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CN与网红的舆论战
icon
搜索文档
MCN难赢舆论战
36氪· 2025-06-09 08:13
事件概述 - 前MCN于5月16日发布声明指控签约达人"特厨隋坡"违反竞业限制条约并开设风格相似的新账号 [1] - 前MCN试图通过舆论施压但结果适得其反 隋坡粉丝量突破200万且舆论一边倒支持隋坡 [4][3] - 事件本质为合同纠纷但前MCN选择公开化处理 导致自身陷入更被动的舆论局面 [2][4] 前MCN策略失误分析 定位偏差 - 声明中混淆"利益诉求"与"情感需求" 用"忍气吞声""拼死一战"等情绪化表述模糊核心诉求 [7][8] - 将普通网民划入对立面 指责其参与"网暴" 进一步丧失公众好感度 [7][8] 执行缺陷 - 采用业余的"备忘录小作文"形式发布声明 被嘲讽团队缺乏基础办公能力 [10] - 对比游絮案例中专业视频呈现(提词器/字幕/证据链) 前MCN沟通方式缺乏说服力 [10][12] 形象管理 - 以机构IP而非个人形象发声 难以触发公众共情 而游絮通过真人出镜弱化"资本"标签 [13] - 自曝设定每月30条视频KPI等细节 强化"吸血打工人"的负面形象 [12] 行业规律揭示 - 舆论战中个体网红天然占据优势 公众倾向将MCN视为"资本"而站队个人 [4][5][13] - 历史案例(微念/东方甄选等)显示MCN普遍难逃"吸血鬼"标签 仅游絮曾短暂逆转但最终败诉 [13][14] - 网民判断多基于情感立场而非事实 非理性站队现象显著 [15][16] 结果影响 - 隋坡团队仅2人即重建顶流账号 前MCN失去核心IP后未能恢复竞争力 [16] - 事件反向提升隋坡美誉度 前MCN公众形象跌至谷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