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miconductor self - reliance
icon
搜索文档
大中华区半导体:国产深紫外(DUV)、测试及人工智能芯片热潮持续提振乐观情绪-Greater_China_Semiconductors_Domestic_DUV_TestingAI_Chips_Boom_Fuels_Ongoing_Optimism
2025-09-19 11:15
**行业与公司** 行业涉及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 重点关注半导体代工、设备及AI芯片领域 具体公司包括中芯国际(SMIC 0981 HK)、ASMPT (0522 HK)、OmniVision (603501 SS)、SG Micro (300661 SZ)、上海万业企业(600641 SS)以及国产DUV光刻机初创企业Yuliangsheng (YLS)[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国产DUV光刻机取得突破性进展 YLS研发的首台国产DUV光刻机已进入中芯国际测试阶段 但尚未完全实现组件国产化 且需经过1-2年资格认证才能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1] * 中国网信办要求云服务商停止测试英伟达RTX Pro 6000D芯片并取消现有订单 因国内云服务商对该芯片需求较低 且国产AI芯片(昇腾、寒武纪、昆仑芯等)性能正快速追赶[1] * 半导体设备需求受国产化推动增长 ASMPT和万业企业因AI驱动先进封装需求增加而受益 ASMPT目标价85港元(基于22倍2026年PE) 万业企业目标价13元(基于1.5倍2025年PB)[1][4][10] * 模拟芯片国产化处于早期阶段 SG Micro目标价100元(基于65倍2026年PE) OmniVision目标价180元(基于50倍2025年PE) 两者均受益于汽车CIS份额提升及国产化政策支持[6][8] * 中芯国际目标价53港元(基于2.4倍2026年PB) 受益于中美脱钩需求及半导体行业逐步复苏 但面临折旧负担加重带来的毛利率压力[12][13]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因素包括半导体行业复苏延迟、关键技术市场份额流失、出口限制延伸至后端设备、汽车CIS价格压力、智能手机规格升级停滞以及地缘政治关税壁垒[5][7][9][11][14][15] * 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成为关键上行风险 包括政府新国产化目标、非美技术组件替代完成以及半导体资本支出周期好转[11][14] * 披露信息显示花旗与ASMPT、OmniVision、中芯国际存在做市商关系或非投行服务补偿 并提示中芯国际受美国行政命令13959投资限制[25][26][29][43] **数据引用** * ASMPT估值:22倍2026年PE[4] * OmniVision估值:50倍2025年PE[6] * SG Micro估值:65倍2026年PE[8] * 万业企业估值:1.5倍2025年PB(低于5年平均2.2倍)[10] * 中芯国际估值:2.4倍2026年P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