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Equipment
搜索文档
ASML's 50% Rally: More Than Just AI Hype?
Forbes· 2025-10-23 17:32
近期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周上涨近8%,自8月初以来已飙升近50% [2] - 此轮上涨源于对半导体行业周期的重新乐观情绪,由强劲的季度业绩、持久的长期指引和持续的AI芯片需求推动 [2] - 市场情绪在经历了数月的不确定性后转向更为积极的展望 [2] 财务业绩与未来指引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达到75亿欧元(约合87亿美元) [3] - 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在92亿欧元(107亿美元)至98亿欧元(114亿美元)之间,推动全年营收达到约325亿欧元(378亿美元) [3] - 公司预计全年毛利率将略高于52%,并重申2030年营收目标为440亿欧元(512亿美元)至600亿欧元(698亿美元),毛利率目标在56%至60%之间 [3] 市场需求与客户动态 - AI相关支出保持强劲,主要公司如英伟达和博通因训练和运行复杂模型的需求而实现大幅增长 [5] - 公司的多个最大客户已在增加EUV产能以满足AI芯片的上升需求 [5] - 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表示,它们在本财年可能累计投资超过364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可能间接转化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5] 订单与业务能见度 - 最近一个季度,公司报告的净预订额为54亿欧元(63亿美元),未交付订单积压约为330亿欧元(380亿美元) [7] - 公司大部分产品的交付周期为12至18个月,当前的订单反映了客户对直至2026年的信心,预示着未来的收入增长 [7]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是极紫外光刻机的独家供应商,这些机器用于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是AI和计算革命的关键推动者 [2][8] - EUV光刻技术利用超短波长的光在硅片上蚀刻复杂的电路图案,是实现5纳米及更小制程尖端芯片生产的关键 [8] - 该技术对于延续摩尔定律至关重要,使芯片制造商能够持续提升计算能力和成本效益,这构成了公司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支撑 [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预计2026年对中国客户的销售额将较2024年和2025年出现下降,这是一个重大风险,因为中国在最近一个季度占其系统销售额的约42% [4] - 销售下滑是荷兰政府与美国政策协调后收紧出口限制的结果,限制了对中国芯片制造商销售最先进的光刻机 [4] - 尽管如此,管理层向投资者保证,预计2026年的净销售额不会低于2025年的水平,这一澄清对于稳定市场预期至关重要 [4] 估值考量 - 公司股票目前交易于2025财年预期收益的36倍,估值倍数相对较高 [7] - 根据市场共识估计,公司今年营收预计将以相对强劲的15%速度增长 [7] - 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尖端且高度专有的技术以及对生成式AI趋势的敞口,也可能增强其股票吸引力 [7]
ASML’s 50% Rally: More Than Just AI Hype?
Forbes· 2025-10-23 17:00
公司近期表现与市场情绪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周上涨近8%,自8月初以来飙升近50% [2] - 股价反弹源于对半导体行业周期的乐观情绪重燃,由强劲的季度业绩、稳健的长期指引和持续的AI芯片需求推动 [2] - 公司是全球最先进芯片制造所需的极紫外光刻机的独家供应商,是AI和计算革命的关键推动者 [2] 财务业绩与展望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达到75亿欧元(约合87亿美元),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在92亿欧元(107亿美元)至98亿欧元(114亿美元)之间 [3] - 预计全年营收约为325亿欧元(378亿美元),符合公司年初发布的全年预测中值 [3] - 预计全年毛利率略高于52%,并重申2030年营收目标为440亿欧元(512亿美元)至600亿欧元(698亿美元),毛利率目标为56%至60% [3] - 公司预计2026年对中国客户的销售额将低于2024年和2025年水平,但管理层向投资者保证,2026年净销售额预计不会低于2025年水平 [4]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AI支出整体保持强劲,对训练和运行复杂模型的需求推动了对高性能半导体的需求,这正是公司设备能够制造的芯片类型 [5] - 公司的几家最大客户已在增加EUV产能以满足AI芯片需求的增长 [5] - 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Meta表示,它们在本财年可能累计投资超过364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可能间接转化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增长 [5] - 公司报告最近一个季度的净预订额为54亿欧元(63亿美元),积压订单约为330亿欧元(380亿美元) [7] 公司技术与竞争地位 - 公司生产半导体行业乃至全球最先进的制造工具,其突出的产品是极紫外光刻机 [8] - EUV系统利用超短波长的光在硅片上蚀刻复杂的电路图案,用于制造5纳米及更小尺寸的领先芯片 [8] - EUV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该定律指晶体管密度大约每两年翻一番,使芯片制造商能够持续提升计算能力和成本效益 [8] - 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尖端且专有技术以及对生成式AI趋势的涉足,增强了其股票的吸引力 [7]
B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N.V. Announces Q3-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10-23 16:00
Q3-25 Orders Up 36.5% vs. Q2-25. Revenue and Net Income of € 132.7 Million and € 25.3 Million, Respectively YTD-25 Revenue and Net Income of € 425.0 Million and € 88.8 Million, Respectively New € 60 Million Share Repurchase Program Initiated DUIVEN, the Netherlands, Oct. 23, 2025 (GLOBE NEWSWIRE) -- B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N.V. (the “Company” or “Besi”) (Euronext Amsterdam: BESI; OTC markets: BESIY), a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assembly equipment for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oday announced its results ...
