚实转化 充分释放生产潜力[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