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 (New Energy Vehicle)

搜索文档
LI AUTO(2015.HK):NEAR-TERM SALES PRESSURE MAY PERSIST AHEAD OF MEANINGFUL BEV CONTRIBUTION; DOWNSIDE RISK TO EARNINGS OUTLOOK IN 2H25
格隆汇· 2025-08-09 10:48
销售表现与市场需求 - 1H25销售表现不佳,7月以来需求进一步萎缩,周销量降至6000辆以下,反映竞争加剧、车型疲劳以及BEV发布前的观望情绪[1] - 1H25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30万元以上价格段市场份额大幅下滑4.8个百分点,20-30万元价格段因L6贡献略有提升[2] - 近期终端需求持续收缩,周销量从8-9千辆降至6000辆以下(7月28日-8月3日),主要由于L系列EREV车型疲劳、竞争加剧及i8发布前的观望情绪[2]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2Q25交付量未达预期,但L系列成本削减措施支撑车辆毛利率维持在19%,符合先前指引[1][3] - i8因更大电池组和升级内饰导致BOM成本更高,加上近期价格调整,车辆毛利率可能低于L8,从3Q25开始BEV销售占比提升将稀释整体车辆毛利率[3] - 2025-26年非GAAP净利润预测下调至62亿元/101亿元,主要由于销量预期下调和BEV毛利率压缩[1][4] 销量与收入预测调整 - 2025年销量预测从58万辆下调至49万辆,2026年从76.5万辆下调至68万辆,反映需求疲软和BEV交付节奏延迟[1][4] - 3Q25销量可能环比持平或同比下滑超30%,因i8(8月20日交付)和i6(9月发布)初期交付有限[4] - 4Q25销量恢复程度取决于BEV市场反馈和L系列EREV季节性需求,全年销量目标500万辆面临挑战[4] 产品战略与竞争环境 - 公司过去凭借Li ONE和L9在豪华EREV市场确立领导地位,但当前面临外部竞争加剧和内部战略失误[4][5] - 竞争对手模仿产品策略并推出低价竞品,而公司缺乏应对敏捷性,2025款L系列升级不足以抗衡竞品全新车型[5] - 战略重心需转向:1)扩大BEV市场覆盖(当前首要任务);2)通过产品迭代维持EREV市场地位,避免BEV与EREV需求互噬[6] 估值方法调整 - 估值方法从P/E切换至P/S,因产品转型期盈利波动及行业普遍采用P/S(多数NEV企业持续亏损)[7] - ADR/H股目标价下调至34美元/135港元,基于2倍2025年预期市销率[1][7]
中国电池及材料_预计 8 月增长动能放缓;需求尚未崩溃China Battery & Materials_ Expect slowing growth momentum in August; demand not yet collapsed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电池与材料行业(China Battery & Materials)[2] - **公司**:主要涉及中国前六大电池制造商(BYD、CATL、Gotion、EVE、CALB、Rept)[4][4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电池生产与需求趋势** - **8月生产增速放缓**:前六大供应商8月计划产量环比增长4%(7月为3%),低于历史季节性水平(图15-16),主因中国和美国储能系统(ESS)去库存及高基数效应[4] - **1H25强劲表现**: - 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0%,受中国电动车需求(1H25增长33%)及欧洲NEV出口(+26%)驱动[4] - ESS电池出口激增:美国/欧盟/其他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150-210%,欧盟住宅ESS需求2Q25回升(1H25增长220%)[4] - **公司动态**: - **BYD**:8月电池生产计划企稳,结束自5月以来的连续减产[4] - **CATL**:7月中下调LFP电池生产计划10%,转向第四代超快充技术[4] 2 **锂市场与价格** - **锂产量预期**:8月中国碳酸锂产量预计环比增加6kt(+8%),但存在江西/青海生产暂停的不确定性[4] - **价格波动**:锂期货价格从Rmb80k/t跌至Rmb73k/t(7月28日),近期反弹主要由投机驱动,基本面未改善[4] - **看空观点**:锂价高于Rmb70k/t接近CATL成本线,预计新增供应将压制价格[4] 3 **电池价格与材料成本** - **EV电池价格**:7月持平,2Q25下降高个位数;ESS电池价格触底回升(如EVE、Hithium等)[5] - **材料价格**:LFP正极材料价格环比上涨8%(受碳酸锂价格上涨19%驱动),其他材料价格稳定或小幅下跌[5] 4 **产能利用率与资本开支** - **产能利用率回升**:2H24中国头部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超80%,1H25设备利用率(UTR)显著改善[5] - **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设备供应商反馈2025年新订单预计同比增长45%(2023-24年下降20-30%)[5] 5 **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CATL为唯一“增持”(OW)评级,其他电池及材料公司评级为“中性”或“减持”[5] - **CATL业绩预期**:2Q25预计销量140-150GWh,净利润Rmb15.5-16.0bn[5] --- 其他重要内容 1 **NEV销售与电池生产关联** - 电池生产通常领先NEV装车量1-2个月(图3-4)[11] - 7月NEV销售环比下降9%,低于季节性(图1)[8] 2 **ESS电池出口数据** - 中国ESS电池出口至美国、欧盟及新兴市场月度数据(图6-9)[20][23][28][29] 3 **价格与成本趋势** - 电池材料成本结构(图24)及历史价格变动(表5)[76] - LFP与高镍电池成本对比(图77)[78] 4 **估值比较** - 中国电池产业链估值表(表6),CATL的25E P/E为20.8x,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7.3x[120]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锂生产风险**:江西/青海地方政府可能指令停产,影响8月锂产量[4] - **ESS需求分化**:欧盟住宅市场复苏(2Q25需求反弹)与美国市场去库存并存[4] - **技术转型**:CATL削减LFP产能以转向超快充技术,可能影响短期供应[4] (注:部分文档如法律声明、免责条款等未包含在总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