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搜索文档
险企偿付能力分化一季度加剧:5家不达标,14家未披露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2:13
行业整体偿付能力 - 2025年一季度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6.5%,均远高于监管红线[3] - 超160家险企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56家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近百家为B类,显示行业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3] - 行业整体达标但分化加剧,5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14家寿险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偿付能力报告[2] 表现优异的保险公司 - 国民养老、工银安盛、友邦人寿和中国人寿等公司获得风险综合评级AAA级[3] - 中国人寿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达146.12%,综合偿付能力为199.34%[3]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 - 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包括华汇人寿、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4] - 亚太财险风险综合评级由2024年三季度的B类降至四季度的C类,主要受股东股权和公司治理问题影响[4] - 华汇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高达1999.59%和2013.65%,但因公司治理整改未完成仍不达标[5] 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保险公司 - 14家险企未披露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原因包括过渡期政策申请、数据延迟与内部调整、监管调查与风险处置[6] - 中汇人寿、大家人寿、瑞众人寿、海港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等因过渡或风险处置原因暂缓披露[6] - 君康人寿、上海人寿、渤海人寿等长期未披露报告,被业内视为风险信号[7] 低利率环境下的行业应对 - 2025年一季度42家寿险公司净资产环比下降,其中国富人寿降幅最大,鼎诚人寿净资产为负[9] - 险企加速"补血",华贵人寿、国联人寿等合计增资超100亿元,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发债规模496亿元[9] - 年内险企合计实现"补血"规模超530亿元,另有100多亿元增资正在路上[9] 行业转型方向 - 人身险公司需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完善公司治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