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nsumption Transition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中国峰会-消费转型的关键时刻
摩根· 2025-05-28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消费/互联网行业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可能正处于消费转型的临界点,政策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将加大,原因包括中美地缘政治、全球地缘政治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利益 [3] - 建议买入消费/互联网行业股票,关注互联网和领先品牌,若中国积极支持消费,可能带来债务增速放缓、通缩压力缓解、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改善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等影响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峰会情况 - 今年峰会情绪相对乐观,工业创新、供应侧韧性和新兴人工智能领导力带来了信心 [2] - 峰会讨论主要围绕中国制造业/科技价值链的提升,但投资者应关注消费领域,目前消费转型未被充分定价 [3] 政策支持消费的原因 - **中美地缘政治**:低消费率是贸易失衡的“根源”之一,中国消费占GDP的40%,储蓄率超30%,提升消费是中美当前谈判的关键部分,地缘政治压力促使政策推动消费 [4][5] - **全球地缘政治**:中国经济规模大,溢出效应显著,若不提升内需,其他国家可能提高贸易壁垒,美英贸易协议显示对中国制造业主导地位的关注 [9] - **中国自身经济利益**:提升需求自给自足可增强经济韧性,消费应成为中国下一轮增长的核心,提升国内消费是应对制造业过剩的有吸引力的政策选择 [13] 投资建议 - 买入消费/互联网行业,这些行业估值有吸引力,EPS趋势向好但市场定价不足,若政策支持,EPS增长和市盈率倍数有望从低于10年平均水平20%以上的起点重新估值 [16] - 关注互联网(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和领先品牌(安踏、华润啤酒、百胜和金沙),摩根大通策略师Wendy Liu的首选名单超配互联网和消费股 [16] 支持消费的更广泛影响 - 中国债务增速放缓,国有企业和政府无需借贷投资过剩储蓄 [16] - 通缩压力缓解,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供需平衡改善 [16] - 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改善,风险溢价降低 [16] - 债券收益率得到支持,过剩储蓄减少,长期通胀预期上升 [16]
摩根大通|中国峰会正处于消费转型的临界点?
摩根大通· 2025-05-25 08:50
峰会情况 - 今年峰会情绪相对乐观,产业创新、供应侧韧性和新兴AI领导力带来信心回归[1] - 峰会讨论多围绕中国制造业/科技价值链提升,创新成果源于“中国制造2025”政策推动[2] 消费转型原因 - 中美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低消费率(占GDP 40%)和高储蓄率(>30%)导致贸易失衡,提升消费是中美谈判关键部分[3] - 其他国家地缘政治方面,中国经济溢出效应大,若不提升内需平衡供需,多国可能提高贸易壁垒,美英贸易协定有相关隐涉条款[7][8] - 国内经济利益方面,提升内需可增强经济韧性,解决需求不足、通缩和企业盈利弱问题,是政策优先事项[11] 投资建议 - 建议买入消费/互联网板块,这些板块估值有吸引力,EPS趋势向好但市场定价不足,若政策支持,EPS增长和市盈率倍数将从低于10年平均超20%的水平重新估值[16] 广泛影响 - 若中国积极支持消费,可能减缓债务积累、缓解通缩压力、改善全球地缘政治关系、支撑债券收益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