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搜索文档
《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0:42
会议与报告发布 - 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举办 主题为“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 围绕大类资产多元配置和被动投资等议题展开[1] - 浦发银行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启动《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发布仪式[1] - 《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是连续发布10年的重磅智库产品 聚焦行业发展趋势解读[2] 报告结构与内容 - 报告包含五个部分:回首大资管、再造竞争力、资配新风向、银行理财半年报和专访对话[4] - 第一部分回首大资管:解读近10年资管行业数据并梳理一年内十大重磅事件[4] - 第二部分再造竞争力:分析行业发展新特征、财富管理转型和公募基金改革[4] - 第三部分资配新风向:涵盖资管机构对资产走势预判、投资策略变化及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趋势[4] - 第四部分银行理财半年报:基于南财理财通数据对上半年理财市场进行分析[4] - 第五部分专访对话:邀请宁银理财、中国平安等机构领军人物探讨行业现状与未来[4] 行业数据与事件 - 资管行业规模达150万亿元 其中险资和公募规模均突破30万亿元 信托规模增长超23%[7] - 报告梳理了一年内的十大资管重磅事件[7] 机构发展与策略 - 财富管理处于转型关键年 渠道端求新求变[7]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过半 部分理财子公司已提前完成[7] - 公募基金启动改革 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 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7] - 信托业在三分类新规后首年规模增长超23% 结构持续优化[7] - 浦银理财强调以投研能力建设和多元策略布局为核心发展方向[7] 资产配置趋势 - 资管机构调研显示对各类资产走势预判和投资策略出现变化[7] - 公募FOF正引领资产配置新发展方向[7]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呈现五大趋势 财富管理机构需采取三大应对策略[7] 机构领袖观点 - 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提出应对低利率需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7] - 中国平安谢永林表示积极担当耐心资本 关注半导体、新能源和AI科技产业[7] - 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强调卸下包袱共建行业生态[7] - 工行私银部总经理李宝权探讨构筑中国式私人银行新范式[7] - 山证资管总经理李宏宇提出在150万亿生态中重新定义资管目标[7] 行业活动与产品 -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推出系列资管活动 包括闭门研讨会、数字金融论坛等[5] - 智库报告覆盖资管科技、财富管理等细分方向 并设有多个日常内容专栏[5]
险企偿付能力分化一季度加剧:5家不达标,14家未披露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2:13
行业整体偿付能力 - 2025年一季度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6.5%,均远高于监管红线[3] - 超160家险企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56家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近百家为B类,显示行业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3] - 行业整体达标但分化加剧,5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14家寿险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偿付能力报告[2] 表现优异的保险公司 - 国民养老、工银安盛、友邦人寿和中国人寿等公司获得风险综合评级AAA级[3] - 中国人寿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达146.12%,综合偿付能力为199.34%[3]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 - 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包括华汇人寿、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4] - 亚太财险风险综合评级由2024年三季度的B类降至四季度的C类,主要受股东股权和公司治理问题影响[4] - 华汇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高达1999.59%和2013.65%,但因公司治理整改未完成仍不达标[5] 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保险公司 - 14家险企未披露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原因包括过渡期政策申请、数据延迟与内部调整、监管调查与风险处置[6] - 中汇人寿、大家人寿、瑞众人寿、海港人寿、和谐健康保险等因过渡或风险处置原因暂缓披露[6] - 君康人寿、上海人寿、渤海人寿等长期未披露报告,被业内视为风险信号[7] 低利率环境下的行业应对 - 2025年一季度42家寿险公司净资产环比下降,其中国富人寿降幅最大,鼎诚人寿净资产为负[9] - 险企加速"补血",华贵人寿、国联人寿等合计增资超100亿元,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发债规模496亿元[9] - 年内险企合计实现"补血"规模超530亿元,另有100多亿元增资正在路上[9] 行业转型方向 - 人身险公司需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完善公司治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