Applied Materials: The Valuation Story Is Running Ahead Of Evidence (NASDAQ:AMAT)
Seeking Alpha· 2025-10-23 14:44
I am becoming increasingly valuation sensitive in what I believe is an unfolding regime of volatile headline index consolidation. The right growth narratives will still continue to hold on to dizzy valuations - but is Applied Materials (I am a stock analyst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financial modeling, and risk management. My focus is on equity valuation, market trends, and portfolio optimization to uncover high-growth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s a former Vice President at ...
Applied Materials: The Valuation Story Is Running Ahead Of Evidence
Seeking Alpha· 2025-10-23 14:44
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分析师在认为即将展开的震荡行情中 对估值变得更为敏感 [1] - 正确的增长叙事仍将维持高估值 [1] - 对应用材料公司的高估值提出疑问 [1] 分析师背景与方法论 - 分析师拥有超过20年量化研究、金融建模和风险管理经验 [1] - 分析方法侧重于股票估值、市场趋势和投资组合优化 以发掘高增长投资机会 [1] - 曾担任巴克莱银行副总裁 领导模型验证、压力测试和监管金融团队 [1] - 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1] - 与研究伙伴共同撰写投资研究 结合严谨的风险管理和长期价值创造视角 [1] - 对宏观经济趋势、企业盈利和财务报表分析有特别兴趣 [1]
Aalberts N.V.: Aalberts reports third quarter 20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10-23 13:30
Utrecht, 23 October 2025 Aalberts reports third quarter 2025 results In the third quarter Aalberts realised EUR 772.5 million revenue, which translates into 1.9% organic revenue decline compared to the third quarter of last year. We realised EUR 96.3 million EBITA or 12.5% EBITA margin. In challenging market environments, we continued our focus on added value margin protection, cost out, operations excellence programmes, footprint optimisation, purchase savings and inventory optimisation initiatives to dri ...
