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nufacturing Localization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安全法》要卷土重来?并非如此-Is Biosecure Act Coming Back_ Not Really
2025-08-11 10:5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DMO) - 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药明合联(WuXi XDC)[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Biosecure Act未针对中国CDMO企业** - S.Amdt 3236修正案未明确提及中国CDMO企业(如药明生物),而Biosecure Act此前曾点名药明生物等公司[1][3] - Biosecure Act是2024年唯一未获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反华法案,因美国药企需中国CDMO降低成本(节省30-60%成本)以应对药价压力和专利到期[1][3][5] 2. **修正案范围与药明生物未列入** - S.Amdt 3236禁止合作的生物技术公司清单包括BGI、MGI、Origincell等,但未包含药明生物[2] - 修正案主要针对“军事关联企业”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药明生物未被归类[2] 3. **政策态度软化** - Biosecure Act联合发起人Gary Peters此次修正案态度缓和,未纳入药明生物[4] - 特朗普政府更关注本土化制造(如2026年NDAA法案),而非重启Biosecure Act[5] 4. **药明生物的竞争优势** - 成本效率:药明生物单资产周转率可达全球同行的2-4倍[5] - 美国本土布局:新泽西4kL产能,2027年前将新增36kL产能(三星生物尚无美国设施)[5] - 客户黏性:美国药企仍青睐中国CDMO的成本优势,美国产能作为政策风险备用方案[6] 5. **投资建议** - 药明生物为首选:2025年因3个CMO项目落地迎来基本面拐点,且投资者持仓较轻[6] - 药明合联受益于中国生物技术对外授权热潮[6]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误读修正案**:S.Amdt 3236与Biosecure Act无直接关联,后者已失效[1][3] - **行业阻力**:美国药企反对Biosecure Act,因依赖中国CDMO维持成本结构和药价竞争力[5] - **地缘政治风险**:长期仍需关注制造本土化趋势,但药明生物通过美国产能布局降低风险[5][6] 数据引用 - 成本节省:中国CDMO帮助美国药企降低成本30-60%[5] - 产能数据:药明生物美国现有4kL,2027年前新增36k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