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rand Building
搜索文档
What’s holding back Indian brands from going global?
MINT· 2025-11-10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度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缺乏全球性消费品牌 其根本原因被归结为企业家缺乏雄心、风险规避意识强、不愿投入研发和品牌建设、以及权力下放和外部人才引进不足等问题 [1][2][3][4] - 尽管存在塔塔、印孚瑟斯等享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公司 但这些并非被普遍认可的全球消费品牌 印度在实体消费品牌和数字消费品牌领域均无建树 [5][6] - 品牌全球化的成功不仅依赖资源和规模 更需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消费者信任的建立 这需要企业家精神与政策愿景协同作用 [9][13][14] 印度企业家特质与局限性 - 印度企业家被指缺乏雄心 满足于服务14亿国内消费者市场 躲在保护主义后面 缺乏创建全球品牌的抱负 [2][3] - 企业家不愿在研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上投入 且难以生产出符合全球质量标准的产品 [3] - 所谓的“超人企业家”存在偏见和抑制 不愿下放权力 也拒绝在其“忠诚的执行者”圈子外为有远见的人才和自主权创造空间 [4] 印度全球消费品牌缺失的现状 - 印度作为科技大国 既没有实体时代的全球消费品牌 也没有新时代的全球数字消费品牌 [5] - 与周边国家相比 韩国有三星、LG 中国有海尔、Oppo、Vivo、华为、比亚迪等品牌在全球闪耀 印度则相形见绌 [5] - 塔塔、马恒达、阿达尼、印孚瑟斯等公司享有一定全球认可度 但并非普遍认可的消费品牌 [6] 历史与市场竞争背景 - 全球快消品和白电品类中印度品牌缺失部分可归因于时机 当印度政策允许本土企业建立竞争力时 联合利华、宝洁、雀巢等巨头已凭借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广泛的全球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占据绝对优势 [7] - 印度本土曾出现Onida、Allwyn、Kelvinator、BPL等耐用消费品强势品牌 但大多数无法抗衡惠而浦、松下、伊莱克斯等已建立难以快速复制的规模和覆盖范围的全球巨头 [8] 成功品牌的关键要素与政策作用 - 全球品牌的成功不仅靠资源、规模和营销实力 更基于产品一贯质量所建立的消费者信任 [9] -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指出 印度企业家具备打造下一个谷歌的潜力 但关键在于系统运行方式、法规、资本形成等环境因素 而非人才或远见问题 [10][11] - 美国、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品牌 以及韩国财阀和中国品牌的转型 均是在战略政治愿景推动下出现的 政策推动和政治远见与企业家雄心、风险承担能力需协同作用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