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搜索文档
遥远的青铜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在楚地广袤的田野里,在约百年前的一个春天,植物在疯狂生长,草芒上闪耀着残存的雨水,昆虫在地 下掘进,鸟儿在天空歌唱,阳光刺目耀眼。有黄土翻动的地方,农人们正播下他们赖以生存的种子。洞 庭湖之南的这片山地,野蒿蓊郁,散发着浓烈的苦味,芦苇和蒲草在湖泽边柔软地摇曳,所有新鲜的叶 片都在舒展。一浪浪的土地被翻耕出来,蓝色的天空无边无际,沩水缓缓流淌,山风阵阵吹拂。 就是在这块土地上,3个姜姓农民在栽种红薯的土沟里,无意中把一件国宝青铜器给刨了出来。 一些人不相信,在楚地这个偏远的地方,竟有过青铜时代。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曾在北方做官的宁乡 人,将商代的四羊方尊运回了家乡,埋在农田里,之后便遗忘了,最后被姜氏兄弟挖出。但是,他为什 么要埋下这青铜重器,为什么不能埋深一点?这么沉重的一个珍宝为何会被遗弃?似乎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在楚地的历史中,有着灿烂的青铜时代,有着巨大的铜矿。比如在湖北随州曾出土过曾侯乙尊 盘,它被誉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极致水平。而在湖北崇阳出土 的一件商代晚期铜鼓——崇阳铜鼓,为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难道也是从外地运到那里 去的吗? 比炭河里遗址更 ...
科技考古印证二里头遗址铜矿来自晋南 青铜时代先民或已栽培本土葡萄属植物
央视网· 2025-05-29 14:59
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聚焦我国几十处遗址出土的葡萄属种子,发现从一万年前至宋金时期,古代先民持续利用本土葡萄属资源 [1] - 河南二里头遗址存在栽培本土葡萄属植物的可能,成为典型代表 [1] - 内蒙古赤峰辽上京遗址、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的葡萄属种子,分别距今约800年、3000多年、6000多年、1万年 [2] 本土葡萄属植物的利用与栽培 - 我国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至唐宋时期的众多遗址出土的葡萄属种子形状偏圆且存在短小的喙部,具备本土野生葡萄属种子的特点,未看到明显驯化痕迹 [4] - 河南二里头遗址周边发现炭化的葡萄属植株,推测二里头文化时期古代人群可能已开始栽种葡萄属植物 [4] - 汉代欧亚种葡萄传入后,本土葡萄属植物并未被完全取代,两者长期共存并被同时利用 [5] - 辽上京遗址一处普通居民区垃圾坑发现未炭化的本土葡萄属种子,证实宋金时期仍在利用 [5] 二里头遗址青铜器研究 - 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代晚期都城,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都邑性聚落 [7][9] - 二里头遗址出土100多件青铜器,奠定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式、风格和工艺传统 [9]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材质包括红铜、锡青铜、铅锡青铜、铅锡砷铜等8种类型,青铜比例逐渐提高,红铜减少,显示从早期萌芽走向成熟的过渡特征 [10] - 二里头先民使用复合陶范铸造技术,创造出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开启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篇章 [12] - 通过铅同位素分析确认山西南部中条山是二里头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地之一,证明二里头王权国家有能力获取远方矿源 [12] - 矿料从山西南部远距离运输到河南洛阳,显示东亚大陆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具备强大的管理能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