Lam Research anticipates China revenue below 30% in 2026 as AI drives record $5B+ quarters (NASDAQ:LRCX)
Seeking Alpha· 2025-10-23 10:14
To ensure this doesn’t happen in the futur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okies in your browser.If you have an ad-blocker enabled you may be blocked from proceeding. Please disable your ad-blocker and refresh. ...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2026 Q1 - Results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NASDAQ:LRCX) 2025-10-22
Seeking Alpha· 2025-10-23 09:3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 文档内容仅为一条技术提示 要求用户启用浏览器JavaScript和cookies 并可能需禁用广告拦截器以继续操作 [1]
Lam Research(LRCX)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9月季度营收创纪录,达到53亿美元,环比增长3% [6][22] - 毛利率为50.6%,创下后Novelis时期新高,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 [6][21][28] - 营业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35% [6][29] -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26美元 [33] - 预计12月季度营收为52亿美元±3亿美元,毛利率为48.5%±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33%±1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为1.15美元±0.10美元 [37][38] - 递延收入余额为27.7亿美元,客户预付款减少约1亿美元 [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67亿美元 [34] - 库存周转率提升至2.6次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收入中,代工业务占比60%,创下连续第三个季度纪录,环比提升8个百分点 [23] - 内存业务占比34%,环比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非易失性内存占比18%,DRAM占比16% [23][24] - 逻辑及其他业务占比6% [23] - 客户支持业务群(CSBG)营收约为18亿美元,创下备件和服务收入纪录 [6][26] - CSBG业务预计在2025年实现同比增长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43%,环比提升8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客户推动 [25] - 台湾地区占比19%,韩国占比15% [25] - 预计2026年中国地区营收占比将降至30%以下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沉积和刻蚀等核心产品差异化,抓住AI数据中心需求带来的数十亿美元服务可用市场扩张和份额增长机会 [10] - 在NAND领域,客户为满足更高层数、更高性能设备需求而进行的升级,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带来400亿美元的WFE支出,公司凭借庞大的装机量基础有望获得高份额 [11][24] - 公司通过Ether干法EUV光刻、低k ALD薄膜等创新技术,在先进逻辑、DRAM和先进封装领域拓展产品组合 [14][16][17][18] - 公司与JSR公司建立关键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EUV图案化材料和先进ALD应用的前驱体材料 [14] - 公司投资面板级封装等新兴机会,预计年底前向全球20家客户发货或安装工具 [18][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WFE)支出预计略高于此前预期的1050亿美元,主要得益于高带宽内存(HBM)相关投资超预期 [7] - 2026年设备支出前景强劲,AI相关需求将支撑领先代工逻辑和DRAM的持续强势,以及NAND升级支出的延续 [7][8] - AI数据中心每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预计带来约80亿美元的WFE支出 [10][62] - 新近宣布的50%关联规则预计对2025年12月季度营收造成约2亿美元影响,对2026年全年营收影响约6亿美元 [7] - 2026年WFE支出预计下半年更为集中 [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9月季度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分配约9.9亿美元用于股份回购,平均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06美元 [32] - 季度股息支付为2.92亿美元,本月将股息从每股0.23美元提高至0.26美元 [33] - 公司承诺长期将至少85%的自由现金流返还给股东 [33] - 研发支出占运营费用的68%,公司投资于Vantex、Aqara、Halo和Dextro等创新项目 [29] - 全职员工人数增至约19,400人,主要增加在研发和现场组织 [3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AI基础设施支出公告是否已转化为业务可见性 [43] - 回答:近期公告为未来需求提供指引,但当前设备需求主要来自企业级SSD对NAND的影响、高于预期的位元需求以及NAND升级,这些是真实且近期的需求 [44][45][46][47] 问题:公司相对于WFE的优异表现及2026年展望 [48] - 回答:长期来看,由于3D器件、先进封装等技术趋势均需要大量沉积和刻蚀工艺,公司的市场(刻蚀和沉积)增速将超过WFE [49][50] 问题:12月季度营收指引上调的原因 [53] - 回答:WFE支出略强于预期,高带宽内存DRAM支出更强,若非中国受限实体影响,营收指引会更高,2026年将是增长年,上半年预计与今年下半年持平或略增 [54][55][56] 问题:2026年中国WFE支出为何可能下降 [57] - 回答:中国以外的全球跨国公司将非常强劲,其增长将抵消中国地区的下滑,目前看中国地区的支出计划确实会减少 [58][59] 问题:AI数据中心WFE强度及公司机会 [62][66] - 回答:每1000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对应约80亿美元WFE,随着技术节点向领先边缘推进,公司在WFE中的服务可用市场(SAM)份额从低三十几 percent 增至高三十几 percent,机会显著 [62][63][64][68][69] 问题:400亿美元NAND升级TAM的完成进度及2026年驱动因素 [70] - 回答:升级支出因位元需求高于预期而有所加速,2026年NAND升级业务仍将强劲,若高容量存储需求持续,升级可能加速,并最终过渡到产能增加 [71][72][73][88][89][90] 问题:清洁空间是否限制2026年WFE增长 [78] - 回答:物理基础设施的交付时间可能成为限制因素,设备供应链的交付周期通常 within 建厂周期,但设备供应商可能不是瓶颈,建议直接咨询客户其投资计划 [79][80][81] 问题:CSBG增长构成及营业利润率 [82] - 回答:CSBG由备件、服务、升级和Reliant四部分构成,其中三项在增长(备件、服务、升级),一项(Reliant)因成熟节点支出疲软而未增长,CSBG对营业利润率有增益作用,但未具体量化 [83][84] 问题:NAND订单加速信号及2026年驱动 [87] - 回答:400亿美元升级支出因需求信号增强而加速,2026年业务仍将以升级为主,因为庞大装机量仍有升级空间,升级会损失产能,若需求持续强劲,最终将过渡到产能增加 [88][89][90] 问题:NAND利用率高企是否会导致订单季度性波动 [94][95] - 回答:支出不会每个季度都增长,会有波动,但趋势是朝向400亿美元或更多升级支出,随着层数超过200层,公司设备强度也在增加,业务将包括升级和新工具 [97][99][100] 问题:在WFE增长但中国占比下降、税率提高的背景下,2026年EPS能否增长 [101] - 回答:未直接回答,指出客户结构变化是毛利率逆风,关税也是逆风,建议以12月季度指引为起点建模 [102][103] 问题:2026年下半年集中度的含义及对中国逆风的抵消 [107][110][111] - 回答:中国营收下降可能带来约15亿美元逆风,但全球跨国公司的强劲增长将完全抵消并超过这一逆风,驱动来自NAND、HBM和先进节点加速器 [111][112] 问题:9月季度中国营收强劲的原因 [118] - 回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国内客户,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保持平稳 [119] 问题:新产品Aqara和Halo的进展 [125] - 回答:新产品在代工逻辑、DRAM和NAND的技术拐点中取得良好进展,Aqara用于高深宽比导体刻蚀,Halo用于3D NAND字线应用,自2月投资者日以来进展良好 [125][126] 问题:背面供电技术的时间和规模预期 [127] - 回答:背面供电是刻蚀/沉积密集型技术拐点,对高计算设备性能扩展至关重要,公司预计将表现良好,预期未变 [128] 问题:AI相关WFE支出是否因供应商产能充足而允许客户延迟下单 [132][134][136] - 回答:公司与供应链密切合作确保产能,近期AI基础设施公告加速了需求,公司专注于满足客户需求 [137][138] 问题:2026年增长主要由内存还是代工逻辑驱动 [142][143] - 回答:增长可能来自两者,更多细节将在12月电话会议提供 [144] 问题:美国ITC和芯片法案资金是否成为2026年WFE顺风 [145] - 回答:投资税收抵免可能略微影响地域分布,但最终需求是主要驱动因素 [145] 问题:80亿美元WFE支出在各细分领域的分配 [149] - 回答:超过一半来自内存(企业级SSD和HBM),其余来自GPU加速器等 [150] 问题:NAND升级与产能支出是否可同时进行 [151] - 回答:取决于客户具体情况,已有部分产能增加,公司可同时参与升级和产能支出,但升级通常是获取高性能的最快、最低成本方式,客户会优先升级 [154][155][156]
