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09: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中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25项 涵盖340余种全部食品类别 包含2万余项指标 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1] - 标准体系框架 制定原则和管控对象与国际基本一致 同时突出中国膳食消费模式 产业发展和监管实际特点[1] - 2024年新发布126项标准和标准修改单 涉及危害因素限量 生产经营规范 食品产品 检验方法 营养食品和兽药残留等类别[2] 预包装食品标签新规升级 -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强制致敏物质标示 规范定量标示 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用语[3] - 营养标签在强制标示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和钠基础上 新增"饱和脂肪酸"和"糖"含量标示要求[3] - 保质期6个月以上食品可仅标示保质期和到期日 鼓励消费保存期标识以减少食品浪费[3] 数字标签创新应用推广 - 数字标签正式成为食品标签载体 实现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 解决标签信息"看不见""找不到"问题[3] -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 规范数字标签应用 鼓励多码合一和标签地址简化[4] - 2024年已有数百家企业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覆盖乳制品 肉制品 饮料 米面粮油等主要食品类别[4] 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与成效 - 食品安全标准是法律法规组成部分 成为保障安全 促进行业发展和公平贸易的重要手段[1] - 新标准既回应群众对食品安全更高期待 又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监管效能提升需求 体现科学性 严谨性和前瞻性[2] - 标准体系建设以"防风险 保安全 促发展"为目标 持续提升履职能力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