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代销业务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代销新规
互联网金融· 2025-03-24 18:04
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监管背景与核心目标 - 商业银行代销业务快速发展,涉及理财、保险、公募基金、信托等产品,但存在误导销售、捆绑销售等乱象 [1]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实施,旨在规范销售行为、加强合作机构筛选、保护消费者权益 [1][2] - 新规首次全面明确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要求,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7] 合作机构管理要求 - 合作机构需为持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需建立准入审查、定期评估及退出机制 [3][4] - 强化关联交易管理和责任归属,对违规机构实施退出并保障存量服务平稳过渡 [3] - 通过严格资质审查提升合作机构整体质量,确保产品来源合法透明 [4][5] 代销产品准入与尽职调查 - 商业银行需根据客群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准入标准,开展独立尽职调查 [4] - 禁止仅依据业绩比较基准或过往业绩审核产品,需核实信息真实性、准确性 [4] - 涉私募基金产品需经多部门综合评估及高级管理层批准 [8][9] 销售行为规范与适当性管理 - 禁止外包代销业务,私募产品须通过合格投资者专属渠道非公开销售 [6] - 产品展示排序需综合风险、信息披露等因素,禁止宣传预期收益率 [6] - 客户风险评估单日不超过2次、年度不超过8次,对老年人等特殊客群加强流程管控 [6] - 划定11条禁止性行为红线,包括捆绑销售、隐性担保等 [7] 私募基金代销专项规定 - 首次设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准入门槛:股权基金规模≥5亿元、证券基金规模≥3亿元,登记满3年且无处罚记录 [9] - 禁止代销无牌照机构发行的私募产品或通道业务规避监管的产品 [9][10] - 存量不合规产品可自然到期退出,新规对现有合作模式影响有限 [11]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倒逼商业银行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与风控优先,优化收入结构并提升客户黏性 [11][12] - 中小银行短期可能面临阵痛,但长期利于行业良性竞争与差异化发展 [12] - 推动银行与金融机构资源互补,形成透明、诚信的市场环境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