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追首恶与打帮凶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再打欺诈发债“帮凶” 亚太会计所被罚没1075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1 13:37
洛娃集团债券欺诈发行案处罚 - 证监会对洛娃集团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披违法处以3660万元罚款,其中针对骗取债券核准行为罚款3600万元,针对信披虚假记载行为罚款60万元 [1][2][3] - 洛娃集团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累计虚增货币资金111.75亿元,虚增营业收入109.17亿元,导致其2012年至2017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 - 公司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胡克勤被处以6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赵静文被处以40万元罚款并采取6年市场禁入措施 [3] 审计机构处罚详情 - 审计机构亚太所为洛娃集团2012至2016年度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罚没合计1075.47万元,其中没收业务收入215.09万元,罚款860.38万元 [1][2] - 签字注册会计师马明作为审计项目合伙人被给予警告,处以10万元罚款,并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 - 另一审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因洛娃集团2017年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罚没213.21万元,签字注册会计师于洋被罚款10万元 [3] 监管原则与执法趋势 - 监管对债券欺诈发行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原则,旨在震慑资本市场“看门人”,净化市场生态 [1][4][5] - 债券欺诈发行的特殊危害在于可能直接冲击金融市场稳定性,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更高 [4] - 对失职中介机构的严厉处罚有助于实现“全链条”追责,破除造假生态圈,推动行业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 [5] 债券市场执法案例 - 2018年证监会对五洋建设开出首张债券欺诈发行罚单,处以4140万元罚款,并对20名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254万元 [6] - 2021年五洋债案二审判决被告承担487名投资者合计7.4亿元赔偿责任,成为首例公司债券欺诈发行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 [6] - 2024年证监会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案作出处罚,恒大地产被罚款41.75亿元,时任董事长许家印被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6] 中介机构责任与影响 - 中介机构若未勤勉尽责甚至配合造假,被视为“帮凶”,将面临高额罚没和职业禁入,以倒逼其严格履行“看门人”职责 [5][7] - 普华永道因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纵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被开出3.25亿元“创纪录”罚单 [7] - 监管已形成行政执法、民事追偿与刑事打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立体追责体系,彰显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零容忍”的决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