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hipbuilding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交通运输_中国航运与造船行业调研要点_新造船企业入局;定价与成本;航运细分领域展望-China Transportation_ China Shipping and Shipbuilding Trip Takeaways_ new shipbuilding entrant; pricing & costs; shipping sub-segments outlook
2025-10-27 08:52
好的,我已经仔细阅读了这份关于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实地调研纪要。以下是根据要求整理的详细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核心行业为**航运业**与**造船业** [1] * 涉及的航运子板块包括**集装箱运输**、**油轮运输**(特别是VLCC)、**干散货运输**(特别是好望角型船)、**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以及**液化石油气(LPG)运输船** [8][10] * 提及的上市公司包括: * **造船公司**:恒力重工(通过广东松发陶瓷(603268.SS)借壳上市)、扬子江船业(YAZG.SI)、中国船舶集团(CSSC, 600150.SS) [1][5][11][35] * **航运公司**:中远海运控股(COSCO Shipping Holdings, 601919.SS/1919.HK)、中远海运能源(COSCO Shipping Energy, 600026.SS/1138.HK)、海丰国际(SITC, 1308.HK) [1][37][39][43] * **其他**:中远海运发展(COSCO Shipping Development, 601866.SS/2866.HK,主营集装箱制造与租赁、船舶租赁) [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新进入者(恒力重工)的影响与现状 * 恒力重工是雄心勃勃的新进入者,目标年钢材加工量230万吨,完全投产后产能可能是扬子江船业的1.5-2倍(扬子江全球市场份额为4-5%)[5] * 其产能目标可能使全球供应增长预测在基准情景上有3-4%的上行风险,但对其新造船价格的进一步影响有限,因产能爬升需要时间且中国其他船厂(尤其是国企)产能扩张纪律性强 [5] * 恒力重工当前订单簿为127艘船,500万修正总吨(CGT),价值约120亿美元,目标达到200亿美元 [12] * 计划交付量:2025年23艘(0.5百万CGT),2026年47艘(1.1百万CGT),2027年43艘(1.6百万CGT)[12] * 船用发动机业务目标年产能180台,2025/26年计划交付60/100台,目标毛利率20-30% [6][12][13] * 公司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1%(2024年上半年为10%),净利润率10%,净债务58.8亿人民币,指导2025-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亿、16亿、21亿人民币 [18] 2. 中国船厂的定价与成本展望 * 扬子江船厂认为,在中韩船厂新造船价格差距扩大至10%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建造船舶的港口费影响有限,且中国船厂自7、8月起已重新夺回新船订单市场份额 [10][34] * 扬子江船厂目前在建的多数是2023年签订的合同,尚未开始建造2024年以更高价格和更优产品组合签订的新船 [10][27] * 恒力重工和扬子江船厂均预计中期钢材价格将相对稳定,有利于成本控制 [10][34] 3. 航运各子板块前景与新船订单展望 * **油轮(特别是VLCC)**:观点积极。中远海运能源看好未来两年供需动态和运价,驱动因素包括贸易路线重构(因对影子船队的制裁和特殊港口费)、供应增长低、旧船淘汰以及港口拥堵降低运营效率 [9][10][43]。中远海运能源的VLCC盈亏平衡点TCE为3.2万美元/天 [43] * **干散货船(特别是好望角型)**:专家观点乐观,因供应增长仅1-2%,且西非洲有新运输需求 [10] * **集装箱船**:观点保守。尽管中远海运控股表示未来一个月亚欧线和跨太平洋航线舱位已订满,可能支持现货运价上涨,但中期面临大量新船交付的压力 [9][10]。专家认为高运价不可持续,将拖累新集装箱船订单 [46] * **产品油轮和LNG运输船(LNGC)**:中期观点保守,主要因大量新船交付。专家指出到2027年LNGC供应将比2024年增加30%,远超6%的长期平均需求增长 [10][46] * **新船订单展望**:专家预计油轮和大型散货船的新船订单将增加,而集装箱船和LNGC的新船订单中期将承压 [10][46] 4. 其他重要内容 * **中远海运控股**:无计划将运力撤出美国航线,将自行承担USTR港口费。目标在2030年前保持全球第一梯队集装箱船队规模(总运力达500万TEU),可能带来更多新船订单 [39] * **海丰国际(SITC)**:第四季度迄今亚洲区内运价同比下跌3%,但公司有信心其单船利润比行业平均水平至少高50美元/TEU,并计划中期每年增加10艘船 [40][41] * **中远海运发展**:预计新集装箱需求保持强劲(因庞大的新集装箱船订单),其集装箱租赁业务(通过Florens)出租率达99%。船舶租赁业务有52艘新散货船待交付 [45] * **中国船舶集团(CSSC)**:合并后协调子公司投标,现有订单覆盖至2029-2030年。认为中国国企产能扩张有纪律,仅恒力重工和舟山小厂在扩张 [38] * **IMO法规**:专家不担心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惩罚的执行问题 [46]
