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reen Capex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资本支出:在最新美国可再生能源指导意见发布后,电力前景依然向好-GS SUSTAIN_ Green Capex_ The power of Power outlook intact following latest US renewables guidance
2025-08-18 16:2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美国电力行业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风能) 电力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供电生态系统以及水务基础设施[1][2][11] * 公司明确提及买入评级(Buy-rated)的包括 First Solar GE Vernova MasTec Quanta Services Xcel Energy Xylem[2][11] * 其他提及的公司涵盖电力行业全产业链 包括发电 输电 设备制造 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众多企业[13][15]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对美国电力行业绿色资本支出(Green Capex)维持看涨观点 预计2023-2032年规模达2.0万亿美元[1] * 美国国税局(IRS)更新的指导方针对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陆上风电发展的预期增长步伐限制相对有限 新标准虽更严格(物理工作测试)但无定量阈值 且不适用于规则变更前已在建的项目[8][10] * 尽管《一个美丽大法案法案》(OBBBA)显著减少了政府最初用于刺激绿色投资的支出(比《通胀削减法案》IRA时期估计的整体投资减少15% 约6000亿美元) 但受电力需求增长和基础设施需求推动 整体绿色资本支出依然强劲 预计2023-32年关键领域投资约3万亿美元 其中1万亿美元是相较于2022年增长水平的增量[18][24][29] * 电力需求增长具有韧性 公用事业团队预计到2030年美国电力需求将以每年2.5%的速度持续增长[5][17] * 投资将由"可靠性要求"驱动 即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更换老化基础设施以及增强对极端温度/天气事件的抵御能力[1][5][19] * 发电结构将呈现多元化:短期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存储将急剧增加 中期为天然气 长期为核能[2][32] * 可再生能源激励措施于2026-2027年到期后 电力供应成本预计将进一步上升[34][35][36][37][38] * 尽管存在"绿色可靠性溢价" 但相对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的EBITDA和企业回报而言 其影响 modest(适度) 应能推动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和核能容量扩张的持续增长[42]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机会不仅存在于绿色(低碳)领域 也存在于非绿色领域 为满足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 预计60%的发电容量增加将来自燃气电厂 可靠性要求可能推动公用事业和监管机构推迟燃煤电厂的退役[19][21] * 全球不同领域绿色资本支出的前景出现分化 一些领域保持韧性(如电力需求 电力基础设施 水务基础设施 电池存储 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 核能 效率提升 陆上风电) 而另一些领域风险较大(如电动汽车 绿色氢能 可持续航空燃料 海上风电)[27] * 该观点基于2025年7月24日的绿色资本支出报告和2025年4月的全球报告[28]
绿色资本支出_美国能源激励政策更新背景下电力的力量-GS SUSTAIN_ Green Capex_ The power of Power amid updated US energy incentives
2025-07-25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电力行业、电动汽车行业、能源行业、水基础设施行业等 - **公司**:First Solar、GE Vernova、MasTec、Quanta Services、Xcel Energy、Xylem、NextEra Energy、NRG Energy、Kinder Morgan等众多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电力行业投资情况 - **投资规模与趋势**:预计2023 - 32年美国电力行业绿色资本支出约2.0万亿美元,虽受政策影响部分激励措施调整,但投资仍具韧性 ,较IRA后估计2023 - 32年国内关键绿色资本支出垂直领域投资减少15%,但投资向电力领域转移 [1][12][39] - **投资机会**:电力和水可靠性供应链存在投资机会,建议买入First Solar、GE Vernova等公司股票 [11] 美国能源激励政策影响 - **政府支出**:OBBBA使2023 - 32年美国政府对IRA垂直领域支出减少约6000亿美元,超半数来自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取消 [12][21][39] - **各细分领域影响** - **电力供应成本**:虽激励减少致成本上升,但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陆上风电仍具竞争力,IRA激励措施到期后,陆上风电、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天然气联合循环平准化能源成本分别为44美元/兆瓦时、48美元/兆瓦时和52美元/兆瓦时 [47][51] - **绿色可靠性溢价**:上升但因电池存储激励得以缓和,太阳能/陆上风电激励措施到期后,溢价从40美元/兆瓦时升至48美元/兆瓦时 [56][57] - **电力需求**:相对价格无弹性,预计2030年美国电力需求复合年增长率为2.5%,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是重要驱动力 ,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较2023年增长165% [12][64][76] - **电力容量结构**:新增容量结构受零部件和劳动力可用性影响大于价格,近期倾向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调峰设施,中期为天然气联合循环,长期为核能 ,煤炭电厂退役可能延迟 [12][81] - **各能源类型**:太阳能中公用事业规模前景较好,住宅太阳能面临挑战;天然气需求在短期和中期上升;风能中陆上新增速度放缓,海上面临挑战;核能中长期有望发展;电池存储因激励措施得以维持;煤炭新建设可能性低,退役速度可能放缓 [83][85][86][87][89][90] 劳动力市场情况 - **需求与挑战**: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预计到2030年美国需新增约51万个电力和电网工作岗位,增长28% ,其中输电和配电领域劳动力约束风险最大,需新增20.7万个岗位,增长22% [99][100] - **潜在影响与机会**:项目提前可能加剧劳动力约束,劳动力挑战可能加速能源自动化和生产力服务解决方案部署,有利于相关公司 ,也使获取劳动力成为公司竞争优势,利好有规模和培训计划的公司 [106][112] 电动汽车行业情况 - **渗透率**: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预期下降,2025/26/27/28年电动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预计为7.25%/8.25%/9.5%/11.5%,低于4月预期 [113] - **充电设施**:全球和美国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增长预期下调,OBBBA使30C税收抵免提前到期 [126][128] 碳排放情况 - **排放趋势**:预计到2035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2% - 3%,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30%,2035年下降41% ,与1月预期相近 [130] - **关键因素**:核能扩张速度对碳排放水平至关重要,每新增1GW核能容量相当于减少430万辆电动汽车排放 [1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税收抵免政策**:太阳能和风电的48E投资和45Y生产税收抵免可能使项目在2026年7月前提前推进,若加强建设意义执行,可能加剧劳动力约束 [106][110]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较2023年增长165%,将增加全球碳排放2.15 - 2.2亿吨,占全球能源排放0.6% ,但随着2030年代核能上线和AI重点转移,数据中心排放强度和绝对排放量可能降低 [64][65] - **行业评级与披露**:报告对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定价信息,还包含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监管披露等内容 [148][149][150]
高盛:深入剖析亚太地区基金表现及其对资金流向的影响
高盛·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太地区可持续基金表现分化,有更广泛区域授权的基金连续六个季度跑赢非ESG同行,业绩对可持续投资资产管理规模渗透率至关重要 [1] - 看好支持电力/水/能源可靠性、能源/资源/土地效率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紧张的股票 [1] - 日本股票在现代化所需的电力/水基础设施和自动化与效率解决方案供应链中处于有利地位 [61] 各部分总结 APAC Sustainable Fund Flows, AUM, Performance - 亚太地区专注可持续的股票资产管理规模基本持平于2120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有9亿美元的小幅流出,主要来自日本和新兴市场基金 [9] - 被动可持续策略在亚太地区继续占据份额,占总亚太地区专注可持续资产管理规模的52%,2025年第一季度吸引了10亿美元的流入 [9] - 全球可持续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了164亿美元的大幅流出,主要由西欧和北美基金主导 [9] - 亚太地区专注可持续基金的资金流向与业绩相关,基于三年风险调整后回报排名前两个五分位数的基金在2024年有60亿美元的累计流入,而后两个五分位数的基金有160亿美元的累计流出 [10] - 可持续股票在所有亚太地区专注基金中的渗透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略有下降至5.9%,较2024年底下降7个基点 [12] Performance of APAC Sustainable funds - 亚太地区专注可持续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略微跑输同类基金,中位数基金表现处于第45百分位,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第40百分位 [35] - 