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假退市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提高鉴别能力 远离财务造假 | 风险警示案例解读(五)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10 10:01
财务造假案例概述 - 文章核心观点是通过典型案例揭示财务造假手法及后果 旨在提高投资者识别能力[1][2] - W公司通过系统性造假虚增业绩 最终导致退市并催生强制退市制度[4][12] 造假手法分析 - W公司采用银行回单造假方式 将支付给经纪人的资金伪装成大客户回款 虚增收入74亿元 占累计收入的465%[8] - 通过虚构采购和销售 伪造合同单据 利用无关联方完成资金体外循环 形成完整造假产业链[10] - 预付账款科目存在1.54亿元差异(报表1.46亿元 vs 科目余额表3亿元)成为调查突破口[6] 造假规模披露 - 2008-2011年间累计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 占898%[8] - 累计虚增净利润16亿元 占比达82.64%[8] - 造假规模已超出常规财务包装范畴 属于恶意欺诈上市[8] 案件处理结果 - 公司被处850万元罚金 董事长获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12] - 中介机构连带受罚 推动退市制度改革[12] - 直接催生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出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