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enerics industry
icon
搜索文档
One dollar, one rupee: Anji Reddy's formula for India’s pharma success
MINT· 2025-10-25 09:30
行业历史与奠基者 - 20世纪70至80年代 一批技术企业家如Cipla的Yusuf Hamied、Ranbaxy的Parvinder Singh、Sun Pharma的Dilip Shanghvi等 为印度仿制药产业奠定基础 [1] - 在众多杰出企业家中 Kallam Anji Reddy以其将印度转变为新药发现中心而非仅反向工程的宏伟愿景而脱颖而出 [2] 印度制药行业现状 - 印度仿制药出口规模达250亿美元 已成为全球性的成功案例 [3] - 新药研发成本高昂 单个新药开发成本在10亿至26亿美元之间 耗时超过十年 仅1/5000的化合物能最终应用于患者 [3] - 全球仅有不到100家公司属于高风险的新药研发领域 该领域仍由西方制药巨头主导 [3] - 美国医疗体系高度依赖印度仿制药 仿制药占美国处方量的近90% 但仅占总药品成本的20% [4] Dr Reddy's Laboratories 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Anji Reddy于1967年加入国有公司Indian Drugs and Pharmaceuticals Ltd (IDPL) 积累了原料药生产的宝贵经验 [5] - 在IDPL工作七年后 Reddy先后联合创立Standard Organics和Uniloids 并于1984年用其250万卢比积蓄创立Dr Reddy's Laboratories [6] - 公司早期通过为欧洲和俄罗斯生产原料药获得成功 并于1990年代转型为全方位制药公司 [6] - 公司于1997年进入美国仿制药市场 并于2001年成为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印度制药公司 融资1.32亿美元 股票发行价为16.50美元 [6] 行业监管环境变化 - 2005年印度修订专利法以符合WTO的TRIPS协议要求 引入了产品专利 [7] - 此前印度1970年专利法仅承认工艺专利 允许公司通过不同工艺合法反向工程仿制他国专利药物 [7] 公司战略与挑战 - Anji Reddy大力投资新药发现 两种新药Ragaglitazar和Balaglitazone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但最终被搁置 [8] - 公司于2006年以4.8亿欧元收购德国Betapharm 但未能实现价值 后续被迫进行资产减记 [8] - 尽管遭遇挫折 公司在创始人2013年因癌症去世时已成为印度第二大制药公司 业务遍及20个国家 [9] 创始人影响与传承 - 创始人Anji Reddy激励了前员工创业 如Murali K. Divi创立了Divi's Laboratories B. Parthasaradhi Reddy创立了Hetero Drugs [9] - 公司实现了印度家族企业中罕见的平稳交接 由儿子Satish Reddy和女婿G.V. Prasad共同继续执掌公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