Lam Research(LRCX)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截至9月)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3亿美元,环比增长3% [16]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0.6%,创下合并Novellus后的新高,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 [5][16][19]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35% [5][21] - 第三季度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26美元 [23] - 递延收入余额为27.7亿美元,环比略有增加 [16] - 客户预付款减少约1亿美元,预计该趋势将在12月季度持续 [16] - 库存周转率提升至2.6次,高于上季度的2.4次和两年前的1.5次 [24] - 资本支出为1.85亿美元,环比增加1300万美元 [25] - 对2025年12月季度的营收指引为52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毛利率指引为48.5%,上下浮动1%;营业利润率指引为33%,上下浮动1%;每股收益指引为1.15美元,上下浮动0.10美元 [25][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收入按终端市场划分:代工占60%,环比上升(上季度为52%);内存占34%,环比下降(上季度为41%);逻辑及其他占6%,与上季度7%基本持平 [17] - 内存业务细分:非易失性内存(NAND)贡献了系统收入的18%,低于上季度的27%;DRAM贡献了系统收入的16%,高于上季度的14% [17][18] - 客户支持业务群组(CSPG)营收约为18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均略有增长,主要由备件和升级业务驱动 [19] - CSPG业务已实现连续13年中有12年增长,预计2025年将实现同比增长 [19] - 升级业务表现强劲,特别是在NAND领域,预计将延续至2026年 [8][30][6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地区营收占总营收的43%,环比显著上升(上季度为35%),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本土客户,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保持稳定 [18] - 台湾地区营收占比为19%,与上季度持平;韩国地区营收占比为15%,低于上季度的22%,主要受客户投资计划的时间安排影响 [18] - 预计新出台的50%关联规则将影响2025年12月季度营收约2亿美元,并预计影响2026年全年营收约6亿美元,导致中国地区营收占比在2026年降至30%以下 [5][6][26] - 全球晶圆厂设备(WFE)支出在2025年预计略高于此前1050亿美元的预期,主要得益于高带宽内存(HBM)相关投资的超预期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需求将为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服务可用市场(SAM)扩张和份额增长机会 [7] - 在NAND领域,客户持续升级现有晶圆厂以满足更高层数、更高性能设备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相关升级支出将达400亿美元,公司凭借庞大的装机量基础有望获得高份额 [8][18][50] - 公司正在拓展产品组合以抓住先进逻辑和DRAM制造的技术拐点机会,例如其Ether干法EUV光刻解决方案、低K ALD解决方案等 [10][12][13] - 公司与JSR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Ether技术与新型EUV光刻材料的集成,并探索先进ALD应用的新前驱体材料 [11] - 在先进封装领域,公司的Saber 3D电镀和Cindian刻蚀系统是行业领导者,并正在投资面板级封装等新机会 [13][14] - 公司预计2026年WFE支出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但下半年权重更高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全球WFE支出环境略好于预期,2026年设备支出前景强劲,AI相关需求将支撑领先代工逻辑和DRAM的持续强势,但部分增长将被中国国内相关投资的下降所抵消 [6][26] - AI数据中心投资预计将推动制造业产能的显著扩张,AI设备的需求正在加速 [7] - 公司估计每1000亿美元的增量数据中心投资将带来约80亿美元的WFE支出 [7][45] - NAND位元需求趋势高于此前预期,但洁净室空间的可用性可能限制NAND供应增长的速度 [8][9][56] - 公司对2026年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非中国地区的全球跨国公司支出将非常强劲,足以抵消中国地区的下滑 [41][8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三季度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分配了约9.9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平均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06美元;年初至今已回购近3000万股,平均价格略高于88美元每股 [22][23] - 第三季度支付了2.92亿美元股息,并于本月将股息从每股0.23美元提高至0.26美元 [23] - 公司承诺长期将至少85%的自由现金流返还给股东 [23] - 截至第三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亿美元,环比增加(上季度末为64亿美元) [24]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19,400人,环比增加约400人,主要增员在研发和现场组织 [25] - 预计随着美国GILTI税率提高以及美国以外全球最低税制的实施,2026年有效税率将略有上升 [22][2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AI基础设施支出转化为业务可见度的进展 [29] - 回答指出,近期的公告是关于未来需求的指引,而非近期设备需求;近期的设备需求更多与满足企业级SSD需求导致的NAND升级相关;AI数据中心投资所需的技术转型(如更快的GPU、更高性能的HBM)与公司产品优势领域高度契合 [30][31] 问题: 公司相对于WFE的增长表现及2026年关键驱动因素 [32] - 回答指出,短期内相对表现受时间安排等因素影响难以精确判断;长期来看,由于半导体制造的技术趋势(如3D器件、先进封装等)都更加依赖刻蚀和沉积工艺,公司所处的市场增速将超过WFE整体增速 [33][34] 问题: 12月季度营收指引上调的原因 [38] - 回答指出,WFE整体环境略强于预期,特别是HBM相关投资;若非受中国新规影响,营收指引会更高;目前不认为有需求从2026年上半年提前 [39] 问题: 为何预计2026年中国地区营收会下降 [40] - 回答指出,预计2026年中国以外地区的全球跨国公司支出将非常强劲;基于当前看到的客户计划,中国地区支出将会减少,尽管去年也曾有类似预期但最终加强,但目前未见有类似因素会在明年出现 [41] 问题: AI数据中心WFE支出强度及公司的机会 [45][48] - 回答澄清,80亿美元WFE对应的是1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总投资;公司未精确掌握其中半导体内容的占比,但相信是相当大的部分;在领先制程节点,公司的SAM占WFE的份额将持续增长,从之前的低30%百分比迈向高30%百分比 [46][49] 问题: NAND升级400亿美元TAM的完成进度及2026年展望 [50] - 回答指出,最初预计该支出在几年内完成以满足200层以上升级需求;目前由于位元需求高于预期,升级步伐有所加速;2026年NAND升级业务仍将保持强劲;若高容量存储需求持续,可能需要比预期更早进行产能扩张 [51][52] 问题: 2026年WFE增长是否会受洁净室空间限制 [56] - 回答指出,物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时间可能成为限制因素,设备供应链的交付周期通常短于建厂周期,因此设备本身可能不是瓶颈;建议直接咨询客户了解其实体投资计划 [57][58] 问题: CSPG业务增长构成及利润率 [59] - 回答指出,CSPG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备件、服务和升级三个部分在增长,而Reliant部分因成熟节点支出疲软而未增长;CSPG对营业利润率是增值的,但未具体量化;支持业务靠近客户的举措(如马来西亚扩产)带来了成本效益 [60] 问题: NAND市场订单加速信号及2026年增长驱动 [65] - 回答指出,400亿美元升级支出因位元需求信号而有所加速;2026年业务仍将主要由升级驱动,因为升级是获得更高性能位元的最低成本方式;待升级导致产能损失到一定程度,若需求持续强劲,将转向产能投资 [66][67] 问题: NAND利用率接近满载时订单的波动性 [71] - 回答指出,增长并非每个季度都线性向上,上一季度NAND支出实际略有下降;未来会有波动;对公司而言,随着层数超过200层,每比特产出的设备强度也在增加,业务将包括现有基地升级和新工具增加 [72][74] 问题: 在WFE增长背景下,2026年公司EPS能否增长 [76] - 回答未提供具体EPS指引,但指出税率仅会小幅上升,中国地区业务占比下降带来的客户组合变化将对毛利率构成阻力,关税也是不利因素;建议以12月季度指引作为建模起点 [77][78] 问题: 2026年上下半年增长轨迹及中国影响 [80][84] - 回答确认2026年是下半年权重更高的年份,上半年与2025年下半年相比持平至略有增长;中国地区营收占比下降将带来约15亿美元左右的阻力,但全球跨国公司支出的增长将完全抵消并超过这一影响 [81][85] 问题: 9月季度中国地区营收增长来源 [90] - 回答澄清,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本土客户,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保持平稳 [91] 问题: 新产品(如Vantex CX+, Halo MOLE ALD)的客户参与度加速情况 [93] - 回答指出,新产品参与度确有加速,这些产品专注于代工逻辑、DRAM和NAND的技术拐点,自2月分析师日以来在相关应用领域取得了多项成功,对进展感到满意 [94][95] 问题: 背面供电节点的进展和预期 [96] - 回答指出,背面供电是解决高性能计算设备功耗挑战的关键方案,是一项刻蚀深度密集的技术拐点,对公司很重要,预计随着相关制程节点上量会表现出色 [96] 问题: AI相关WFE支出集中度对客户采购行为的影响 [99] - 回答指出,公司与供应链紧密合作确保产能,客户也会同样确保其供应链;近期AI基础设施公告的涌现将促使整个供应链为确保产能而努力,公司专注于满足客户需求 [100][102] 问题: 2026年增长主要由内存还是代工驱动,以及ITC税收抵免和CHIPS法案的影响 [104] - 回答指出,增长可能来自两者,更多细节将在12月季度电话会提供;投资税收抵免和CHIPS法案可能对地域分布有边际影响,但最终驱动力是终端需求 [105] 问题: AI相关WFE支出在逻辑、DRAM、NAND之间的分配 [107] - 回答指出,超过一半来自内存(企业级SSD和HBM),其余部分来自GPU加速器、ASIC等逻辑芯片 [108] 问题: NAND升级支出与产能支出是顺序还是并发关系 [109] - 回答指出,这会因客户而异,目前已有部分产能投资;升级通常是获取高性能位元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客户会优先考虑,但两者可能会有重叠,尤其是在升级周期的后期 [110]