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
搜索文档
【新华社】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极目一号”获取关键数据支撑青藏科考
新华社· 2025-09-20 17:32
试验概况与成果 - "极目一号"浮空艇在西藏鲁朗地区的大气观测试验取得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1] - 试验搭载16台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实现了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1] - 从8月进驻至9月19日,浮空艇累计完成30次升空飞行验证,精准获取关键科学数据[3] 技术应用与优势 - 浮空艇是一种填充低密度气体的系留气球,由地面缆索控制,作为空中科学试验平台[1] - 利用浮空艇在空中停留时间长的原位探测优势,试验设计了云内"心电图式"扫描[3] - 该技术可获取云生命周期中微物理特性的变化特征,以改进天气预报的模拟参数化方案[3] 科学价值与影响 - 观测获取的数据包括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3] - 为"亚洲水塔"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 - 浮空艇自2017年起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多个区域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3]
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极目一号”获取关键数据支撑青藏科考
新华社· 2025-09-20 17:01
试验概况与成果 - 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在西藏鲁朗地区成功开展“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 [1] - 试验搭载16台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 [1] - 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1] - 自8月至9月19日累计完成30次升空飞行验证,精准获取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 [1] 技术平台与应用 - 浮空艇是一种填充低密度气体、由缆索控制的空中科学试验平台 [1] - 利用其空中停留时间长的原位探测优势,试验设计了云内“心电图式”扫描以获取云生命周期微物理特性变化 [2] - 该技术旨在研究云降雨关系,改进对云降雨模拟的参数化方案,解决天气预报“不准”的核心卡点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此次试验旨在研究极端降雨事件频发背景下的云降水机理 [1] - 浮空艇自2017年起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多个区域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 [2] - 试验成果为“亚洲水塔”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数据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