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TV advertising
icon
搜索文档
TikTok切入YouTube的客厅腹地,我有四个猜想
虎嗅· 2025-07-04 08:41
TikTok进军CTV市场的战略布局 - TikTok正在开发SmartTV专版,计划最快在三星、Roku、FireTV等主流系统上线[1] - TikTok全球产品负责人明确表示客厅是下一条预算战线,公司正从社交平台向全视频平台转型[2] - TikTok此举被视为直接挑战YouTube在CTV领域的市场地位[3] CTV广告市场现状 - 2024年美国有1.5亿人在客厅大屏上刷YouTube,YouTube已占据美国近四分之一的CTV广告预算[4] - 美国广告主在YouTube CTV端的营销预算(43%)首次反超移动端(42%),一年前这两个数字还是24% vs 51%[5] - 广告费正从移动端和传统线性电视大规模涌向CTV联网电视[8] TikTok的CTV市场进入策略 价格战策略 - TikTok TV版可能采用低价策略切入市场,再视效果抬价[11] - 2025年美国CTV广告投放预计增长16.8%至334.8亿美元,品牌端已有56%计划继续追加预算[15] - YouTube TV的常规CPM在20-25美元,而TikTok可能将CTV广告定价压在20美元区间内[18][20] 预装市场策略 - TikTok可能采用广告分成方式进入预装市场,而非一次性补贴[29] - 参考NBC环球与Roku的Peacock协议案例,广告分成机制能有效降低OEM的决策成本[30][31] - 印度反垄断裁定可能松动YouTube的预装优势,为TikTok创造机会[35] 内容策略 - TikTok短期内不会高价买版权,而是采用"轻量化授权+短视频变现"的路径[39] - TikTok已获得2025年世俱杯版权,并与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续约至2028年[39] - 可能沿用YouTube Movies早期策略,允许内容提供方上传完整版并拆成短片形式[41] 数据测量策略 - TikTok宣布与Nielsen ONE深度合作,提供跨媒体统一投放报告[48] - 广告科技公司iSpot数据显示TikTok广告有58%的独立观众未被线性电视触达[49] - 通过第三方测量数据验证投放价值,为后续提价创造空间[50][51] CTV广告的优势 - 智能电视与家庭地址、设备ID绑定,能精确知道广告送达对象[16] - 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或"立即购买"按钮减少跳转步骤[16] - 电视内置系统能记录广告出现时间、频道和观看次数,便于效果追踪[16]
Viant(DSP)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7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2%,超指引上限4% [40] - 第一季度贡献毛利(扣除TAC)4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5%,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长超20% [40]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540万美元,同比增长76%,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超30% [8] - 第一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280万美元,较上年的130万美元增长109%;非GAAP基本每股收益为0.04美元,上年同期为0.02美元 [45] -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为7700 - 800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9%;贡献毛利(扣除TAC)指引为4750 - 495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70%;非GAAP运营费用指引为3700 - 380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7%且环比基本持平;调整后EBITDA指引为1050 - 115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5% [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CTV是本季度营收增长的最强驱动力,第一季度平台总支出超45%分配给CTV,创CTV支出占比新高;CTV支出在第一季度达到历史同期最高 [12][42] - 新兴数字渠道(包括CTV、流媒体音频和数字户外)支出在第一季度占平台总支出的54%,创历史新高;视频(包括CTV)支出在本季度占平台总支出的62% [43] - 本季度与Household ID相关的广告支出同比飙升33%,Household ID可覆盖约80%的可投标广告库存 [16] - 自2024年11月收购Iris以来,Iris ID在所有可用CTV投标请求中的覆盖率翻了一番多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4月,平台广告支出强劲,关税对其影响不大;第一季度各月营收和贡献毛利(扣除TAC)的同比增长率均有所提高,3月表现最强;4月持续两位数增长 [8] - 行业约80%的数字广告支出基于最后点击归因,即消费者购买前展示的最后一个广告获得全部功劳 [1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点为CTV、可寻址性和Viant AI,致力于成为CTV广告的首要需求方平台(DSP),加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12][13] - 