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与红外技术融合

搜索文档
电子Technology:CIOE2025前沿聚焦(3):红外技术及应用展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5 21: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红外技术民用化正迎来爆发期 核心趋势为探测器微型化 集成化 并与AI技术深度融合 推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 - 红外技术的低成本化与高性能化趋势愈发明显 非制冷探测器量产工艺成熟使民用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制冷型探测器通过技术创新拓展高端应用边界 [6] - "红外+AI+5G"的融合应用即将进入爆发期 红外技术正从传统工业检测 安防领域快速渗透至消费电子 智能家居 户外休闲等大众市场 [6][40] 企业技术成果 - 睿创微纳Turing M微型模组获"光博会创新产品奖" 以8μm技术为锚点 通过"芯-器-系统"全链条创新 重新定义红外感知边界 [2] - 睿创微纳8微米系列实现微型化与高性能双突破:Turing M模组尺寸13mm×13mm 重量5.3g 集成度行业领先;1920×1080超高清机芯实现超远距离目标识别;高帧频120Hz机芯动态响应提升50% 拖影减少70% [4] - 高德红外展现红外技术民用化与AI融合前沿突破 输出全产业链技术与场景化新品矩阵 涵盖工具型设备 夜视产品 行业解决方案及子品牌布局 [3] - 高德红外推出创新声热融合电力巡检方案 将温度异常与声学异常检测相结合 实现电力设备局放与气体泄漏精准诊断 [32] - 高德红外新子品牌GIM专注热成像智能制造 提供OEM/ODM个性化定制服务 年产能超过150万单位 [35] - 海康微影实现从12μm探测器到多场景机芯全链条覆盖 双光融合算法与云端数据分析平台结合 [37] - 夜视研究院集团红外高光谱气体探测设备融合航天级技术 碲镉汞短波高光谱探测器曾应用于"天仪29星"遥感任务 [38] - 大立科技车载红外热成像系统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探测距离达300米以上 [39] 应用场景赋能 - 睿创微纳AI赋能五大场景:工业安全领域RG630手持气体成像仪可视化监测30种以上气体泄漏 误报率低于0.5%;视觉安防领域机场全景雷达误报率<0.1次/天 森林防火系统覆盖西南3省超100万亩林区;户外探索装备成为极地科考指定装备;车规级红外系统夜间行人识别距离提升至200m 已配套3家头部车企ADAS方案;智能防爆轮式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化工厂高危区域巡检 [4][26][27][28][29][30] - 高德红外车规级红外感知方案通过AEC-Q100/104双认证 恶劣环境下行人识别准确率超96% [36] - 光通信与红外技术跨界创新:光迅科技通感一体化产品 华工正源3.2T CPO光引擎为红外图像高速传输与智能分析提供底层支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