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n Programming
搜索文档
老牌开源项目硬塞AI代码,核心贡献者“暴走”分叉、怒怼创始人:“祝你玩得开心,一个人慢慢敲代码吧”
36氪· 2025-10-21 15:23
事件概述 - GZDoom开源社区因创始人直接引入AI生成代码并采用独断管理方式而引发严重内讧,导致核心贡献者离开并创建新分支项目UZDoom [1][5][6] 项目背景 - GZDoom是1998年推出的ZDoom项目的衍生版本,旨在为经典游戏《Doom》提供现代化功能 [3] - 项目由开发者Christoph Oelckers于2005年创建,关键改进是加入了OpenGL硬件加速渲染,支持动态光照、阴影等现代图形效果 [4] - GZDoom已成为Doom模组开发的主流平台,许多知名现代化项目基于其构建 [4] 争议核心:AI代码引入 - 创始人Graf Zahl在修改代码时留下注释,明确承认使用了ChatGPT来生成检测Linux深色模式的代码 [7] - 社区开发者the-phinet指出该段AI代码未经测试、无法编译,且来源可能涉及版权问题,无法确认是否符合GPL开源协议 [7] - 创始人回应称代码通过了CI测试可以编译,并认为使用AI写样板代码是普遍现象,能减少十倍工作量 [7] 管理方式冲突 - 创始人承认第一个提交失败是意外,本意是先推到测试分支但错误地直接推送到了master分支 [9] - 社区成员批评创始人日常喜欢"独裁",将开源项目变成个人项目,经常直接推送未经测试的代码到主分支 [1][11] - 创始人对此的回应是"如果你们这么不满,那就随便fork项目好了" [12] 社区分裂后果 - 核心贡献者团队决定分叉项目创建UZDoom,旨在建立更加透明、多人协作的开发模式 [14][15] - 新项目要求所有代码必须通过Pull Request提交并经过多人审查,禁止直接向主分支提交代码 [15] - UZDoom初期将与GZDoom完全兼容,但随着新功能增加,未来可能无法在GZDoom上运行 [14] 行业影响与观点 - 创始人认为AI工具太有用不可能被完全放弃,预计AI金融泡沫会在未来两年破裂,但工具将沿着更合理方向重新定位 [10] - 开发者Cacodemon345表示绝不会使用AI生成的糟糕代码,认为处理AI辅助的PR体验非常糟糕 [9] - 社区开发者批评创始人消失一年后回来推倒重来,用AI解决本可轻松搜索的问题 [17]
Stripe x Cursor,硅谷两代“金童”对谈: 未来5年IDE里将不再是代码
海外独角兽· 2025-09-18 2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对谈探讨了AI对编程未来的深远影响,认为真正的AI IDE将超越文本编辑器,使开发更侧重于描述需求而非编写具体代码 [11][15][16] - AI的重要价值在于降低大规模代码库的修改成本,其能力可通过代码库的"重量"来衡量,持续重构与美化是关键应用 [3][18][19] - 创业公司的早期技术选型具有长期锁定效应,正确的API和数据模型设计能产生持久的商业影响,Stripe的V2 API重写计划体现了"能统一尽量统一"的理念 [23][25][30][31] Patrick的早期技术实践 - 早期技术探索始于Lisp和Smalltalk,欣赏其完全交互式环境和强大的调试能力,允许在请求处理过程中直接修改代码并恢复执行 [6][7][8] - 首个AI项目是使用Lisp编写的、基于贝叶斯模型的next-word predictor,训练数据来自MSN对话记录,曾在无戒备场景下通过图灵测试 [9][10] - 认为许多被低估的编程语言思想正通过Web Inspector等渠道影响主流,并强调开发环境应超越纯文本编辑器,实现运行时、编辑和代码执行的深度集成 [11][12] 5年后的Cursor形态与AI应用 - 日常将AI用于解答事实性、经验性问题及代码写作,但对AI的写作输出不满意,认为其风格平庸且与个人风格不合 [13] - 未来AI与开发者的互动将更类似编译器或解释器技术的进化,编程语言会走向更高抽象层级,更注重表达"要什么"而非"怎么做" [15][16] - 关注AI在降低代码库重量方面的潜力,设想AI能像夜间清道夫一样自动进行代码优化与重构,提升架构质量 [18][19] - 对Cursor的建议包括深度集成运行时特性与性能剖析信息、强化AI驱动的重构与美化能力、以及提升软件的工艺与美学以避免平庸产物的泛滥 [19] Stripe的技术理念与基础设施 - 早期技术选型如Ruby和MongoDB对公司产生深远影响,为达到金融级可靠性,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最终实现99.99986%的API可用性 [26][27] - 认为API和数据模型设计至关重要,会塑造组织结构并影响商业成功,iOS生态的成功被视为正确API设计带来巨大商业影响的案例 [23][25] - 技术选型过程并非总是正式流程,MongoDB的选择源于创始人对SQL的"天然排斥"和追求灵活性,最终成为公司技术栈的定海神针 [28][29] Stripe的V2 API重写计划 - 首次公开V2 API重写计划,核心是统一数据模型以减少特例,将终端客户、子账户等实体统一到同一种表示下,提升效率与一致性 [30][31] - 升级挑战在于确保新API与既有系统全面互操作,需构建转译层并与客户制定可行升级路径,复杂度类似芯片指令集迁移 [31] - 验证设计需由首席API设计师全局负责,并尽早向客户演示获取反馈,通过亲手编写真实集成来感受易用性并防止过度工程化 [32][33] 对生物学的编程展望 - 指出人类从未治愈过复杂疾病,并认为过去受限于实验与认知技术,如今生物学正迎来"读-想-写"的新工具闭环 [20][21][22] - 新工具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进步、以及CRISPR等基因编辑手段,使在单细胞层面实现完整的研究闭环成为可能 [21][22] - 这种系统化范式有望攻克复杂疾病,其潜力令人充满希望 [22]
深度|GitHub CEO :真正的变革不是程序员被AI取代,而是写代码的起点、过程与目的正在被AI重构
Z Finance· 2025-06-15 10:05
核心观点 - AI正在重构软件开发的起点、过程与目的,从代码自动补全到多模型Agent协作,开发者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系统指挥者[1][2] - GitHub Copilot将正式开源,延续VS Code的开源策略,推动开发者生态创新[2][17] - 未来软件架构将融合确定性代码与非确定性生成,开发者需在自然语言抽象与代码实现层间切换[24][25] - Agent系统将形成互联生态,个人Agent与工作Agent分工协作,改变知识工作范式[40][42] 技术演进路径 - 2020年GPT-3/Codex首次实现无编译器支持的语法完美代码生成,颠覆传统编程认知[1][5] - Copilot预览版数据显示AI生成代码占比达25%(Python更高),用户净推荐值72分(-102-100范围)[5][6] - 从Tab补全(延续20年IDE传统)到"氛围编程",AI缩短"想法→实现"周期,保持开发者心流状态[7][10][32] - 多模型协作成为趋势,代码补全用低延迟模型,Agent任务用强工具调用模型[16][22] 开发者角色转变 - 工程师核心能力转向验证Agent输出,确保符合业务目标与安全要求[13][31] - 编程教育仍需重视系统思维培养,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成为现代通识教育[11][12] - 开发者需掌握"技艺进化"能力,20年前全栈工程师概念不存在,未来需持续适应AI工具[14][15] - "匠心"不会被取代,但可委托Agent处理测试、修Bug等繁琐工作,专注创意实现[33] 行业生态影响 - VS Code十年更新超100版本,Copilot开源将激发IDE插件、代码迁移工具等衍生创新[17][22] - 允许"自带密钥"连接第三方模型(如OpenAI/Olama),推动多模型协作生态[22] - 技术债务转化市场显现,COBOL→Java等遗留系统迁移需求催生新商业机会[22] - 零代码门槛降低催生新型开发者,但复杂系统架构能力仍为专业壁垒[35][36] 未来趋势预测 - 操作系统内核持续存在,但用户界面将Agent化,如Jarvis式智能助手[26][27] - 实时生成的一次性应用兴起,解决特定需求后自动销毁,降低软件维护成本[27][28] - Agent间通信协议标准化,形成跨设备/场景的智能体网络[39][40] - 软件工程领域出现"杰文斯悖论"——效率提升刺激更多需求产生[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