大中华区专注可持续基金表现不佳,在2025年第一季度处于第38百分位,但较2024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 [36] - 日本专注基金表现有所改善,从第43百分位提升至第47百分位,而澳新地区专注可持续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低于同类基金中位数 [36] - 具有更广泛区域授权的基金连续六个季度跑赢,2025年第一季度中位数基金处于第57百分位,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第55百分位 [37] Dissecting top performing Sustainable funds - 对表现最佳的10只具有广泛亚太区域授权的可持续基金进行分析,这些基金平均在12个月累计回报基础上跑赢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4.4个百分点 [53] - 8只基金声称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过程,4只基金进行主题投资,主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主题领域 [54] - 这些基金资产的58%投资于中国大陆和印度,相对低配香港和东盟市场,大幅高配台湾市场 [55] - 这些基金相对低配公用事业、工业和房地产等行业,高配通信服务、信息技术和金融等行业 [56] Differentiation beyond AEJ - 日本股票在电力/水基础设施和自动化与效率解决方案供应链中处于有利地位,优先考虑的绿色资本支出垂直领域、对公司治理和质量的高度关注以及人口老龄化将继续推动日本企业盈利 [61] - 分析师看好Harmonic Drive Systems,因其在工业机器人组件供应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在人形机器人应用方面的潜力 [66] Additional APAC ideas - 使用GS SUSTAIN ESG工具包和质量数据筛选出具有强劲资本回报和可持续发展概况的股票,包括JYP Entertainment、Kweichow Moutai等 [82][83] - 筛选出亚太地区运营环境与社会动量机会的股票,包括PeptiDream、Zhen Ding等 [86] - 列出全球可持续基金中最相对高配和最广泛持有的亚太股票,如Huaneng Lancang、Ganfeng Lithium等 [89][91] APAC Sustainability Policy Monitor - 印度财政部在2025年5月发布了气候融资分类法草案框架,旨在促进与印度2070年气候目标和转型路径相一致的融资,咨询将持续至2025年6月 [93] - 更新GS SUSTAIN亚太可持续政策框架,识别可能影响企业披露和可持续投资者基金流程的关键法规 [94]
高盛:研究洞察:2025 年美国绿色资本支出实地考察要点
高盛· 2025-05-26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截至2025年4月1日,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对3016只股票有投资评级,全球范围内买入、持有、卖出评级占比分别为49%、34%、17% [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盛可持续发展团队和股票研究团队人员讨论上周绿色资本支出实地考察亮点,涉及华盛顿特区、芝加哥、休斯顿和旧金山 [1] - 高盛可持续发展团队认为在扩大规模推动下,电力、水和能源可靠性及效率解决方案需求旺盛;清洁技术方面,美国众议院通过修订后的共和党太阳能税收法案,影响IRA税收抵免;还提及最新企业对话和欧盟绿色资本支出会议的要点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GS因子分析 - 高盛因子分析通过将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对比,为股票提供投资背景,关键属性包括增长、财务回报、倍数和综合指标 [16] - 增长基于股票前瞻性销售、EBITDA和EPS增长;财务回报基于前瞻性ROE、ROCE和CROCI;倍数基于前瞻性P/E、P/B等指标;综合百分位数为增长、财务回报和(100% - 倍数)百分位数的平均值 [16] - 财务回报和倍数使用至少未来三个财季末的分析师预测,增长使用至少未来七个财季与至少未来三个财季的数据对比 [17] 并购排名 - 高盛在全球覆盖范围内用并购框架评估股票,考虑定性和定量因素,为公司分配1 - 3的并购排名,1代表高(30% - 50%)被收购概率,2代表中(15% - 30%),3代表低(0% - 15%) [18] - 排名1或2的公司,目标价格会纳入并购因素;排名3的公司,并购因素不影响目标价格,可能不在研究中讨论 [18] 量子数据库 - 量子是高盛专有数据库,可访问详细财务报表历史、预测和比率,用于单公司深入分析或不同行业和市场公司比较 [19] 评级、覆盖范围及相关定义 - 分析师推荐股票为买入或卖出列入区域投资名单,未列入的活跃评级股票为中性;各地区管理区域确信买入名单,增减股票不代表分析师投资评级变化 [28] - 总回报潜力为当前股价与目标价格的差异,包括股息;所有覆盖股票都需有目标价格 [29] - 覆盖范围可按主要分析师、股票和覆盖范围查询;未评级、早期生物技术公司、评级暂停、覆盖暂停和未覆盖有不同定义和适用情况 [30][31] 全球产品及分发实体 -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为全球客户生产和分发研究产品,分析师研究行业、公司、宏观经济等;研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不同实体分发 [32] - 在欧洲经济区,高盛国际和高盛银行欧洲SE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分发研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