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Carbon Goal

搜索文档
Founder Group Signs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GCL System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o Cooperate on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Valued at up to USD $220 Million
Globenewswire· 2025-06-17 20:30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our collaboration with GCL System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n future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Leveraging GCL's strong global reputation and expertise in manufacturing and supply of solar PV modules and storage will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cooperation to advance our capabilities to support Malaysia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renewable energy goals and promote a greener environment for our customers. Additionally, we anticipate significant revenue opportunities as we work to ...
以“海口样板”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解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椰城实践
海南日报· 2025-06-05 08:59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椰风海韵……海口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不仅是一张靓丽的生态名 片,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打造绿色低碳生态 之城,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建设注入绿色基因。 在第54个"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海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2024年,海口市环 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 和一氧化碳等四项指标连续10年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水质达标率,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考核达标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地表水省 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率为100%,主要入海污染源达标率为100%;铺前湾 (海口段)、澄迈湾(海口段)获评2024年度海南省美丽海湾,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域省级美丽海湾的地 市。 科技赋能|从"人海战术"到"数字智治"的升级 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智慧+生态环境治理"新 ...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速推进 ——挥毫泼“绿”,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8
心系"国之大者",湖江共治绣新卷 眼下,正处于太湖安全度夏的关键时期,湖西区一派繁忙景象。控藻船、运输船频繁往来,见藻就 捞;新建的藻水分离站"大展身手",离心机高速旋转;空中,无人机沿湖岸线巡飞,实时分析藻情…… 为全力迎战蓝藻高峰季,一场治太立体战已经吹响号角。 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江苏纵深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久久为功,推动这一"标志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1月12日,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2024年, 太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到"优秀"等级,流域 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 初夏,草木葳蕤,鹭鸟翩跹,江苏大地生机盎然,"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已成生活日常,生态环境 持续向好。 2024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长三角最好,是唯一"双改善"省份;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达到优 级,再创新高,国考断面优Ⅲ比例同比改善0.9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继续稳定在Ⅱ类,太湖 平均水质达Ⅲ类,达到良好湖泊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 ...
6.9万亿!刚刚,又一个彻底引爆中国经济的行业出现了
前瞻网· 2025-05-13 09:41
全球500强在华投资趋势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始终是跨国资本布局的核心阵地,2025年是全球经济周期切换和中国"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 [1] -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呈波动状态:2019年因贸易冲突下滑,2021年因中国制造业韧性回升至高点,2024年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再次回落 [1] - 投资逻辑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映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和新质生产力重塑效应 [2] 行业投资格局演变 芯片半导体 - 2020-2023年蝉联榜首,2024年重回第一,反映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成效 [3] - 