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扫毒风暴》凭什么火?长剧市场需要“不糊弄”的硬作品
36氪· 2025-07-27 08:58
自诩聪明绝顶的卢少骅最终没能靠诡辩翻盘,被判处死刑那一刻,弹幕里是铺天盖地的"大快人心"。 《扫毒风暴》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拖沓、不注水: 那就看轻了这部暑期档最"硬核"的刑侦涉案剧的含金量。它能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破28000,稳稳站上"腾讯视频必看俱乐部";豆瓣评分7.9,成为近 期评分最高的国产剧,靠得可不仅是"爽"。 在等待庭审结果的间隙,林强峰像平常一样外出办案,再也没能回来——观众眼里的"一语成谶",不过是他早已预想过无数次的人生终点,像他的战友们 一样,照片上墙。 更大的后劲在于结尾纪录片的融入,真实的抓捕现场,被打码的缉毒警察,鲜血漫过毒品,英魂长眠国旗下…… 《扫毒风暴》的含金量还值得上升,戏眼也在于此:"六线并行"式的复杂叙事,以"混沌的白"与"五彩斑斓的黑"挖掘人性复杂,最终指向的是拒毒于国门 之外,缉毒警察们血肉筑防线的现实互文。 就像林强峰说的,扫毒是场马拉松。当我们的创作者面对这样的题材,同样需要沉心用耐性打磨,才能穿越时间抵达人心。观众会用他们的选择给出证 明: 好作品不怕篇幅长,只要够"真"够"劲",观众就愿意追。 11.99吨冰毒 长剧叙事"支棱"起来了 当短剧以"三秒钩子 ...
数读长剧上半年:“大爆”无、“庄家”变
36氪· 2025-07-05 09:28
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集市场大盘整体回落,头部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绝对值大幅下滑,TOP1《大奉打更人》播放量19.36亿,较去年同期TOP1《庆余年2》的37.547亿减少18亿以上 [3][4] - 集均播放表现疲软,2025H1仅《漂白》集均V30突破5000万(5490万),而2024H1有三部剧集均超5000万且最高达9809万 [5] - 猫眼数据显示2025H1无20亿+剧集,15亿+仅4部,远低于2024年同期5部20亿+、TOP10全超15亿的表现 [5] 内容质量 - 口碑与热度倒挂现象加剧,2025H1豆瓣8分以上剧集4部(最高8.3分),但高分剧打分人数仅10万左右,不及2024年30万+人打出8.9分的《我的阿勒泰》 [6][8] - 古装剧仍占主导地位,在灯塔和云合TOP10中占比达70%,细分题材涵盖权谋、仙侠、言情等,《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白月梵星》播放量均超15亿 [22] - 现实题材亮点包括《六姊妹》创央视十年收视纪录(CVB单日收视率5.307%),《北上》《蛮好的人生》播放量约10亿 [24] 平台竞争 - 四大平台上新数量分化:腾讯84部、爱奇艺56部、优酷33部、芒果TV17部,仅芒果TV同比增加5部 [10] - 腾讯视频爆款率最高,《大奉打更人》获累计播放榜首;爱奇艺S+级剧集占比提升至10/21;优酷《藏海传》以40.1%单日市占率峰值领先 [13][15] - 独播策略强化,2025H1上新剧独播比例达87%(同比+11pct),S+剧集100%独播(同比+13pct) [18] 运营创新 - 排播模式升级,55%上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点映礼包+锁集"模式,同比提升11-23pct [18] - 腾讯视频70%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权益礼包",优酷"权益礼包"和"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分别提升42%、32%,芒果TV"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65pct [20] 内容形态 - 短剧趋势显著,13-23集体量剧集部数同比增18部,6-16小时总时长剧集增17部,悬疑剧场贡献主要短剧精品如《漂白》《棋士》《沙尘暴》 [27] - 题材细分深化,古装剧呈现权谋、仙侠等多分支,现实题材覆盖年代剧、都市剧等,悬疑赛道《漂白》开播五天刷新迷雾剧场热度纪录 [22][24]
积压剧集中清库存,能否解围长剧困局?