HD Hyundai, Huntington Ingalls to partner on U.S. Navy support ships (HII:NYSE)
Seeking Alpha· 2025-10-27 03:10
合作主体与协议 - 韩国现代重工业集团与美国国防承包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签署合作协议 [2] - 协议内容为共同为美国海军建造辅助舰船 [2] - 谅解备忘录在韩国庆州签署 [2]
HD Hyundai Heavy, Huntington Ingalls to jointly build U.S. navy auxiliary ships
Reuters· 2025-10-26 19:25
合作主体与性质 - 韩国HD现代重工业与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1] - 合作性质为共同建造美国海军辅助舰船 [1] 合作内容 - 联合建造项目针对美国海军的辅助舰船 [1]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and HII Execute Memorandum of Agreement to Collaborate on Distributed Shipbuilding and Pursue Teaming on Auxiliary and Commercial Vessels
Globenewswire· 2025-10-26 18:00
合作签署与核心目标 - 全球领先的造船商HII与HD现代重工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推进美韩两国造船对话的目标[1]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国及公司间更深层次协作的开始,旨在支持美国军用和商用造船业的持久变革[2] - 合作旨在改造美国造船工业基础,并加速船厂的生产吞吐量[2] 合作重点领域 - 探索在分布式造船和柔性船舶建造领域的联合投资,以加强和扩大美国造船工业基础[5] - 利用双方的综合专业知识,共同寻求海军辅助舰船建造项目的战略合作机会[5] - 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等领域合作,分享工程、研发和技术实施的最佳实践[5] - 加强美国海军在印太战区的舰船全生命周期支持[5] 具体合作项目与历史 - 2025年10月初,两家公司同意共同竞标美国海军下一代后勤舰的概念设计合同,HII提供复杂造船经验,HHI提供已在新西兰和韩国海军使用的成熟设计经验[4] - 此次谅解备忘录建立在两家公司先前合作基础上,2024年4月已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分享最佳实践、提高成本效率、缩短建造周期并探索扩大美国造船能力的机会[8] - 2025年10月初,HHI的海军与特殊船舶事业部高管和技术人员访问了HII在密西西比州的英格尔斯造船厂,以加强合作[8] - 2025年9月,HHI开始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服役的41,000吨级舰队干货和弹药船USNS Alan Shepard进行定期大修,进一步强化了合作[8]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HII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商,拥有超过135年的历史,员工约44,000名,提供从舰船到无人系统、网络、情报监视侦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合成训练的关键能力[10] - HD现代重工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商,引领全球造船业,市场份额约为10%,截至2023年已向51个国家的335家船东交付了超过2,300艘船舶[10] - HHI作为韩国海军授权的国防工业造船商和工程顾问,拥有50年的海军造船经验和积累的军舰技术,能够设计和建造各种成熟且先进的船体形式的可靠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及辅助支援舰[11]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and HII Execute Memorandum of Agreement to Collaborate on Distributed Shipbuilding and Pursue Teaming on Auxiliary and Commercial Vessels
Globenewswire· 2025-10-26 18:00
合作签署与背景 - 全球领先的造船企业HII与HD现代重工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签署谅解协议,以推进美韩造船对话目标[1] - 签约仪式由现代重工海军与特种船舶事业部总裁Joo Won-ho和HII海事系统与公司战略执行副总裁Eric Chewning出席[1]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国及公司间更深层次协作的开始,旨在支持美国军用和商用造船业的持久变革[2] 合作战略重点 - 探索在分布式造船和灵活船舶建造领域的联合投资,以加强和扩大美国造船工业基础[5] - 利用双方综合专业知识,寻求海军辅助造船项目的战略合作机会[5] - 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等领域合作开展工程、研发和技术实施的最佳实践[5] - 加强美国海军印太战区舰船全生命周期支持[5] 具体合作项目与行动 - 2025年10月初,两家公司同意共同竞标美国海军下一代后勤舰的设计合同,以响应美国海军的概念设计阶段提案请求[4] - 合作将利用HII的复杂造船经验和现代重工为新西兰及韩国海军提供的成熟设计专长[4] - 