投资环节分布:设计环节占比34%-43%,材料20%,设备25%,制造12%,封测6%-7.5% [6] - 投资主体演变:2018年以金融/工业/车企为主,2021年外资涌入,2023年后以中资银行和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主导 [8] 新能源与汽车产业 - 新能源行业从2019年第5飙升至2023年榜首,2024年稳居第二,印证"双碳"目标下绿色生产力爆发 [3] - 汽车产业借新能源革命稳居前列,新能源汽车带动钢铁矿产企业成为主要投资者 [10] - AI在汽车产业应用占比:上游芯片23.3%,中游技术层31%,下游应用层45.8% [4] AI与高端制造 - AI连续5年稳居前五,机器人2024年首次入榜,体现"中国智造"升级趋势 [4] - 高端装备、新材料排名上升,反映产业链"补短板"加速 [4] 航空航天产业崛起 - 投资增速达32%,远超其他行业最高10%的水平,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13] - 大飞机产业突破:C919交付量2024年达12架(同比增4倍),C929进入精细化设计,C939启动预研 [15] - 商业航天爆发:2025年至少10款新型火箭首发,可回收火箭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9万亿元(CAGR 20%) [17][20] 投资主体特征 - Top15投资者以中资银行为主,中信集团2023-2024年蝉联第一,互联网科技企业(联想/小米/腾讯)参与度高 [9] - 投资阶段集中在A-C轮,单项目金额较高,体现长期战略布局特征 [25] - 跨国公司如西门子/高通/三星积极布局,但中资企业主导趋势明显 [24] 未来展望 - 投资逻辑从市场扩张转向技术协同与全产业链生态共建,受内外双轮驱动 [25] - 核心赛道聚焦芯片/AI/汽车,航空航天成为新增长极,2030年航空制造营收预计超1.1万亿元(CAGR 13%) [15][17]
五一期间江苏高速公路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扬子晚报网· 2025-05-06 21:51
5月6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五一期间江苏高速公路充电量达538.78万千瓦时,同比 增长19.74%,创历史新高,并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绿电全供应。 五一期间,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日均服务充电车辆4.5万台次,单日充电高峰在5月1日、达121.6万千瓦 时,同比增长17.58%,凸显五一假期绿色出行需求旺盛。节日期间,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运营的3540 座充电站全部使用绿电供应,覆盖高速、景区、城市公共站点等全场景,累计消纳绿电达1485.23万千 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29万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为保障假期绿色出行畅通,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高速服务区部署26辆移动充电车等移动设备,提供现场 应急服务4004次,总充电量达8.4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2.18%,重点服务车流量较大的京沪高速、沈海 高速沿线服务区,缓解五一期间高速服务区"充电潮汐"现象。为缓解充电排队压力,国网江苏电力还推 出了分层优惠策略,发放大额充电补贴券,进一步引导用户参与新能源消纳。五一期间,共计8.16万笔 充电订单参与充电补贴优惠,为新能源车主节省38.35万元。 节日期间,国网江苏电力共有1168人次充 ...
球冠电缆(83468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14 21:15
公司未来规划 - 专注电线电缆主业,巩固中低压线缆,做精特种电缆,形成超高压电缆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产销规模,降本增效,向行业第一梯队靠拢 [5] - 加强研发创新,聚焦高压及特种电缆领域,推动企业向科技驱动型转化,拓展新能源电缆等专业化新产品 [5] -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布局新一代电缆研究开发,介入电缆安装业务,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开拓海外市场 [5] 市值管理 - 股价波动受多种市场因素影响,公司将提高经营水平,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6] - 2025 年 3 月 27 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将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内在价值、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提升市值 [6][7] 财务状况 - 2024 年、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5.85 亿元、29.83 亿元,同比增长 20.19%;净利润分别为 1.33 亿元、1.23 亿元,同比增长 8.43% [8] - 2024 年末合同负债 4,057 万元,占总资产 1.66%,同比增长 187.93%,因合同签约增长,预收账款增加 [8] 行业前景 - 经济高质量增长及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为线缆产业提供支持,“十四五”期间电网总投资 2.9 万亿元,较“十三五”高出 13%,2025 年国家电网投资超 6,500 亿 [10] - 规模化发展及行业整合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转向质量、服务、品牌竞争,企业向专业化、综合化发展 [11] -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电缆行业科技创新及绿色发展,为特种电缆发展提供机遇 [11] 产品应用与研发 -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及国内外重大工程 [12] - 有海洋装备用电缆和核电电缆技术储备,继续开展研发,暂无相关产品直接销售业务 [12] - 充电桩电缆研发项目处于小批量试生产状态,根据市场拓展状况规划产能 [15] 产能与业务增长 - 目前产线产能综合利用率达 85%以上,持续进行产线更新、扩能改造 [13] - 2024 年度高压电缆收入增幅约 28%,持续推进高压产线及装备升级、扩能改造,有望继续增长 [19] 风险应对 - 铜占主营业务成本 80%以上,通过以销定产、远期采购合约、套期保值、建立安全库存等应对铜价波动 [16] 其他信息 - 2025 年 3 月 28 日披露分红预案 [9] - 目前订单充足,经营正常,一季度业绩关注定期报告 [17] - 市场开拓进展顺利,中标情况正常,按规则披露中标项目 [18] - 若有股票回购事项及时披露,按《市值管理制度》做好市值管理 [19] - 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股东人数为 11,819 户,一季度末人数关注一季报 [20] - 军工用稳相电缆用于军用雷达等场合,尚未对盈利产生重大影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