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向行为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脆弱的“三赢”格局
虎嗅· 2025-07-03 14:58
美军"午夜之锤"行动效果评估 - 卫星图像显示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周边出现多台重型设备,挖掘作业显著增加,表明伊朗正在积极进行修复[2] - 美国《新闻周刊》认为通往核设施的隧道入口在袭击前已被故意封锁,推土机正在清理坑洞旁的泥土,新的进出通道隐约可见[3] - 《华盛顿邮报》引述匿名消息称美国截获的伊朗官员通话显示对核设施的破坏力小于预期[4] 伊朗核设施现状分析 - 伊朗并未表现出愿意弃核或软化立场的迹象,德黑兰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案,外长称拒绝任何与美国恢复核谈判的计划[8] - 伊朗核能力很可能仍具备部分完整性,包括高浓缩铀的实物库存以及重启核设施的潜在能力[9] - 通过观察伊朗对于无核化谈判的态度,可以倒推其核设施受损的真实情况[10] 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对抗 - 以色列低估了伊朗导弹的突防能力,尤其是来自伊朗领土东部的导弹基地[23] - 伊朗发射的"泥石"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是从东部领土上从容发射的[25] - 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点绝大多数位于德黑兰以西,受限于战机航程,东部地区只是象征性打了一次[32] 美国战略意图分析 - 美国对于战争的态度是先让盟友消耗敌人,待到双方精疲力尽之际再给予致命一击[27] - 下一场冲突估计还是由以色列开打、美国负责支援并收尾[28] - 通过一场试探性战争,双方都更清楚了对方的底牌[31] 全球核扩散趋势 - 中东国家几乎清一色渴望拥核,即使面临巨大风险仍前仆后继[39] - 伊朗的战略是在积极进行铀浓缩的同时不制造核弹,但最终也未能免受军事打击[40] - 美国如何处理伊朗核危机将关乎整个核扩散进程,乃至下个时代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