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增值服务变现
搜索文档
把“信号栏”变成“广告栏”,运营商的创新还是骚扰?
观察者网· 2025-11-08 16:07
运营商信号栏广告现象 - 手机信号栏的运营商名称被替换为各类商业或活动推广信息,例如“中国联通音乐节VIP”、“中国移动青岛啤酒节”等,且内容具有地域性[1] - 该现象无法通过用户手动操作关闭,需联系运营商客服申请,但流程繁琐,耗时约20分钟登记并需等待24小时生效[5] - 此行为是运营商通过修改基站下发的标识信息实现的,活动结束后恢复,属于今年新出现的大量现象[5] 技术规则变更 - 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原有规范规定,运营商名称显示优先级依次为:USIM卡中的SPN、运营商基站NITZ协议广播、用户设备存储的PLMN Name[6][7] - 运营商单方面修改规则,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在2024年底发布的5G手机白皮书中要求,新终端需优先显示基站NITZ协议下发的定制化logo信息[10] - 规则变更后,显示逻辑变为先看基站NITZ广播,没发信息再看SIM卡,使运营商可后台随意修改显示内容,成为广告推送的核心原因[10] 广告形式与影响 - NITZ消息支持最多50个字节,无图片或跳转链接能力,但字过多时会在通知栏滚动播放,形成干扰[11] - 运营商行为违反3GPP规范,该规范明确NITZ作用为提供“身份”而非推送商业广告[13] - 该行为触及监管红线,涉嫌违反《电信条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强制推送商业广告未征得用户同意[13] 行业背景与业绩压力 - 通信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三大运营商个人移动业务ARPU值持续承压,传统业务增长乏力[17]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营收同比增速从2.0%降至0.4%,中国电信从2.9%降至0.6%,中国联通从3.0%降至1.0%[17] - 在网络和算力建设高投入背景下,运营商急于开拓广告等增值服务变现渠道[18] 替代发展方向 - 2025年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AI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19%,利润率较传统业务高15-20个百分点,成为高价值增长引擎[18] - 爱立信2024年调研显示,用户对网络稳定性和应用体验一致性的满意度与付费意愿正相关,5G用户满意度较4G高20%,愿为优质连接多支付15%费用[18] - 运营商可将信号栏技术创新用于实用服务,如流量不足、话费告急提示,而非商业推广,以提升用户满意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