公司认为CTV将成为每个广告商营销策略的基石,其他数字渠道起补充作用;广告商正从最后点击归因策略转向基于增量提升的广告支出分配 [14][15] - 公司的可寻址性解决方案Household ID和Iris ID受到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青睐,有助于吸引新客户 [16][17] - 公司的Viant AI产品套件已推出两个阶段,预计今年完成后两个阶段;AI投标已实现平台85%的广告支出自动化,相关贡献毛利(扣除TAC)同比增长75% [18][19] - 行业中,谷歌在广告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若其相关资产剥离,可能为公司带来机会;亚马逊在零售媒体领域取得份额,但对开放互联网DSP威胁不大 [23][35][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影响,但公司认为广告商已变得更具弹性,大部分支出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长期增长前景不变 [9][49]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多元化,对高风险垂直领域的敞口有限,战略与长期增长渠道一致,有能力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中表现优于行业和同行 [10] -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CTV、可寻址性和AI将推动长期增长,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自2024年5月启动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以来,已向股东返还4650万美元,回购350万股,平均价格为13.12美元;今日宣布将股票回购授权增加5000万美元 [47][48] - 公司第一季度末拥有1.74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1.99亿美元正营运资金,无债务,并可使用7500万美元未提取信贷额度 [4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客户的反馈以及CTV如何降低支出风险 - 公司表示CTV增长强劲,直接访问计划消除中间费用,Household ID的规模为营销人员带来红利,推动CTV支出占比达45%;受关税影响的广告商不到10家,主要在消费品和零售领域,他们将部分支出推迟到下半年;营销人员正在进行情景规划,有望在下半年实现良好表现 [53][55][58] 问题2: 说服广告商从搜索和社交转移支出的过程及关键要点 - 公司通过教育客户了解消费者旅程和增量提升测量,让他们认识到CTV的增量提升效果优于搜索和社交;超过一半的客户使用增量提升来决定广告支出方向,公司平台上CTV支出占比达45%,高于竞争对手 [63][66] 问题3: 广告商将支出推迟到下半年的信心来源以及公司Household ID与谷歌的差异 - 公司表示平台类似订单录入系统,广告商虽将部分投资从第二季度移出,但会进行替换,因此对支出在下半年实现有信心;公司的Household ID基于物理地址,与谷歌基于IP地址的方案不同 [74][76][78] 问题4: 4月数据与第二季度指引的关系以及新客户对话量对营收增长的贡献 - 4月增长数据在14% - 19%的指引范围内,通常业务会逐月增长,但部分广告商将资金从第二季度转移到下半年,使5月和6月的增长率有所降低;公司新客户管道强劲,看好下半年新客户带来的业务增长,主要来自CTV主导地位、Iris ID的采用和Viant AI的应用 [89][91][95] 问题5: 2025年下半年非GAAP运营费用的驱动因素 - 公司预计全年非GAAP运营费用增长17%,其中约500个基点与收购有关 [99][100] 问题6: 三个垂直领域(汽车、零售、公共服务)的情况以及直接访问计划的扩展和经济差异 - 公司在汽车和零售领域的敞口较小,受关税影响不大;公共服务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的直接访问计划不收取费用,虽不直接增加收入,但可提高营销效率,吸引更多支出;公司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合作,扩大Household ID和Iris ID的规模 [103][105][107] 问题7: 增量提升是否为宏观主题的证据 - 公司认为增量提升是行业趋势,目前大部分数字广告支出基于最后点击归因,但营销组织逐渐认识到电视等渠道的增量提升效果;Meta开源增量提升模型,未来将有更多研究证明这一趋势 [115][116][120] 问题8: 公司此前关于营收增长快于费用增长和EBITDA利润率扩张的预期是否仍然成立 - 公司表示全年仍预期营收增长快于费用增长,EBITDA利润率将扩大,本季度因部分资金从第二季度转移到下半年,两者大致持平 [121] 问题9: 谷歌不拆分但做出让步是否对公司有帮助 - 公司认为谷歌是一个整体运作的机器,不拆分则无法阻止其控制互联网流量和市场;拆分是解决其垄断问题的唯一办法 [123][124][126] 问题10: 部分需求推迟到下半年对第二季度指引的影响、受影响客户类型和渠道 - 公司表示这导致预期营收和贡献毛利(扣除TAC)减少约3% - 4%,相当于增长率降低4% - 5%;受影响的是约5家中等规模客户,各渠道受影响程度与正常业务组合一致 [130][131][132] 问题11: 其他规模DSP进入中低端市场竞争时公司的防御能力 - 公司认为亚马逊的数据优势主要在零售领域,在其他垂直领域价值不大;公司在中低端市场已与大型公司竞争并赢得份额,亚马逊在真正的DSP自助服务领域参与度较低 [134][136][140] 问题12: 公司与大型机构的对话情况以及向上拓展市场的空间 - 公司表示正在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因其定价更高效,不收取不必要费用,且采用基于价值的定价机制;竞争对手的增量费用和自动加入特定解决方案的问题引发客户不满,公司避免此类问题 [146][148][151] 问题13: 公司与Trade Desk在价格上的比较 - 公司认为在相同内容、受众和指标下,公司在价格上更具优势;公司的客户群体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对广告技术成本更为敏感;Trade Desk等大型平台因国际运营成本高,导致收费率较高 [154][155][160]
