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al Estate Policy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房产周报:多地发布公积金新政,6月LPR报价出炉,上海、深圳、成都土拍升温……
环球网· 2025-06-23 09:51
来源:环球网 【政策要闻】 自然资源部:2.4万宗存量房地产用地纳入"一地一策"清单处置 6月17日,"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针对盘活存量房地产用地存在的利用难、转让难、收 回难等问题,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2024年6月研究出台了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的 18条政策措施,支持各地加快盘活利用。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2.4万宗、9.08万公顷的存量房地产用地 纳入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一地一策"清单,可适用"18条"政策工具箱。一年来,在各地共同努力下, 2024年3月31日之前供应的房地产用地(含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下降了19.1%,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深圳发布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新规 6月1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将于6月24日起施行, 有效期5年。《规定》提出,未批规划的城市更新单元须依新规配建保障性住房,优先将保障性住房面 积折算为用地无偿移交政府,或与商品房同步建设并无偿移交。各类项目配建比例设有调整机制,并简 化比例计算,优化空间布局。《规定》还明确已批出售型保障房可转换为商品房或配租型保障房,助推 城市更新与保障房供应融合发展。 杭 ...
5年后,“电梯房”和“步梯房”谁更值钱?新规下,答案已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6-05 03:15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五年后电梯房和步梯房哪个更值钱?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我做了十几年房产 研究,今天就结合最新政策和市场数据,跟大家唠唠我的看法。 先给个结论:核心地段能加装电梯的步梯房,可能比郊区新电梯房更值钱。但这不是绝对的,得具体看 三个关键点:地段、改造潜力、持有成本。 这说明,核心地段的步梯房,本身就有稀缺性溢价。 再看政策红利。2023年住建部新规要求,老旧小区改造要重点推进加装电梯,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 市都出台了补贴政策,最高能报销45%的加装费用。 这政策可太关键了!比如上海一个6层步梯房小区加装电梯后,房价直接翻了1.5倍; 北京某小区加装电梯后,挂牌价涨了15%,成交周期缩短20%。 数据显示,2025年一线城市加装电梯的步梯房,价格涨幅普遍在10%-20%,而同期电梯房均价反而下跌 了12%。 这说明,政策正在重新定义步梯房的价值。 不过,不是所有步梯房都能享受政策红利。那些房龄超过30年、结构老化的步梯房,或者业主意见不统 一的小区,加装电梯可能遥遥无期。 先说地段。现在买房讲究"地段为王",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像北京三环内1990年代的步梯房,2024年拆 迁补偿价已经到8万/㎡ ...
吃到红利!悉尼业主6套房打包出售,交易价远超市场价
搜狐财经· 2025-05-24 13:54
本月,位于悉尼下北岸Mosman区的六处房产以约6000万澳元的价格整体售出。 据Domain网站报道,中介Stuart Cox表示,他们在去年与这六位房主开始接触。 这 些房主居住在Rangers Avenue,该区域被认为是一个优质的开发地块。 (图片来源:Domain) "一些团体想要组团出售,因为他们不希望身边建起六层的建筑。" Cox还分享了一 个他参与的单独合并销售案例。 该销售也发生在本月,涉及五处房产,位于Benelong Road 118至124号和Cremorne 的Gerard Street 72 号。 他说,这笔交易由专注于豪华公寓开发的澳洲房地产集团Helm促成。 Cox表示,这次接触的契机是由于Mosman R2区——即低密度住宅区政策的变化。 政策 的重大调整包括允许在指定市中心和车站800米范围内建设最多六层的联排别墅、 排屋和中高层公 寓。 "实际上,他们卖出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两倍,"Cox表示,并透露有的情况下价格甚 至是市场价的三倍。 Mosman四居室房屋的中位价格为500万澳元。 Cox称,这次交易是以不公开市场的方式与高端开发商达成的。 "这个地块没有公开挂牌,最终以 ...
楼市即将迎来三箭齐发:降息、收储、城中村改造,房价会再涨吗?
搜狐财经· 2025-04-28 01:06
文章核心观点 楼市“三箭齐发”政策推动房价结构性分化而非全面上涨,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或受益,三四线城市需深度调整,投资者要跟踪政策与城市基本面变化避免盲目抄底 [20] 政策对房价影响分析 降息 - 短期刺激:5年期LPR降至3.6%,首套房利率最低3.1%,100万贷款月供减约600元,深圳等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升,一线城市新房成交环比涨82% [3] - 长期约束:三四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超36个月,居民收入预期弱,2025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仅增2.1% [4] 收储 - 去库存效果:24个省份启动存量房收储,广东等地用专项债收储2900万㎡闲置房,3000亿元保障房再贷款可收储约7161万㎡住宅,占2023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6% [5] - 执行挑战:收储价格与房企预期有差距,如深圳前海项目收储价为市场价60%,开发商抵触强 [6] 城中村改造 - 一线城市溢价效应:厦门等地重启货币化安置,杭州地块拍出74.4%溢价率,深圳前海旧改项目房价翻倍 [7] - 三四线城市供应冲击:改造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如滁州2025年计划改造户数仅占全市库存0.3%,重庆2025年计划新增安置房但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12% [8] 房价走势城市级分化 一线城市 - 核心区域:人口回流,核心地段房价或涨5%-10%,如深圳前海二手房挂牌价破15万元/㎡ [9] - 非核心区域:远郊区域库存压力大,房价平稳,2025年一季度北京远郊新房去化周期达32个月 [10] 二线城市 - 强二线城市:产业升级吸引人口,房价温和涨3%-5%,如杭州钱江世纪城板块新房价格同比涨8% [11] - 弱二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超36个月,政策刺激效果有限,哈尔滨2025年一季度房价同比跌20% [12] 三四线城市 - 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人口外流,房价持续下跌,榆林2025年一季度房价同比跌9.5% [13] - 特色经济城市:依托产业房价相对稳定,义乌2025年一季度房价同比微涨0.4%,但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35% [14] 风险与政策预期 短期风险 - 房企债务压力: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超6000亿元,部分企业或“以价换量”,如碧桂园2025年一季度在三四线城市项目均价降15% [15] - 政策执行偏差:部分城市收储资金未到位,改造项目停滞,如湛江产业用地收储周转资金缺口达80% [16] 长期变量 - 人口结构变化: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率达21.9%,住房需求总量见顶,三四线城市“老龄化+低生育率”加剧供需失衡 [17] - 房产税试点扩围:财政部已启动立法调研,若2026年试点扩围,或抑制投资需求,上海、重庆试点使投资性购房比例降12%-15% [18] 结论与策略建议 房价走势判断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价涨5%-10%,非核心区域平稳;强二线城市房价温和涨3%-5%;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房价跌5%-10% [18] 投资策略 - 刚需群体优先选一线城市核心区或强二线城市地铁房;投资者规避三四线城市,关注一线城市旧改片区及强二线城市产业新城;房企聚焦“保交楼”与现金流管理,谨慎拿地 [19] 政策预期 - 货币政策预计2025年下半年LPR再降0.25个百分点,首套利率或破3%;收储政策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扩至5000亿元,支持人口流入城市;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或提至30%,严控大拆大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