2025年4月,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分享最佳实践,提高成本效率并缩短建造周期,同时探索扩大美国造船能力的机会[8] - 2025年10月初,现代重工技术团队访问HII在密西西比州的英格尔斯造船厂,以加强协作[8] - 2025年9月,现代重工开始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服役的41000吨级干货弹药船USNS Alan Shepard进行定期大修[8] 公司背景与实力 - HII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商,拥有超过135年的历史,员工约44000名,业务范围从船舶到无人系统、网络、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10] - 现代重工是世界第一大造船企业,约占全球市场份额10%,截至2023年已向51个国家的335家船东交付超过2300艘船舶[10] - 现代重工作为韩国海军授权的国防工业造船商和工程顾问,拥有50年的海军造船经验和成熟的战舰技术,能够设计建造各种现代可靠的战斗舰艇和辅助支援舰船[11] 未来展望与活动 - HII执行副总裁Eric Chewning将于2025年10月27日在APEC CEO峰会期间的未来科技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合作成果并概述造船领域双边合作的未来方向[7] - 现代重工总裁Joo Won-ho表示,通过共同参与美国海军采购计划及在美国建立船舶生产基地的投资,两国关键产业正迈向更深层次的战略协作,结合韩国尖端造船技术与美国国防部门的强大市场竞争力将产生强大协同效应[6]
HII Successfully Completes Second Builder's Sea Trials for Destroyer Ted Stevens (DDG 128)
Globenewswire· 2025-10-25 02:00
项目进展 - HII旗下英格尔斯造船分部成功完成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泰德·史蒂文斯号(DDG 128)的第二次建造商海试 [1] - 海试在墨西哥湾持续数日 测试了船舶的主推进系统 作战系统和其他关键系统 为未来的验收试验做准备 [1] - 第二次海试期间 团队完成了额外的船体 机械 电气和作战系统测试 包括测试第二代Flight III AN/SPY-6(V)1雷达系统和宙斯盾Baseline 10作战系统 [2] 公司能力与行业地位 - 英格尔斯造船是密西西比州最大的制造雇主 为美国海军设计 建造和维护驱逐舰已超过86年 [7] - HII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商 拥有超过135年的历史 员工总数达44,000名 [9] - 公司业务范围从船舶延伸至无人系统 网络 情报监视侦察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合成训练 [9] 产品与技术 - Flight III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代表了美国海军下一代水面作战舰艇 通过多项设计修改显著提升了能力 [6] - 英格尔斯造船已向美国海军交付了35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包括首艘Flight III舰艇杰克·H·卢卡斯号(DDG 125) [6] - 目前公司另有5艘Flight III驱逐舰正在建造中 包括泰德·史蒂文斯号(DDG 128) 杰里米·丹顿号(DDG 129)等 [6]
General Dynamics(GD)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4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亿美元,增幅达106% [3]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0亿美元,增幅127% [3]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亿美元,增幅139% [3]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388美元,同比增长053美元,增幅158% [3]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 [3]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利润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 [3]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3] - 前三季度累计每股收益增长19% [3] - 每股收益比市场共识预期高出018美元,主要得益于高于预期的营收和略好的营业利润率 [4] - 营业利润率环比改善30个基点 [4] - 自由现金流表现显著优于第二季度 [4] -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约为520亿美元,利润率约为103% [23] - 公司上调全年每股收益预期至1530美元至1535美元之间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航空航天 - 第三季度营收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752亿美元,增幅达303% [3][5]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41% [5]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33%,同比提升100个基点 [5] - 当季度交付39架飞机,同比增加11架,其中包括13架G700和3架G800的首次交付 [5] - 去年同期交付了9架高利润率的G650ER,本季度则无该机型交付 [5] - 前三季度航空航天营收增长182亿美元,增幅242% [6] - 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增长386亿美元,增幅439% [6] - 前三季度飞机订单单位数量同比增长56% [12] - G700和G800的制造工时在本年度内逐季度下降 [12] - 前三季度共交付113架飞机,去年同期为89架 [12] 作战系统 - 第三季度营收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 [7]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 [8]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49%,同比提升20个基点 [8] - 环比来看,营收下降14%,但营业利润增长34%,营业利润率改善70个基点 [8] - 前三季度营收为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 [8] - 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5亿美元,同比增长33% [8] - 第三季度订单额超过44亿美元,订单出货比为2:1 [8] - 季度末积压订单约为187亿美元 [9] 船舶系统 - 第三季度营收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497亿美元,增幅138% [9]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8% [9]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0个基点 [9] - 前三季度营收为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10] - 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10] - 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但利润率维持在7%左右 [10] 技术 - 第三季度营收为33亿美元,同比下降16% [10]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32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营业利润率改善10个基点 [10] - 前三季度营收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5% [10] - 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87亿美元,增长近5%,营业利润率改善10个基点 [10] - 第三季度订单出货比为18:1,季度末积压订单为169亿美元,环比增加27亿美元 [10] - 前三季度订单出货比为13:1 [11] - 集团正在追踪的潜在机会总额超过1130亿美元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领域订单势头强劲,特别是北美市场 [6][26] - 作战系统业务需求强劲,尤其是在弹药和国际战车业务方面,欧洲战区对所有级别战车的需求都在增加 [8] - 作战系统订单主要来自欧洲等国际市场 [9] - 船舶系统增长由哥伦比亚级和弗吉尼亚级潜艇的建造量增加推动 [9] - 技术业务订单活动强劲,特别是在网络、零信任环境和人工智能领域 [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航空航天产品更新战略是长期性的,旨在用全新产品满足客户各种任务需求,G800是G650ER的替代机型 [36][52] - 公司坚持核心业务,专注于所擅长的领域,如战术桥梁和高性能战车,不轻易涉足不熟悉的领域 [57] - 在船舶建造方面,公司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提高产量同时保证质量的挑战 [67] - 公司对超音速飞机的商业案例持怀疑态度,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44] - 航空航天生产速率将根据积压订单和需求情况逐步提升 [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当前政府停摆带来了不确定性,若持续时间较长,将对业务产生影响,特别是周期较短的业务 [23][32] - 供应链状况整体有所改善,但部分领域仍难以满足大幅增长的需求 [14][38] - 船舶建造业务的效率提升关键在于供应链的稳定以及工人在学习曲线上取得的进步 [39][73] - 欧洲业务模式具有优势,本土化工程设计、制造使其在欧洲拥有强大的竞争地位和最大的现役车队 [50] - 国防预算环境方面,公司过去七年已进行大量投资以预期增长,目前尚未看到关于限制股东现金回报的正式要求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整体订单出货比为15:1,所有四个业务板块的订单出货比均至少为12:1 [17] - 国防板块订单出货比为16:1,航空航天板块连续两个季度达到13:1 [17] -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订单出货比为15:1 [17] - 季度末总积压订单达到创纪录的10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6% [17] - 船舶系统和技术业务的积压订单均创历史新高 [17] - 总估计合同价值(包括期权和IDIQ合同)也创下1677亿美元的新纪录,各国防板块均创新高 [18]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9亿美元,相当于净收入的179% [18] - 预计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约为第三季度的一半,全年自由现金流转化率预计在90%左右 [19] - 资本支出受政府停摆不确定性影响,公司采取了审慎的现金管理措施 [19][21]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为21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6%,前三季度为552亿美元,全年目标超过销售额的2% [20] - 第三季度支付股息403亿美元,偿还商业票据696亿美元 [20] - 前三季度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18亿美元 [20] - 季度末现金余额为25亿美元,净债务为55亿美元,较上季度减少17亿美元 [21] - 季度利息支出为7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8200万美元;前三季度利息支出为251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248亿美元 [21] - 第三季度实际税率为167%,前三季度为172%,全年预期约为175% [2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航空航天订单强劲的原因是什么?地理分布上哪个区域表现突出? - 订单强劲主要源于经济实力、新机型推出以及交付节奏改善等多种因素 [25] - 北美市场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区域 [26] 问题: 对国防客户可能要求公司增加自有资金投入并限制股东现金回报的报道有何看法? - 公司过去七年已进行大量投资以预期增长,目前尚未见到此类要求,但会继续在认为 prudent 的领域进行投资 [29] 问题: 强劲的自由现金流中是否有不寻常的国防预付款项,特别是来自欧洲的? - 本季度自由现金流中没有不寻常的国防预付款项 [30] 问题: 政府停摆的影响如何?"长期停摆"如何定义?是否已观察到具体影响? - 尚未对现金收款产生影响,但部分合同签订人员已休假,这会推迟合同签订 [32] - 停摆持续时间未知,公司正按周评估风险,若持续到明年,对业务影响的风险将增加 [32][33] - 长期停摆若持续到2026年,影响将更为显著,特别是对供应链 [33] 问题: 湾流宇航未来的产品开发策略是怎样的? - 产品更新是长期战略,已完成机队全面更新,未来将适时进行产品升级 [36][37] 问题: 如何提升船舶建造业务的效率?主要杠杆是什么? - 供应链稳定是提升效率的最大影响因素,政府投资已使关键物料供应在过去两年增长40%,总零件接收量增长75% [38][39] - 其他杠杆包括对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员工发展和培训的投资 [39] 问题: 技术业务积压订单中未拨付部分显著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何时能转化为收入? - 未拨付部分增加主要是时间安排原因,并非特定因素驱动 [42] - 技术业务订单势头强劲,特别是GDIT,其在网络、零信任、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开始见效,订单出货比超过2:1 [43] 问题: 超音速飞机会否是下一个新项目? - 公司目前尚未看到可行的超音速飞机商业案例 [44] 问题: 强劲的订单和积压订单是否会促使湾流提高生产速率? - 生产速率由积压订单和需求驱动,目前对现有速率感到满意,若需求和积压订单持续增长,将按计划逐年提高速率 [46] 问题: 哥伦比亚级首舰的建造进度如何?延迟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措施? - 首舰目前约完成60%,主要模块将于年底前准备就绪进行组装测试 [47] - 延迟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链从低速率生产急剧提升至五倍产量所面临的挑战 [59] - 缓解措施包括政府资金支持供应链成熟与扩张、员工培训项目投资、提高工资竞争力以及生产设施投资 [59][60] 问题: 作战系统业务未来增长前景如何?欧洲本土业务的价值是什么? - 国际战车需求和弹药需求增长将推动作战系统业务增长,抵消美国战车业务的短期阻力 [49] - 欧洲本土业务拥有本土工程设计、制造能力,由所在国国民管理,这一模式非常成功,使公司在欧洲拥有强大的竞争地位和最大的现役车队 [50] 问题: G800订单在多大程度上由G650的替换周期驱动?相关渠道如何? - G800是G650ER的替代机型,客户兴趣浓厚,本季度订单领先,渠道强劲,过渡顺利 [52] 问题: 新机型(G700/G800)的学习曲线如何影响利润率?研发费用趋势如何? - G700和G800均处于学习曲线下降阶段,G650ER是成熟的高利润率机型,G800需要时间达到类似水平 [55] - 供应链稳定是利润率改善的关键 [55] - 研发费用预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仍有飞机需要完成认证 [56] - G800主要替代G650,G700则有助于扩大市场 [56] 问题: 鉴于欧洲增长潜力,是否会加大在该地区的投资?是否会超出当前业务范围? - 公司目前拥有足够的设施和基础设施,将坚持核心业务,专注于所擅长的领域 [57] 问题: 新政府下的合同环境有何变化?国际订单中直接商业销售与对外军售的比例如何? - 未观察到合同环境有根本性变化,但某些客户强调速度,导致合同签订有时更快,有时更慢 [63] - 对外军售渠道需求强劲但落实缓慢,欧洲以直接商业销售为主,中东等地可能混合使用两种方式 [64] 问题: 关于哥伦比亚级和弗吉尼亚级下一批次的合同谈判,预期时间和形式如何?合同条款是否会更有利? - 预计相关合同将在本年度内签订,合同将规模庞大且复杂 [67] - 公司与政府合作关系紧密,共同致力于提高产量并保证质量 [67] 问题: 船舶系统业务销售增长能否持续达到每年10亿美元?达到稳定建造节奏后利润率能否回到8%-9%? - 预计近期将保持过去几年的强劲增长态势 [72] - 利润率扩张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稳定和产量提升 [73]
