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萎缩

搜索文档
ChatGPT用多了会变傻!MIT招募大学生做实验论证,用得越多人越笨
量子位· 2025-06-20 18:31
核心观点 - MIT脑科学研究发现过度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会显著降低大脑活动水平 削弱记忆能力 并造成"认知惯性" [1] - 长期依赖AI工具将影响深度思考与创造力 使大脑从主动生成信息转变为被动筛选信息 [2][28] - 实验首次通过脑电图神经成像、NLP分析和行为科学数据证实AI写作工具会降低认知参与度 导致大脑退化 [3][25] 实验设计 - 54名大学生被随机分为三组:LLM组(仅用GPT-4o)、搜索引擎组(仅用谷歌)、纯大脑组(禁用所有工具) [11] - 每组需在20分钟内完成SAT议论文写作 期间用脑电图记录神经活动 并通过NLP分析语言特征 [13][15] - 第四轮实验将18名参与者调换组别 观察工具切换后的认知表现差异 [24] 神经活动差异 - 纯大脑组神经连接最强 需调动更多记忆与创造性思维 认知负荷最高 [17] - LLM组神经连接最弱 自主思考大幅减少 搜索引擎组介于两者之间 [18] - 原LLM组切换至纯大脑写作后 神经连接仍弱于原生纯大脑组 显示认知惯性 [24] 论文质量与记忆表现 - LLM组论文结构规范但同质化 纯大脑组风格独特 搜索引擎组受排名偏见影响质量中等 [20] - 83.3%的LLM组参与者无法准确记忆论文内容 纯大脑组仅11.1%存在记忆困难 [21][22] - 原纯大脑组使用LLM时大脑活动增强 因能整合工具建议与自主思考 [24] 认知机制影响 - AI工具形成"便利陷阱" 以降低神经连接为代价换取效率 导致记忆衰退与创造力下降 [26] - 长期使用改变信息处理模式 削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类似导航工具使人方向感退化 [5][28] - 纯大脑写作强化神经协调 搜索引擎使用涉及视觉执行整合 处于中间状态 [29] 使用建议 - 避免完全依赖AI生成核心内容 应将其用于语法检查或初步资料搜集 [30] - 产出后需消化吸收并融入个人见解 保持工具辅助与自主思考的平衡 [7][31] - 类比计算器使用原则:关键在教会何时需心算而非禁止工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