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疾病管理
搜索文档
人均预期寿命将超越80岁大关!衰老终点如何改写?
第一财经· 2025-10-26 20:34
国家健康目标与人口结构变化 - 国家卫健委在“十五五”规划中提出将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3]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老龄化趋势加剧[3] - 全国已有8个省份率先突破人均预期寿命80岁大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6] 肿瘤治疗进展与慢病化管理 - 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破解老龄化及慢性疾病多发困境的关键突破口中国已成为推动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免疫时代的重要力量[7] - 通过早期筛查和多种治疗手段肝癌患者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未来肝癌可被作为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管理[8]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目前已高达71%[8] - 液体活检等新技术正加速应用于癌症早筛通过肝脏超声+甲胎蛋白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能显著提高早期肝癌发现率[9] - 全球有60%以上的肝癌病例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包括病毒性肝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酒精摄入等[13] - 未来25年若早期肝癌患者比例达60%以上患者生存率有望从目前的14%提高到60%-70%[13]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健康管理 - 人工智能技术普及正深入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检测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医生能实时监测患者生理体征数据让诊断更精准[13] - 基于AI的“泛血管健康指数”可综合评估患者临床数据影像特征及基因组信息实现精准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14] - 通过可穿戴设备与家庭医生APP联动对高血压进行数字化慢病管理可将管理覆盖率提升20%以上[14] - 诺华公司建议借助人工智能让更多人掌握健康指标让血压血糖和血脂管理成为常规健康实践的一部分[14] - 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能够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5%以上[15] 再生医学与适老化技术创新 - 干细胞凭借其独特再生与修复潜能直击衰老核心组织器官功能性衰退是实现人均预期寿命目标不可或缺的技术引擎[17] - 国务院颁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为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前沿技术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18] - 防跌倒检测护理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等先进设施已逐步进入智慧养老和康复领域延伸至家庭社区等场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压力[19] - 适老化技术研发需与企业社区家庭养老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建立精准需求采集及产品有效性测试机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