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novation Cluster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框架成型
深圳商报· 2025-10-11 14:17
经济总量与城市能级 -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89万亿美元,接近东京湾区的1.96万亿美元,在世界四大湾区中位居第二 [2] - 2018年至2023年大湾区GDP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 [2] - 大湾区内地9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8.04万亿元增至2024年11.5万亿元,以全国0.58%土地、5.6%人口创造8.6%的全国经济总量 [2] - 2024年深圳、广州GDP位居全国城市第3和第5位,广深GDP合计占全国比重保持在5%以上 [2]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大湾区内地9市共18家企业上榜,其中深圳9家、广州6家,占全省83% [2] 科技创新实力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3] - 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6% [3] - 深圳研发经费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城市第2位,广州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 [3] - 截至2024年底,大湾区内地9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1万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 [3] - 鹏城实验室牵头构建的“中国算力网”实现25个核心城市算力资源智能调度 [3] 产业集群与制造业 - 广东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等9个超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4] - 全球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广东造”,大湾区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 [4] - 大湾区内地9市有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总数1/10;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占全国总数9.1% [4] - 大湾区部分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处在并跑甚至领跑水平 [4] - 2024年大湾区内地9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62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8% [4] 基础设施与物流 - 截至2024年底,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达7条,高速公路里程约545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2761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477公里,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 [4] - 大湾区内地9市拥有5个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1.55亿人次,超过其他三大湾区 [4] - 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4位、第6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