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代理
icon
搜索文档
又黑又红的Manus,还要闯三道关
36氪· 2025-03-08 16:12
文章核心观点 - Manus作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引发争议,其既具备处理复杂任务的自主性、连续性和通用性等亮点,也被质疑是套壳工具,未来面临成本、技术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2][6][7] Manus产品介绍 - Manus由国内创业团队Monica.im打造,是连接思维与行动的通用人工智能代理,擅长处理各种任务,能思考和交付成果 [2] - 以筛选简历为例,用户发压缩包后,Manus可自动完成解压缩、找信息、评估候选人并做成表格等任务,过程中用户可关闭电脑或添加其他任务 [3][4] Manus引发的争议 - 发布之初被冠以诸多名头,后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其过度营销、技术无太大突破是“套壳”,内测邀请码被炒高价,官方账号被冻结 [6] - 外界评价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觉得它让AI Agent上台阶,要抢走打工人饭碗,另一部分人认为是套壳工具 [10][11] Manus的亮点及质疑 亮点 - 处理复杂任务时具备自主性、连续性,用户给提示词后能自主解读、拆解、给出结果并自我检查,且基于云端异步运行,关闭页面不影响处理指令,完成后自动通知结果 [12][13][14] - 号称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能处理各领域任务,支持筛选简历、房产调研、股票分析等多场景 [15][16] 质疑 - 因处于内测阶段,多数用户未使用过,目前评价多源自官方演示视频,真实能力有待考量 [17] - 被指存在套壳嫌疑,无自研底层大模型能力,模型能力主要源于Claude,很多场景和功能其他Agent已实现,本质是拼接工具 [18][20] 正确看待Manus - Manus走红关键在于用户体验,减少操作步骤,执行中不用反复对话,可关闭界面,重新定义AI应用价值指标,从重视DAU变到AHPU [23][24] - 其核心优势技术原理为多代理架构和强自主学习能力,多代理架构能分解复杂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可记住用户偏好并调整策略 [28] - 官方称其低错误率,在GAIA测试中分数超DeepResearch,但低于人类平均准确率,实际效果受从业者怀疑,测评中处理中等复杂任务有长耗时和卡顿问题 [29] Manus面临的挑战 - 担心正式上线后实力与预期不符,消耗DeepSeek为国内AI积攒的正向价值 [31] - 成本问题突出,单任务运行成本约2美元,虽为DeepResearch的1/10,但比豆包昂贵很多,付费模式待探索,不全面放开使用权限或为平衡商业价值和成本 [33][34] - 算力紧张加显卡成本高,创业公司Monica可能支付不起 [35] - 解决问题能力有限,对用户问题理解不清晰,复杂问题拆解能力低 [36][37] - 市场竞争压力大,豆包和百度AI Agent有定位和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强,已有开源复刻版项目出现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