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骨
搜索文档
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2 06:24
学校整体战略与定位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局之年,学校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1] - 学校以二十载“一核·两化·三型”财经人才战略为基础,以“三阶跃升、五维引领”数智育人新范式为动力,致力于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1] - 学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1] “一核·两化·三型”人才培养模式 - “一核”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型、产业领军型和复合型人才 [5] - “两化”指以“国际化”和“数智化”为方法,通过三维驱动提升全球胜任力,通过三阶跃升系统塑造数智素养 [5] - “三型”指通过不同路径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例如通过“科研先导—高阶课程—双导师制—贯通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 [5][6] - 该模式成果显著:与全球178所高校合作,国际班2025年QS前100高校录取率达92%,经济学实验班深造率超过2/3,双学士学位项目覆盖25%的教学单位 [6] 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 金融学院以“金融为骨、科技为翼”为核心理念,历经八年探索构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9] - 学院直面课程改革、师资技术应用等挑战,孵化出12门核心课程,建成硬件资产超1100万元、AI算力达18P的金融科技实验室 [10] - 2024年成功获批金融科技本科专业,金融学科软科世界排名跻身76-100区间,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0] - 构建“五个一流”育人体系,2021-2025年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410项,其中国家级占比46% [11] “数实融合”经济学人才培养 - 经济学院以“数实融合、以数强实”为核心,“数”指改革数学类课程和推动数智化转型,“实”指打造实验实践实训体系 [14] - 推进“五大工程”:铸魂工程强化思政引领,固本工程聚焦科研教材创新,强基工程以数学与数字为核心,赋能工程推动实践落地,扎根工程服务国家大局 [15] - 改革成效显著:教学团队5次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团队,3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近三年本科生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竞赛获奖超300人次 [16] 数字化转型与“三阶跃升、五维引领” - 学校形成“三阶跃升”路径:向数转型建设数字底座,以数赋能技术融入课程,强数生经打造数智驱动教育生态 [21] - 提出“FIRST”五维引领理念:夯实数智基础、引领专业焕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支撑、驱动育人转型 [22] - 依托“驼灵”大模型整合1.9亿市场主体数据和11个权威经济数据库,实现财经教育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跃迁 [23] - 与清华大学等40余所高校发起全国数字经济联盟,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构建协同生态体系 [23] ESG管理人才培养 - 工商管理学院搭建“三衔接·四协同·五融合”ESG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设立ESG管理本科专业 [25] - “三衔接”指衔接国家战略急需、ESG标准体系、真实需求场景,打造政产学研用共育生态 [25] - 通过理念、学科、标准、主体和创新五融合,培养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ESG管理人才 [26] 数字经济研究平台建设 -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于2024年揭牌,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开展交叉研究,赋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29] - 研究院组建4支主题团队,牵头编撰《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系列蓝皮书 [29] - 实施“数字人才本硕博创新项目”,牵头开设“数字金融”微专业,并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联合培养博士后 [29] - 2025年联合清华大学等40余所高校成立“中国数字经济联盟”,搭建政产学研融合的育人共同体 [30] 核心价值素养体系 - 学校构建以“诚信、劳动、创新、首善”为核心的数智时代财经人才价值素养体系 [32][33] - 通过开设19门职业道德与伦理课程、建立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借助“驼灵”大模型建设智慧教室、以首善标准校准方向等路径落实理念 [34] - 以“制度—机制—平台—任务—抓手”五个维度系统推进,构建支撑核心素养培育的长效机制 [35] 各学院特色培养体系 - 会计学院构建“数智化+国际化+实践性+职业认证”为特色的“财会审”人才培养体系 [39]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建设“四维融合、数智赋能”体系,培养高级数据人才 [41] - 管理工程学院打造“精准OBE+多模AI+鸿蒙生态”体系,培养国家战略技术人才 [40] - 法学院构建数字法学“一体两翼”体系,培养复合型数字法治人才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