36氪· 2025-05-21 20:56
积压剧市场现状 - 2025年被行业称为积压剧"大赦年",多部多年未播剧集集中释放[1] - 积压剧定义:杀青后2-3年未播出即属积压剧,积压时间越长售价跌幅越大[1] - 行业存在"扑剧也好过压剧"的共识,播出至少能减少部分损失[2] - 同期释放的积压剧中《千秋令》《落花时节又逢君》招商惨淡,40集中35集无广告[2] 成功积压剧案例 - 爱奇艺《无忧渡》开播3天热度破9000,带动平台单日股价上涨7%,最终收获12个品牌投放67个广告[2][13] - 腾讯视频《折腰》成为2025年平台站内热度最快破30000剧集,播出近半即显现爆款相[4] - 成功积压剧共性:立项时即为高配置项目,主创团队实力强劲[2][4][6] - 古装剧/年代剧相比现实题材更具抗时效性优势[7] 失败积压剧案例 - 《人生若如初见》因积压导致市场环境变化,播出数据与招商不及预期(20多集仅2个品牌投放)[8][13] - 积压导致商业价值衰减:《人生若如初见》2022年首播6集有6个品牌,2025年重播同集数品牌数下降[13] 长剧行业困境 - 资金周转率极低:行业项目资金几年才流转一回,30%剧集能实现不亏损[11] - 制作成本高企:现实题材单集350-400万,古装题材450-500万[11] - 广告收入锐减:爱奇艺品牌广告收入从2018年110亿萎缩至2024年40多亿[12] - 招商模式转变:仅超头部项目能实现开播前招商,多数剧集需播出后追投[12] 观众行为变化 - 用户注意力时长缩短至47秒,50%观众看一集即弃剧[18] - 前五集弃剧率超50%,完播率仅20%-30%[19] - 观众偏好转向轻松治愈型内容,严肃题材接受度下降[20] - 老剧复兴现象显著:《甄嬛传》《知否》等经典剧集被反复观看[23] 行业应对策略 - 广告主可关注优质积压剧的"捡漏"机会,如《南烟斋笔录》《风起大漠》等待播项目[16] - 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平衡商业标准与艺术价值[23] - 平台应推进内容分级与精准营销,开发创新广告产品[24] - 四大平台春季招商会长剧数量未减,行业积极自救[24]
暑期档前哨,爱优腾似乎“打”不动了
36氪· 2025-05-15 12:06
暑期档前哨战概况 -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在同一天推出三部大剧,涵盖年代史诗、古装权谋、女频古偶等题材,暑期档前哨战正式打响 [1] - 芒果TV因剧集连续失利,暑期档前哨战主要由爱优腾主导 [1] - 2025年暑期档前哨缺乏如2024年《庆余年2》《新生》等头部大作,整体热度不及往年 [9] 平台剧集表现 爱奇艺 - 《人生若如初见》因历史题材敏感性和演员争议,经历多次撤档和删改,最终低调上线,首播市占率仅3.7%,未进云合日榜前十 [1][2][4] - 后续储备以古偶为主,包括《书卷一梦》《夜不收》等,Q3预排播的《家业》(杨紫主演)市场期待较高但存在延期风险 [12] 腾讯视频 - 《折腰》因主演宋祖儿争议一度面临播出风险,但首播即打破腾讯视频2025年站内热度纪录,云合市占率达10.9% [4] - 暑期档侧重都市情感剧,如唐嫣《独身女人》、迪丽热巴《枭起青壤》等,覆盖85花至00花演员阵容 [13] 优酷 - 《藏海传》由郑晓龙执导、肖战主演,网台联播模式面临收视分流挑战,市场关注度高但播出效果待观察 [6] - 2025年剧集表现整体低迷,仅《难哄》《蛮好的人生》数据尚可,暑期档储备包括《烽影燃梅香》《以法之名》等 [12] 行业趋势 - 长剧市场持续低迷,头部大作如《清明上河图密码》《乌云之上》表现不佳,平台加速布局短剧业务(如爱奇艺合作红果短剧、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 [10] - 平台普遍推行"长变短"策略,爱奇艺龚宇、优酷谢颖公开呼吁减少剧集集数,"拧干水分" [10] - 2025年暑期档缺乏全民爆款潜力作品,行业面临短剧冲击、观众流失等多重压力,长视频平台增长乏力 [13][14]
《折腰》空降,积压剧拯救长剧市场?
虎嗅· 2025-05-14 21:16
剧集市场现状 - 2025年Q1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 同比减少10部 呈现"项目荒"状态 [8] - 2024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仅115部 较2014年429部锐减73% [8] - 截至2025年3月17日 今年共有25部剧集开机 较2024年同期减少11部 [8] - 视频网站播出的剧集中有70%处于亏损状态 [9] - 长视频平台用户"前五集弃剧率"高达50% 整剧完播率仅20%-30% [9] 积压剧现象 - 《折腰》因主演税务风波积压 腾讯站内预约超250万 [1][4] - 《人生若如初见》曾因舆论风波延期 现与《折腰》同期上线 [2] - 行业普遍采用戏份剪辑、AI换脸、换角重拍等方式处理积压剧 [2] - AI换脸成本高昂 20集体量剧集主角换脸需2000万左右 [25] - 《霍去病传奇》因魔改史实争议积压近9年 近期终于拿证 [26] 古偶剧市场表现 - 《折腰》首播10分钟站内热度破20000 晚八点半达26000 [6] - 《国色芳华》开播当日播放量破2亿 [15] - 《雁回时》成为腾讯视频2025年首部站内热度破3万的剧集 [15] - 古偶剧从立项阶段就能吸引关注 具备开播即爆款潜力 [14] - 《折腰》原著IP热度高 首支预告B站播放量破200万 [6] 行业风险与挑战 - 劣迹艺人风险导致项目搁浅 如《青簪行》因吴亦凡事件被封存 [20] - 耽改题材2022年突然叫停 造成全行业普遍性损失 [27] - 《赴山海》因演员争议面临换脸 已签约20个衍生品授权 [23][24] - 历史题材积压剧需等待政策变化 如《人生若只如初见》搁置4年 [26] 市场趋势 - 监管部门近期对部分敏感项目实行"大赦天下"政策 [18] - 耽改剧可能在进行内容调整后获得上线机会 [29] - 短剧市场崛起进一步挤压长剧生存空间 [9] - 2024年剧集市场45%时间大盘在均值之下 缺乏高热度项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