HII’s Ingalls Shipbuilding Authenticates Keel of Destroyer Thad Cochran (DDG 135)
Globenewswire· 2025-10-24 04:30
公司近期业务进展 - HII旗下英格尔斯造船厂为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萨德·科克伦号(DDG 135)举行龙骨铺设仪式 [1] - 该舰是英格尔斯造船厂目前正在建造的五艘Flight III型驱逐舰之一 [8] - 英格尔斯造船厂已累计交付35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其中包括首艘Flight III型舰USS Jack H Lucas号(DDG 125) [8] - 公司目前还在建造多艘驱逐舰,包括Ted Stevens号(DDG 128)已完成首次建造商海试并正进行第二次试航、Jeremiah Denton号(DDG 129)、George M Neal号(DDG 131)、Sam Nunn号(DDG 133)以及萨德·科克伦号(DDG 135) [8] 公司行业地位与历史 - HII是美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商,拥有超过135年的历史 [11] - 旗下英格尔斯造船厂是密西西比州最大的制造雇主,为美国海军设计、建造和维修两栖舰船及驱逐舰已超过86年 [9] - HII是一家全球性的全领域国防供应商,员工总数达44,000名 [11] - 公司提供的关键能力范围广泛,从舰船到无人系统、网络、情报监视侦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合成训练 [11]
HII Hosts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Leaders at Ingalls Shipbuilding, Reinforc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Globenewswire· 2025-10-21 02:00
合作进展 - HII公司与HD现代重工业于2025年10月在其英格尔斯造船分部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以推进双方在4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的共同目标[1] - 双方领导人就造船技术和制造流程交换了见解,并讨论了商业和军用造船的机遇[1] 合作目标与预期 - 此次合作旨在利用双方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最大化生产效率,并加强全球国防工业[5] - HII公司高管表示,此次合作是朝着提升英格尔斯造船厂产能、加强和扩大美国造船工业基础迈出的有力一步[5] - HD现代重工业高级副总裁对合作发展抱有高度期望,希望分享创新方法为客户带来显著价值[5] 技术与能力展示 - 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船厂,观察了英格尔斯正在使用的尖端机器人技术和其他现代生产能力[2] - 此次访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展示了创新如何推动造船业实现更高的效率和一致性[2] - HII公司强调了过去几年在船厂技术上的重大投资,并期待此次访问产生的想法在未来几个月发展,以创造提高效率、加速为美国海军舰队交付关键船舶的机会[2] 公司背景 - HII是全球性的全领域国防供应商,其使命是交付世界上最强大的船舶和全领域解决方案[7] - 作为美国最大的军用造船商,HII拥有超过135年的历史,提供从船舶到无人系统、网络、ISR、AI/ML和合成训练的关键能力,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拥有44,000名员工[8]
HD Hyundai Vice Chairman Chung Kisun Promoted to Chairman
Prnewswire· 2025-10-20 14:24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SEOUL, South Korea, Oct. 20, 2025 /PRNewswire/ --Â HD Hyundai announced that Executive Vice Chairman Chung Kisun has been promoted to Chairman in its latest executive appointments. Continue Reading Chung Kisun, HD Hyundai Chairman Chairman Chung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Yonsei University and an MBA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began his career in 2009 in the Finance Team of the Corporate Planning Division at HD Hyundai Heavy In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