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体育教练

搜索文档
“15分钟运动圈”、AI当体育教练……上海让中小学生运动保质又保量
央视新闻· 2025-06-13 15:30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改革政策 - 上海市教委发布《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明确要求学生每天在校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基本达到2小时,并强调学校是落实主体责任方 [1] - 政策涵盖课程、赛事、场地、师资、保障等九个方面,旨在建立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1] - 学校需每年接受市、区两级不低于10%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体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9] 校内体育活动实施案例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通过"晨练+大课间+体育课+室内操"固定安排90分钟运动时间,小学部结合体育活动课和社团活动使每日运动时间超2小时 [6] - 该校初中和高中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两节活动课及30分钟课后锻炼,确保两小时目标 [7] -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利用地下室改造乒乓球和射击场地,楼道角落设置踢毽子空间,解决中心城区场地不足问题 [11][13] 体育场地创新解决方案 - 政策鼓励学校向"空中""地下""角落"要空间,建设"微操场""微球场",实施"上天入地""立体扩容" [10] - 市东实验学校计划暑期改造教学楼楼顶为微操场,盘活空中场地 [15] - 建立学校与周边公共体育场馆共享机制,打造"15分钟运动圈",如卢湾一中心小学与卢湾体育馆合作,学生可轮转体验8个运动项目 [10][17][19] 师资与科技赋能 - 上海近5年新增3000名体育教师,满足专职课程需求,同时推动学科教师"一岗多能"培训及兼职教师发展 [20] -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运用AI智慧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地下室建成700平方米AI交互式体育馆,结合全天候设施保障运动质量 [21][25] - AI技术用于开具运动"处方",针对性强化学生耐力或上肢力量 [20][23] 赛事与安全保障 - 上海将每月安排"乐动比赛日",完善市、区、校三级赛事体系及管理服务平台 [29] - 所有学校配备AED急救设备,建立校园运动伤害快速响应机制 [29] - 通过赛事设计实现人人参与,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并发挥体育育人价值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