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imulus Policy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思考-尽管关税缓和,通缩仍在持续
摩根· 2025-06-24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GDP预计维持在4.5%,关税冲击减小,但通缩仍将持续 [2][4] - 国内刺激政策力度较轻且推迟,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不同安排,存在多种情景假设 [7][12] - 中美贸易关税虽有所缓和但仍处高位,解决贸易问题困难,中国出口和贸易有自身特点 [13][19] - 消费、房地产、物价、企业定价等方面存在问题,政策以供给为中心,产能过剩需结构改革 [42][67] - “5R”再通胀战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有住房库存消化、社会福利改革、生育补贴等再通胀途径 [75] - 人民币对美元温和升值,对一篮子货币适度贬值,有国际化相关举措 [102] - 科技领域新兴行业资本支出增强,AI处于扩散早期,中国在AI等技术领域有竞争力和发展机遇 [128][132] - 长期来看,中国在产业升级、人形机器人、脱碳等方面有结构性机会 [167][178][1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GDP增长:2025年GDP预计维持在4.5%,受关税冲击小于5月12日前 [2] - 通缩情况:通缩持续,2023年2季度至2026年4季度预计有15个季度处于通缩 [4][5] - 国内刺激政策:政策重点可能是在2 - 3季度提前实施已宣布的2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补充预算推迟到2025年4季度且规模减小 [7][9] 贸易关税 - 关税水平: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预计维持在当前约40%的水平,仍有升至50 - 90个百分点的可能 [13][14] - 出口情况:中国出口增长2025年2季度可能保持强劲,下半年放缓 [15] - 贸易协议:中美贸易协议达成难度增大,伦敦协议积极但范围可能有限 [19][40] 消费与物价 - 消费情况:消费改善受政策驱动,但就业市场疲软导致潜在动力不足 [44] - 房地产市场:二手房销售失去1季度动力,交易价格持续下降 [47] - 物价情况:核心CPI略有改善,PPI通缩压力持续,企业定价能力较弱 [52][56] 政策与改革 - 政策导向:政策仍以供给为中心,投资增长与需求不匹配,产能过剩需结构改革 [62][67] - “5R”战略:“5R”再通胀战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包括再通胀、再平衡、重组、改革、重振等方面 [75] 再通胀途径 - 住房库存消化:城市更新100万套现金安置计划是积极举措,低线城市库存压力大 [76][78] - 社会福利改革:中国社会福利支出低,增加支出可释放预防性储蓄,福利体系碎片化且不平衡 [82][89] - 生育补贴:新生儿数量下降,家庭生育意愿低,经济压力是主要原因 [97][99] 人民币汇率 - 汇率走势: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温和升值,对一篮子货币适度贬值,2025年末USDCNY为7.15,2026年末为7.05 [102][103] - 国际化举措:有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一系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119] 科技领域 - 新兴行业:新兴行业资本支出增强,受AI应用和政策支持 [128][130] - AI发展:中国在AI领域创新追赶,价值从硬件向应用转移,AI人才多,本地GPU将满足大部分需求 [135][139][147] - 其他技术: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和自动驾驶领域有竞争力 [150][155] 长期机遇 - 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具备规模、适应性、绿色转型、自动化和人才等优势,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167][169] - 人形机器人:预计到2050年全球累计采用10亿台人形机器人,中国占比约30% [178][180] - 脱碳:到2030年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将低于化石能源,能源转型将带来超5000亿美元累计成本节约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