Viant(DSP)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7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2%,超出指引上限4% [36] - 第一季度贡献毛利(扣除TAC)4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5%,同样超出指引上限,实现连续七个季度20%以上增长 [36] - 过去十二个月至第一季度,贡献毛利超100万美元的客户数量增长37%,前100大客户的贡献毛利同比增长24% [37] - 过去一年新增的前30大客户,平均贡献毛利超78万美元,是去年同期新客户的三倍多 [37]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3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持平;剔除收购影响,有机非GAAP运营费用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 [39]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540万美元,超出指引上限超27%,同比增长76%;调整后EBITDA占贡献毛利的比例为13%,较上年扩大360个基点 [40] - 第一季度非GAAP净利润为280万美元,较上年的130万美元增长109%;非GAAP基本每股收益为0.04美元,上年同期为0.02美元 [41] - 截至季度末,公司拥有1.74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9亿美元正营运资金,无债务,并可使用7500万美元未提取信贷额度 [41] -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为7700 - 800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9%;贡献毛利指引为4750 - 495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70%;非GAAP运营费用指引为3700 - 380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7%,环比基本持平;调整后EBITDA指引为1050 - 1150万美元,中点同比增长15% [4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CTV业务是第一季度营收增长的最强驱动力,平台总支出的45%以上分配给CTV,创历史最高CTV占比;CTV支出在第一季度达到历史新高 [11][38] - 超过55%的CTV支出通过公司的直接接入优质出版商进行,该模式可显著降低供应方费用 [11] - 与家庭ID相关的广告支出本季度同比飙升33%,家庭ID可在约80%的可投标广告库存中使用 [14] - 自2024年11月收购Iris以来,Iris ID在所有可用CTV投标请求中的覆盖率增加了一倍多;使用Iris ID的广告活动在品牌好感度、广告回忆率、品牌知名度和考虑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15][16] - 不到两年时间,AI竞价已实现平台85%的广告支出自动化,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80%有所提升;AI竞价产生的贡献毛利同比增长75%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4月,公司平台上的广告支出表现强劲,近期关税公告对其影响不大;第一季度各月营收和贡献毛利的同比增长率均有所提高,3月表现最为强劲;4月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2024年,CTV、流媒体音频和数字户外这三个数字渠道占公司平台总广告支出的比例超过50%,高于2023年的43%和2022年的40%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成为CTV广告领域的领先需求方平台(DSP),并通过直接接入计划、家庭ID和Iris ID等解决方案巩固其在该领域的地位 [11] - 公司认为CTV将成为每个广告商营销策略的基石,其他数字渠道将起到补充作用;随着广告商越来越多地转向增量提升测量,CTV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搜索、社交和其他展示广告形式将面临压力 [12][28]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透明和客观的归因、简化的DSP界面以及Viant AI等解决方案,吸引数据驱动型广告商从搜索和社交平台转移广告支出 [29][30] - 公司认为亚马逊在开放互联网DSP领域对其威胁较小,因为亚马逊存在利益冲突和缺乏客观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零售媒体领域 [32][33] - 近期地方法院裁定谷歌在广告技术领域存在垄断行为,若谷歌相关资产剥离,可能为公司提供接触YouTube广告库存的机会,并改善公司的竞争地位 [20][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近期关税公告导致少数广告商推迟了原计划在第二季度的广告活动,但公司认为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大部分支出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 [7][45] - 公司对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其在CTV、可寻址性和Viant AI等领域的战略投资将推动业务持续增长 [20][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自2024年5月启动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以来,已向股东返还4650万美元,回购了350万股,平均价格为13.12美元;目前已宣布将股票回购授权增加5000万美元 [43][4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目前从客户那里听到的情况以及CTV业务如何抵御支出下行风险 - 公司表示CTV业务增长强劲,直接接入计划和家庭ID的规模为营销人员带来了显著价值,推动了CTV支出占比达到45% [49][50] - 受关税影响的广告商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部分零售行业,他们将部分投资推迟到下半年;市场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营销人员正在进行情景规划,预计下半年情况将好转 [53][57] 问题2: 说服广告商从搜索和社交平台转移支出的过程以及关键要点 - 这主要是一个教育过程,包括向广告商解释消费者旅程、分析各渠道的影响,并通过第三方测量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说明 [58] - 随着流媒体电视的发展,公司能够更好地连接消费者的购买路径,让广告商了解CTV在增量提升方面的优势;公司平台已成为客户首选的测量和实验平台,超过一半的客户使用增量提升来决定广告支出方向 [59][60] 问题3: 对推迟到下半年的广告支出的信心以及家庭ID与谷歌相关产品的差异 - 公司对下半年的广告支出充满信心,因为这些支出已在平台上进行了安排和替换 [69] - 家庭ID基于物理地址,而谷歌启用的IP地址是数字标识符;谷歌虽然表示将使用IP地址,但并未将其通过AdX传递,且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70][71][73] 问题4: 4月业务情况与第二季度指引的对比以及新客户对话量的趋势和对营收增长的贡献 - 4月业务增长在指引范围内,但由于少数广告商将资金从第二季度转移到下半年,5月和6月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82][83] - 公司新客户管道强劲,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新业务,主要得益于CTV业务的主导地位、Iris ID的应用以及Vyan AI的推广 [85][87][88] 问题5: 2025年下半年非GAAP运营费用的驱动因素 - 全年非GAAP运营费用预计增长17%,其中包括与收购相关的约500个基点 [91] 问题6: 汽车、零售和公共部门垂直领域的情况以及直接接入计划的扩展和经济差异 - 公司在汽车和零售领域的业务占比较低,受关税影响较小;公共服务领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95][97] - 公司不收取直接接入计划的费用,但通过提高营销效率,有望促使客户增加支出;公司将继续与迪士尼、派拉蒙等合作伙伴合作,扩大直接接入计划的规模,并提升家庭ID和Iris ID的覆盖率 [98][101] 问题7: 增量提升是否为宏观主题以及公司对收入和费用增长的预期 - 增量提升是行业趋势,目前大部分数字广告支出仍基于最后点击归因,但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开始关注增量提升测量;Meta开源其增量模型就是一个例证 [107][111] - 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快于费用增长,EBITDA利润率将有所扩大 [112] 问题8: 谷歌不进行拆分但做出让步是否对公司有帮助 - 公司认为,除非谷歌进行拆分,否则其垄断地位难以改变,这些让步对公司没有实质性帮助 [114][117] 问题9: 第二季度指引中需求推迟的影响以及受影响的客户类型和渠道 - 需求推迟对第二季度收入和贡献毛利的影响约为3 - 4%,导致增长率下降4 - 5% [121] - 受影响的客户为中等规模客户,各渠道受影响程度与公司通常的业务组合基本一致 [122][123] 问题10: 面对亚马逊等规模较大的DSP进入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公司的防御能力 - 亚马逊的数据集在零售领域具有优势,但在其他垂直领域价值有限;公司在中低端市场已经与谷歌、Trade Desk等大型公司竞争并取得了市场份额 [128][130][132] 问题11: 与大型广告公司的对话情况以及在当前环境下向上游市场拓展的空间 - 公司正在向中高端市场拓展,通过不收取直接接入费用等方式提供更高效的定价,与大型DSP相比具有优势 [138][140][141] - 竞争对手Trade Desk的增量费用和自动加入OpenPath SSP解决方案引发了客户不满,公司则尽量避免收取过多增量费用,提供更透明的定价 [142][143] 问题12: 与Trade Desk在价格上的比较 - 公司在与Trade Desk的直接竞争中通常具有价格优势,因为公司的客户更注重数据驱动和增量广告支出回报,对广告技术费用更为敏感 [145][147][148] - 大型DSP需要承担国际运营的高额成本,导致其收费较高,而公司专注于美国国内广告商,在业务模式上具有运营杠杆优势 [14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