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战历史

搜索文档
听遗迹“讲述”香港抗战故事
新华社· 2025-09-01 17:01
香港抗战历史遗迹与纪念设施 - 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向祖国和盟军运送物资的重要渠道和交通动脉 1941年12月沦陷后抗日志士和民众与日军展开艰苦斗争 [1] -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港唯一成建制坚持抵抗的抗日武装力量由以香港同胞为主体的中华儿女组成 [2] - 日占期间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共有115名烈士为保卫香港献出宝贵生命 [5] 罗家大屋与沙头角抗战纪念馆 - 罗家大屋是香港新界沙头角石涌凹村的罗氏宗族祖屋日占时期成为港九大队活动基地和交通站罗家有多达11位成员投身抗日游击队 [2] - 罗家大屋于2022年9月3日改建为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是香港首个集中介绍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历史贡献的纪念馆及首个长期展示港九大队历史的国民教育基地 [3] - 馆内展览呈现东江纵队及港九大队抗战历史和罗氏家族举家抗敌事迹开馆以来已有近10万人次观众参观 [3] 龙鼓洲战斗与英雄纪念碑 - 1942年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中队长刘春祥带领6名成员在沙洲龙鼓洲海域遭日军炮艇伏击木船被击沉刘春祥等指战员和船家梁克一家五口壮烈牺牲 [4] - 2020年刘春祥等12名龙鼓洲战斗牺牲英烈被列入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4] - 2023年5月9日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在龙鼓滩揭幕是香港第三座大型抗战纪念设施 [4] 乌蛟腾村抗日事迹与纪念设施 - 大埔乌蛟腾村是港九大队重要基地很多村民参加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斗争不少村民为保障游击队安全遭日军严刑拷打村长李世藩和多名村民牺牲 [6] -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于201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7] - 港九大队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克敌制胜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指战员英勇无畏及香港民众大力支持包括提供物质支援传递情报借出住所等 [6] 其他抗战遗迹保护与教育意义 - 西贡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于2020年9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塘福村一段抵抗日寇的古围墙于2024年1月修复完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电台遗址于2024年5月设立标志牌 [8] - 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抗战遗迹被发现和保护勾勒出更丰富立体的香港抗战图景 [8] - 抗战遗迹教育年轻人明白如今生活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必须努力为香港和国家贡献力量 [8]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香港被日本侵占时起码死了10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0:27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抗战老兵后人吴军捷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战前,香港有180万到200万 人。日本投降时,人口只剩下59万。在这三年零八个月里,是香港人经历过的最为惨痛的时期。香港人 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粮食极度匮乏。可以说,在日本占领香港期间,至少有10万人死亡。(记者 刘 轩廷 陈子彦 刘懿华 制作 王芷涵 封面设计 宋晓昱) 0:00 ...
(同心抗战)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香港被日本侵占时起码死了10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9:43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抗战老兵后人吴军捷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战前,香港有180万到200万 人。日本投降时,人口只剩下59万。在这三年零八个月里,是香港人经历过的最为惨痛的时期。香港人 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粮食极度匮乏。可以说,在日本占领香港期间,至少有10万人死亡。(记者 刘 轩廷 陈子彦 刘懿华 制作 王芷涵 封面设计 宋晓昱) ...
让香港抗战史不再“消失”——刘智鹏的20年抗战史寻踪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5:12
中新网香港8月26日电 (戴梦岚 刘轩廷 李志华 温孟馨 陈子彦 孙悦刘懿华)"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可能 也会把校服一脱就去抗日。"从童年看历史连环画开始,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 刘智鹏,走上与历史研究相伴的道路。 20年来,刘智鹏带领团队通过口述史还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简称"港九大队")抗战现场,并协助将 这些记忆搬进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曾被遮蔽的香港抗战传奇,正通过这群人的努力,在香港社会重 新被听见、看见和铭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刘智鹏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 厅"专访时表示,纪念这段历史,不只是为了让香港社会记住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希望年轻一代从中汲 取精神力量,未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您长期从事香港史研究,请您谈谈自己和历史这门学科结缘的过程。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特 别关注香港抗战历史? 刘智鹏:与历史结缘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看历史连环画,慢慢就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家里也有那几 本"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就对我们国家历史非常感兴趣。直到中学又往这个方向发 展,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决定搞历史(研究) ...
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烽火长歌
新华社· 2025-08-23 20:16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抵抗仅持续18天,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里,是谁在坚持抗日?书写了怎样的英 雄史诗?如今,这段历史又是如何被悉心守护的?新华社四集微纪录片《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带你跨越时空,重温那些动人心魄的香 江传奇。 1941年12月,日寇踏过深圳河。几乎同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派出武工队秘密潜入港九。之后,这支队伍被命名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 它由香港同胞为主体的中华儿女组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港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终坚持抵抗的抗日武装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口号的感召之下,香港许多家庭举家参加抗日队伍。"香港抗日一家人"罗家是其中的代表,全家有11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抗日游击队。 0:00 配音:王帅龙 包装:李小卉、邓冰雪、李俞辉 鸣谢: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香港地方志中心、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香港薪火社团总会 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亚太总分社联合制作 位于香港沙头角的罗家大屋是罗氏家族的祖屋,见证了香港的抗战历程。日占时期,它是港九大队的活动基地及交通站,大屋附近一带是港九大 队沙头角中队和海上中队主要的活动地区,在抗日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