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内控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银行90后员工卷走733万,第四大股东正在甩卖3亿股份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深蓝财经 . 影响价值圈层!创立于2011年,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是新中产的财富顾问。 作者 | 王鑫 导语:光大银行席薇1.6亿元诈骗案余波未了,近日又有银行员工因诈骗被判刑。 据新浪金融研究院, 裁判文书网近日披露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 吉林银行一位90后员工,靠着"高息倒贷"的诱人幌子,把亲友坑了个遍,骗走 733万全砸进了赌场和债务窟窿,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蹲上十年十一个月。 这类案件反复上演,反映出银行内部的风控篱笆扎得不够牢,对员工异常行为缺乏有效监测——而这,仅是吉林银行深层风险的冰山一角。 90后职员"画大饼",亲友圈成"韭菜地" 1990年出生的朱某杰,曾经是吉林银行里一个看着挺"靠谱"的员工。大学学历、银行工作,在亲戚朋友眼里,那就是"懂行""可靠"的代名词。可 谁能想到,这个表面光鲜的银行职员,背地里早就被网络赌博的泥潭吞没,欠了一屁股债。 窟窿怎么填?一个邪恶的念头冒了出来——骗! 2019年4月,朱某杰的"高息倒贷"骗局正式开张。他利用自己的银行员工身份,向身边人拍胸脯说, 我这有"倒贷"投资渠道,简单说就是"借新 还旧",利息高到离谱,投 ...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开庭审理,如何界定银行责任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7-20 23:04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进展 - 案件于7月15日在南宁开庭审理 原告储户提交36组证据 工行提交9组证据 双方围绕银行内控失效与责任认定展开辩论 [1][3] - 原告指控银行存在三大管理漏洞:员工行为排查机制失效 异常支付核查缺失 营业场所管理失控 导致存款存入45分钟后被高管梁某盗取 [3] - 工行辩称业务流程合规 存单已提示风险 损失系犯罪行为所致 与银行无直接关联 [4] 案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 梁某利用高管身份窃取28名储户2.53亿元 2021年被判无期徒刑 但刑事判决未涉及银行退赔责任 [4] - 法律界争议集中在银行责任边界 有观点认为银行管理失职与损失存在因果关系 应承担过错赔偿 [4][8] - 受害储户除正常利息外 每月收取梁某提供的4.5%额外贴息 年化收益达54% 远超市面5%的存款利率 [5] 银行内控风险行业现状 - 近年频发类似案件:渤海银行28亿元存款蒸发 中信银行3亿元存单消失 浦发银行2.95亿元被违规质押 [7] - 行业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对高管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8] - 《商业银行法》明确银行需保障存款人权益 法院在多起案件中判决银行承担补充赔偿或全额返还 [8] 储户资金安全防范建议 - 拒绝高息诱惑 警惕超市场利率的贴息存款 [9] - 避免在空白凭证签字 分散存放资金 单家银行不超过50万元以利用存款保险 [9] - 开通账户变动提醒 定期核对流水 发现异常立即挂失报案 [9]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开庭审理,如何界定银行责任边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0 20:25
案件进展 -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于7月15日在南宁开庭审理,原告储户起诉工商银行南宁分行等分支机构 [1] - 原告方提交36组证据,指控银行内控失效、员工监管缺失导致存款被盗 [2] - 工行提交9组证据辩称业务流程合规,损失系犯罪行为所致 [3] 银行管理漏洞 - 案件暴露工行存在三大系统性漏洞:员工行为排查失效、异常支付核查缺失、营业场所管理失控 [2] - 涉案员工梁某利用高管身份伪造流程,在存款存入45分钟后盗取资金 [2] - 银行此前收到预警但未采取有效拦截措施 [2] 行业风险事件 - 近年全国商业银行频发存款失踪案:渤海银行28亿元蒸发、中信银行3亿元存单消失、浦发银行2.95亿元被违规质押 [5] - 业内普遍认为银行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落实、负责人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5] 法律争议焦点 - 法律界争议银行责任边界,刑事判决未涉及退赔责任,储户通过民事途径追偿 [3] - 依据《商业银行法》,银行对内部人员职务犯罪负有预防义务,管理过失与损失存在因果关系 [6] 涉案资金特征 - 受害储户除正常利息外,每月收取梁某提供的4.5%额外贴息,年化收益达54%,远超工行3年期大额存单5%的利率水平 [4] 行业改进建议 - 业内人士呼吁银行强化内部管理、优化风控机制、加强员工行为监督 [1][5] - 监管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细化规则并明确金融机构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责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